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家大江西派丹道集成》介紹

《道家大江西派丹道集成》介紹

道家大江西派丹道集成

大江西派立派祖師李涵虛真人

大江西派當代真師陳毓照(陳天樂)先生

圓嶠內篇——道教西派李涵虛內丹修鍊秘籍

作者:清·李涵虛 點校:盛克琦

價格: 54.0 出版時間:2009.5

字數:480千字 編輯:賽勤

圖書ISBN:978-7-80254-110-8

內容簡介

本書首次彙集中國道教內丹西派祖師李涵虛(1806-1856)的內丹修鍊秘籍,主要包括《道竅談》、《三車秘旨》、《後天串述文終經》、《後天串述文終經》、《太上十三經註解》、《黃庭內外景經註解》、《道情詩詞雜著》等。展現了道教博大精深的內丹學理論體系、內修思想和實修體驗,必將影響深遠。

性命要旨——道教西派汪東亭內丹典籍

作者:清·汪東亭 點校:盛克琦

價格: 45.0 出版時間:2012.05

字數:320千字 編輯:袁珂

圖書ISBN:978-7-80254-533-5

內容簡介

體真山人汪東亭(1839-1917)是晚清著名內丹學家,丹道西派重要傳承人,在近代內丹學傳播上具有廣泛深遠的影響。汪東亭一生勤於撰述,撰著有《性命要旨》、《教外別傳》、《體真心易》《三教一貫》等,刊印《伍沖虛仙佛合宗》,編纂《道統大成》等。今將汪氏著作廣泛搜集,精心點校,彙編成文集,以便於學者的研究和普通讀者閱讀。

大道真傳——道教西派內丹秘訣典籍

作者:民國·魏則之 點校:盛克琦

價格: 58.0 出版時間:2012.08

字數: 350千字 編輯:賽勤

圖書ISBN:978-7-80254-563-2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將道教西派內丹秘訣典籍《一貫天機直講》、《大道真傳口訣》和《大道真傳》三部著作結集整理,精心點校,以饗丹道學者研究之需求。

天樂集——道教西派海印子內丹修鍊典籍(上下冊)

作者:民國·徐海印 點校:盛克琦 周全彬

價格:168.0出版時間:2013.3

字數:1100千字 編輯:賽勤

圖書ISBN:978-7-80254-668-4

內容簡介

本書是被譽為道教內丹「西派翹楚」的徐海印關於道學和佛學著作的合編,依據20世紀40年代的32卷鉛印本《天樂集》整理而成,較全面的向讀者介紹了海印學術成就和思想精髓。

天樂丹訣:丹道大江西派內功典籍彙編及闡秘(全三冊

作者:陳毓照

價格:146.0出版時間:2011.3

字數:800千字編輯:

內容簡介

中華民族的傳統主要來源於二個方面:一是道家,二是儒家。內丹學是道教的主要修持方術,是返自然、還本我、修性命的天人合一之學,追求人與宇宙的自然本性相契合、同道一體化的仙人境界。本書作為內丹學西派的歷史典籍貫通之作,集中披露了道家丹道密不外傳的千金之訣,為西派丹道的集大成之作。

修道明指——道家內丹養生智慧

作者:陳毓照

價格: 82.0 出版時間:2014.5

字數:400千字 編輯:賽勤

圖書ISBN:978-7-80254-861-9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丹道概說、丹訣解奧、丹道漫談三部分構成,以道教大江西派著名傳人陳毓照先生丹道實修為線索,用通俗的語言全面揭示了道家內丹學養生修養秘訣,是道學愛好者、養生愛好者、丹道愛好者、道學研究者不可不讀的一部內丹學力作。

大江西派朔源

盛克琦

道教內丹流派眾多,大略可以分為南、北、中、東、西五大流派,其餘諸派則多是由這五派交織演變和分化派生形成的,如龍門派、伍柳派等等。南派創始於北宋時期浙江天台張紫陽(984—1082),名伯端,師承於五代時人劉海蟾,劉則師於唐代呂洞賓。北派創立於南宋時山西咸陽王重陽(1112—1170),自謂於甘河鎮(在今陝西戶縣境內)得遇呂洞賓點化成道。中派則肇始於元朝李道純,李本是南派第五祖白玉蟾(1194-1289?)門人王金蟾門下,調和南北兩派丹學於一爐,故後世稱為「中派」。東派創立於明朝揚州陸潛虛(1520-1606),名西星,於「嘉靖丁未(1547),偶以因緣遭際,得遇法祖呂公(呂洞賓)於北海之草堂」(《金丹就正篇·序》),授以金丹大道口訣,遂創立東派。西派,是道教內丹諸流派中的一個重要流派,開創於清朝中葉道光、咸豐年間四川樂山縣人李涵虛(1806-1856)。

李涵虛,名西月,據載得遇呂洞賓和張三丰兩位高真親傳丹訣,並得到明朝孫教鸞(1504-1612)《金丹真傳》一脈門人鄭朴山先生丹道口訣。清·李道山《李涵虛真人小傳》中記載:李「奉母命至峨嵋山養病,遇鄭朴山先生。先生康熙(1662—1723)時人,孫真人諱教鸞之高第也。同寓與之治病,……遂傳口訣。……後至峨嵋山,遇呂祖(呂洞賓)、豐祖(張三丰)於禪院,……密付本音。潛修數載,金丹成矣。三師復至,叮嚀速著書救世,」遂創立「大江西派」。李涵虛在其親自編輯的《張三丰全集》之「道派」篇中也隱晦記載其師承:「道光(1821-1851)初,遇張三丰先生於綏山,傳以交媾玄牝、金鼎火符之妙。既更遇純陽祖師,得聞藥物採取之微」。

《呂祖全書》之「壺廬草自引」中也謂呂祖:「遂授以龍虎大丹,及卦象河洛」。李涵虛在《三車秘旨·道情詩詞雜著》中記曰:「平時心慕的果系何師何仙?純陽處士老陳摶,五代逍遙世外仙」。又云:「又師事哪位仙師?大元遺叟號三豐,元末逃亡不見蹤。」在《呂祖題詞》中又詩曰:「大江初祖是純陽(呂洞賓),九轉丹成道氣昌。今日傳心無別語,願君個個駕慈航」。民國年間玄靜居士徐頌堯(海印子)在《天樂集》中也記載:「涵虛真人初遇三豐仙師,次遇純陽道祖,匯文始、東華兩派之心傳。道成,創立大江西派」(《天樂集·西派要訣》)。

西派,全稱「大江西派」。「大江」是呂祖一派的別稱,李涵虛在其編纂的《呂祖全書·純陽先生詩集》中謂呂祖開創「大江派」。「先生大海也,而以江自喻,弟子溝渠也,不敢以沱自居,然沱乃大江一派耳。雖非沱而竊願為沱,遇灌則分,逢瀘則合,而今而後,皈依先生者,即稱為『大江派』也可」。所以皈依呂祖者,即屬「大江派」。而大江自西而東,四川在長江之西,故李涵虛宜稱「西派」之祖也。而陸潛虛系淮海人,乃在大江之東,允稱為「東派」之祖也。在《大江吟》之後記云:「皖江既受淮西流,得來又被是江收,天下九河各分派,會於江者居半籌。噫嘻乎!朝發岷山暮方丈,看遍長江大海秋」。首句謂之皖江既受淮河西流水,後來又歸長江,影射陸潛虛仍歸宗於呂純陽。然而大江一派,乃眾水之所依附,東有淮河皖江之來歸,西則有沱江諸水之共趨,淮者固為陸西星,沱者即李涵虛。淮也沱也,一東一西,同注大江而去,陸東李西,星月交輝。亦由此可知,「大江派」乃是以呂祖為創始,而「西派」乃是「大江派」之一支,故謂之「大江西派」。

西派傳代有九字:「西道通,大江東,海天空」(按:《三車秘旨·道情詩詞雜著·大江西派九字》)。據《呂祖全書》「大江派偈並引」所載,此傳代九字系呂祖所題:「余前作《大江吟》,人多以『大江』稱我,怍良深矣。今諸子誦之,同然心喜,請開『大江』一派,純陽苦不敢辭。因按《禹貢》經文,『岷山導江』八句,書九字曰:『西道通,大江東,海天空』。以此循環,合九轉之義。偈曰:大江初祖是純陽,九轉丹成道氣昌。今日傳心無別語,願君個個駕慈航。」

南、北、中、東、西五大丹道流派,皆是呂祖洞賓門下一脈真傳法派,均是傳承了金丹大道正傳丹法。而西派李涵虛既得到呂洞賓的真傳,又得受張三丰的丹法口訣,因此西派更是匯合了東華(又稱少陽派,即鍾呂一派)、文始(陳摶、張三丰一派,又稱隱仙派)二派的丹法精華,獨樹一幟,直至近代傳承不衰,遍布海內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圓嶠洞天 的精彩文章:

丙申初冬遊終南山得句

TAG:圓嶠洞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