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岑參最經典的兩首邊塞詩,一首名氣極大,另一首也膾炙人口

岑參最經典的兩首邊塞詩,一首名氣極大,另一首也膾炙人口

說起邊塞詩人,一般高岑並稱。高是高適,岑是岑參。他們兩位是唐朝邊塞詩人的代表。

一般說來,高適的詩雄渾悲壯,氣勢博大;岑參的詩,色彩瑰麗,藝術風貌更出色。岑參有兩首經典的邊塞詩,堪稱經典中的經典,高峰中的高峰。

一首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它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很多人想必並不陌生。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本詩瑰麗浪漫,是邊塞詩中的壓卷之作。為何敢這麼說?

論意境它有意境:奇麗多變的雪景、艱苦寒苦的軍營、熱烈隆重的宴會,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別具特色的邊塞送別畫面。

論名句它有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已成為寫雪的名句,但很多人用來讚美春天的梨花。

論篇章它有篇章:本詩從雪寫起,隨著轉入軍營,記敘送別歸京使臣的過程,最後再回歸到雪,起承轉合,結構縝密。

論氣勢它有氣勢:作為送別詩,它有限程度地表現了離愁,卻充滿奇思異想,並不令人感到傷感。反而通過雪景、軍營等一系列的描寫,充滿壯逸情懷。

論餘味它有餘味: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彷彿戛然而止的音符,又像水墨畫中的留白,彷彿念念不忘,似有迴響。

岑參的另一首,名氣略有不及,卻也是膾炙人口之作。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這首詩主要表現了軍隊在莽莽沙海、風吼冰凍的夜晚進軍情景。環境雖然惡劣,但將士們卻充滿著高昂的戰鬥氣息。

從題目可以看出,此詩是送別當時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出征而寫的。因此,它沒有對實際戰鬥有所描寫,卻通過艱險的環境表現將士的勇猛,同時還發揮了作者的想像。由於詩人有邊疆生活的親身體驗,因而詩能「奇而入理」,「奇而實確」。

本篇也名句頗出: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寫風之大,令人身臨其境。「風頭如刀面如割」,呼應前面風的描寫;同時也是大漠行軍最真切的感受。

與前面那首相比,本詩也自成特色:「句句用韻,三句一轉」(沈德潛語),節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壯。從內容上看,抓住邊地特徵來做文章,描寫敵軍聞風喪膽,氣勢那也是杠杠的。邊塞詩,要的就是這個味。

本詩還有個兄弟篇,是同時同事之作,亦即送給那位安西軍區司令封長官的。

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輪台城頭夜吹角,輪台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軍屯在輪台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雲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唐朝能寫出這麼牛逼的邊塞詩不是偶然的。一是因為疆域遼闊、國力強大;二是盛唐處在帝國上升時期,讀書人普遍抱著建功立業的想法。甚至就算沒去過邊塞,不寫出一兩首邊塞詩來,彷彿就不能在詩壇立足似的。這種昂揚的態度構成了盛唐氣象的組成部分。

各位好漢,有什麼想法,要不留下評論再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茶座 的精彩文章:

妃子笑算什麼,最牛逼的特供是這個
當時我醉美人家,美人顏色嬌如花

TAG:詩詞茶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