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0歲就遭遇妻子去世,王國維寫下一首悼亡詞,乃是發自肺腑的哀歌

30歲就遭遇妻子去世,王國維寫下一首悼亡詞,乃是發自肺腑的哀歌

王國維曾經是清末的秀才,在他短暫的人生經歷中,卻歷經近代歷史之大變革。但王國維本為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將所有心思都放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繼承上,終成一代大家。

王國維只活了50歲,生於1877年,比魯迅早了4年。他們雖然是同一時代的人,但是卻總感覺相差了一個時代。在王國維30歲的時候,卻經歷結髮妻的病重去世。兩人在1896年結婚,到了1927年,王國維只能帶著三個最大只有8歲,最小也只有3歲的兒子為妻子送葬。

在妻子去世之後,王國維寫下了不少的悼亡詞,來悼念這個與自己相守10年的妻子。雖然活著的時候兩人聚少離多,但是兩人的情感卻並不差。從他的悼亡詞當中就能看出。且看:

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不成拋擲,夢裡終相覓。

醒後樓台,與夢俱明滅。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這首詞的題目是《點絳唇·屏卻相思》,寫出的詞人的相思之情,寫出的詞人對亡妻的思念,寫出的是詞人對妻子去世的不敢接受,寫出的詞人內心深處的絕望和無奈。古人云人生悲劇,中年喪妻是算得上的。此時的王國維30歲出頭,上有雙親,下有兒女,再加上自己的事業面臨坎坷,一切重擔都負擔在他自己身上,如何不讓人痛徹心扉!如此悼念,實在是一首發自肺腑的哀歌!

開篇就像是王國維的喃喃自語:「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忘了吧,過去的這些都忘記吧,誰都知道這樣下去苦心勞神,並沒有什麼益處。王國維在妻子去世以後,情緒一直都非常低落,寫下了很多的悼亡詞。長期的情緒低落有什麼益處呢,畢竟生活還要繼續啊!

「不成拋擲,夢裡終相覓」,雖然念叨自己要忘記這些,要看以後的路,但是內心終究不曾忘卻,甚至還在夢中出現了兩人相聚的場面。想忘而忘不掉,內心何其悲苦!雖然明知道如此並無益處,但是還是渴望能夠和妻子再見面,哪怕是在夢中!

「醒後樓台,與夢俱明滅」,下片一開始,詞人的內心更加陷入一份悲涼之中。畢竟之前夢境,讓自己的內心經歷片刻溫存。但是夢醒之後,卻又給自己的內心帶來無盡悲涼。夢境中有多麼美好,夢醒後就有多麼惆悵!夢中的場景雖然隱約記得,但是帶給詞人的只有無盡的哀傷。

「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夢醒之後夜不能寐,將目光投向窗外,看到一輪明月,清涼的月光帶給院子一份難以言說的涼意。月光照耀下,整個院子里一片雪白,就如同下雪了一般。丁香花本在春夏開放,此時卻和冬雪聯繫在一起,由此可見妻子去世給詞人帶來怎麼樣的衝擊,以至於讓他的認知都發生了錯位。

只看王國維的詞作,似乎像是一個浪子。這樣唯美的詩詞語言,記錄的是一顆飽經滄桑的內心。王國維的詞,尤其是這首悼亡詞,是一首發自肺腑的哀歌。這裡有中年失意,有人生零落,有歲月剝蝕,更有生命短暫的哀傷。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早晨朝堂進諫晚上被貶千里之外,韓愈這首唐詩七律可謂字字泣血
詩經這首古詩,不但給了瓊瑤筆名的靈感,更帶來了一個絕妙成語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