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CE 1/72 Soviet?BM-8-24??Tracked?Rocket?Launcher?製作指南

ACE 1/72 Soviet?BM-8-24??Tracked?Rocket?Launcher?製作指南

主要套件:

ACE 1:72 比例 塑膠套件(編號72542)

█實車簡介

下圖為實車歷史照片

「喀秋莎」火箭炮的大名相信廣大軍迷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大部分人對其載具的印象僅僅停留在GAZ、ZIS等卡車上,對於在坦克底盤上安裝火箭發射架的版本知之甚少。二戰頭幾年蘇聯人在實戰中發現,卡車在泥濘路況下的越野機動性不夠,此外卡車皮薄,沒啥有效防護能力,被敵人發現後,輕武器就能將其擊毀(德國佬可沒少吃火箭炮的苦頭,照了面肯定優先招呼)。於是乎蘇聯軍方便想開發一種履帶式的火箭炮。但是放棄卡車底盤後能夠搭載132毫米火箭發射架的履帶底盤只有T-34和KV系列。顯而易見,在當時急需坦克的戰況下,炮兵是不可能獲得這些底盤的。無奈,他們只好選擇了過時的T-40水陸坦克底盤並安裝了縮短後的火箭炮發射器。隨著T-40在1941年的停產,剩餘T-40的車況和數量都遠不能滿足要求,因此T-60輕型坦克底盤便成為了載具的替代品。由於發射架縮短,這種火箭炮威力比原先裝在卡車上的BM-13火箭要小,射程也近些,不過它的機動性更好,火力密集度更高(卡車版一次可發射16枚火箭彈,採用T-60底盤的可一次發射24枚),適合打擊近距離的敵有生力量和輕型野戰工事。T-60底盤的BM-8-24火箭發射車在戰爭期間損失殆盡,實車沒有一輛能夠完整保存下來,可謂是為前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關於套件

下圖為模型封繪

對於廣大小比例AFV愛好者來說,ACE這個名字並不陌生,該品牌與UM稱得上是烏克蘭小比例AFV模型產業的兩大品牌,在小比例題材及板件相對匱乏的年代,ACE也成了廣大題材黨的不二選擇,但是過去做過這個牌子的玩家都體驗過「打磨填縫生不如死」的感覺,板件「肉」(圈內術語,指開模零件比例過大過粗或者太厚,整體比例及細節不到位)不說,組合度還相當差,各個零件拼接粘合需要耗費大量的補土填縫打磨過程,模友也形象地給這個牌子取了個外號叫做「補土殺手」。

面對越來越多技術革新的競爭對手,ACE也終於迎來了「洗心革面、浴火重生」的一天。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與老款產品封繪相比較,近年ACE推出的幾款新品,在封繪右下角都會標上帶有防滑紋樣式的鋼板圖案,帶有這個標記的就是ACE新推出的「鋼模」產品,即採用鋼製模具以及激光開模技術,模具的壽命及板件的銳度、細節較以往產品有了較大提升。這款BM-8-24就是採用最新技術開模的產品,ACE之前推出過兩款T-60坦克(一款為標準鏤空式負重輪版,一款是GAZ廠生產的實心負重輪版),這款套件就是在T-60標準鏤空式負重輪版的基礎上稍作改動後再加上新開發的火箭發射架及火箭彈之後的產物(好不容易開發的新產品,廠家當然要利用現有底盤把變形車出個遍來實現利潤最大化啦~笑~)。筆者之前已經製作過上述T-60套件,總體感覺良好,火箭炮載具版推出後又被其冷門的題材所吸引,腦子一熱就將其收入了囊中。

█素組過程

這款板件與原先推出的T-60坦克最大的不同就是開發了新的火箭彈發射架和火箭彈,這兩個部分的製作也成了模型最大的難點。

首先是發射架的製作:其中發射軌之間的孔板採用蝕刻片零件,發射軌道則採用塑料射出零件,製作時需要用到0.15mm推刀對發射軌零件背面進行開槽,以便於將孔板嵌入槽內提高零件粘合後的牢固程度。此外為了保證每一根發射軌之間的間距保持一致,廠家還專門提供了用於固定發射軌的底座,底座採用蝕刻片零件,需要事先彎折好,然後把組裝完的發射軌一根一根放入底座上的槽內進行整體組裝(見圖5),這種設計的初衷很人性化,但是不幸的是,廠家犯了個錯誤,可能是由於未嚴格進行試模檢驗,塑料軌道零件寬度過大,無法嵌入到(圖6)黃圈所標示的固定槽當中,如要想要利用這個底座只能選擇兩種方案,一種是將過寬的塑料滑軌打磨得窄一些,但是這麼做會損失軌道的細節,另一種就是將底座中的開槽一個個加寬,但是由於是金屬零件,硬度過高,很難打磨擴孔,而且由於是採用紅銅作為材質,質地偏軟,打磨中稍有不慎就會使底座變形扭曲,因此筆者只能放棄這個「人性化」設計,硬是靠著自己的「24k金狗眼」目測將發射架組裝完成,這個過程真可謂是一把辛酸淚啊,家裡的眼藥水也不必害怕過期了(笑~)。

接著是火箭彈的製作:火箭彈彈體採用塑料射出件,彈翼則採用蝕刻片零件,有A、B兩種樣式(見圖7)。從(圖8)中不難發現,廠家無疑是想將「人性化」思路進行到底了,兩個垂直交叉的水平面分別有兩塊彈翼,蝕刻片事先預留了底座,只要先把A、B交叉固定好成為一個獨立的零件,然後再粘到彈體尾部,最後再將底座剪去就完成安裝了,看上去是不是很方便?是不是又能省下不少工夫了?嗨森不嗨森?但是......實際操作中一定也不簡單(你們都太天真了,邪惡的奸笑~)。問題出在哪呢?首先,因為彈翼與彈體的粘合面太窄,加之彈體尾部並沒有開出用於嵌入彈翼的槽,所以在粘合彈翼的過程中牢固度成了較大問題,導致最後一步剪去彈翼底座的時候很容易因為輕微震動使彈翼脫落,而且由於彈體是一體開出,會有合模線,需要先打磨圓滑,加劇了粘接難度。你問我為什麼不在彈翼尾部四面開槽?筆者當然也考慮過,只是打磨後的半錐形尾部體積實在太小(以為是1/72的小比例,彈體尾部直徑大約只有0.5mm),加之不規則的外形,使得「推刀大法」難以施展,故開槽位置難以定位。筆者採用的方案是先粘彈翼A,待牢固後剪去A的底座,接著再粘B,再剪去B的底座,這樣剪鉗在作業時的活動空間大大增加,可以較大程度地減小震動造成彈體脫落的情況發生。由於沒有彈翼嵌入槽,為了提高牢固度,請不要吝嗇瞬間膠的用量,待確定彈翼已經牢牢固定在彈體上之後再用解膠劑去除多餘的膠水即可。整個過程又是一把辛酸淚啊~眼藥水已經不夠用了啊。(笑~)

底盤的製作相對輕鬆一些,製作時請重點關注以下幾點:1、上表面裝甲板與車體組合度有一點問題,需要在拼接處打磨,打磨需要「少食多餐」,並不斷進行假組,直到裝甲板與車體完美契合後再使用溜縫膠粘合;2、負重輪開模錯位較嚴重,需要耐心修形;3、負重輪懸掛零件上的樁過粗,無法插入到車體底部兩側的槽孔內,需要用手鑽對槽孔進行擴孔處理;4、發動機散熱網套件沒有自帶,需要自己追加,筆者使用的是一個叫「HD模型」的牌子,金屬網面積為100mm * 100mm,孔徑0.03mm,該產品宣傳案例是用於民用車輛及高達模型,但是筆者發現用作坦克散熱網效果也相當不錯。

火箭發射架假組效果圖,注意底部棕色部分為幫助組裝的支架

紅銅蝕刻片零件,注意黃圈處的發射架安裝固定槽

火箭彈彈翼蝕刻片,注意A、B兩種樣式

火箭彈彈翼安裝示意圖

火箭彈實物塗裝參考照片

素組完成照(四個角度)

後部引擎防爆網特寫

後部踏板特寫

發射架素組特寫

火箭彈素組特寫

底盤完成上色後效果圖(兩個角度)

火箭發射架完成上色湖效果圖(兩個角度)

主體上色安裝完成後效果圖(兩個角度)

對比圖

整體完成寫真

細節特寫

謝謝觀賞~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72比例AFV 的精彩文章:

TAG:72比例AF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