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上最讓對手頭大的四大名將,全都不得善終——東南砥柱
三國正史上最讓對手頭大的四大名將,全都不得善終——東南砥柱
三國論壇中曾經有網友議論和統計過,《三國志》中,凡是孫權親自指揮作戰的戰鬥,竟然沒有一次獲勝,因此和孫權作戰,被網友們戲稱為三國第一美差——當然,這隻限於他本人,千萬不要碰他手下那些個狠角色。
孫權陸遜
這好像也應驗了孫策臨終的遺言——「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孫權在政治上確實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樣連曹操都佩服的過人之處,可是軍事能力卻真的不咋滴。
當然這也架不住孫權「長上短下方臉大嘴巴」——運氣忒好!年輕時多次失敗的軍事盲動,都有江東四英將替他收場;晚年更是昏招迭出,若是沒有陸遜父子和諸葛恪,東吳應該不太可能成為三國中支撐到最後的一家。
而在這些江東集團的軍事牛人中,陸遜無疑是其中最傑出的,就算在整部《三國志》中,陸遜的軍事能力也首屈一指,真正可以稱得上是用兵如神。惜墨如金的陳壽在《三國志》中,只為兩位人臣單獨列傳——諸葛亮和陸遜,陸遜在當時史家心目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陸遜給人的印象
陸遜給人的印象是乳臭未乾,這個印象大概來源於他寫給關羽那封非常謙卑的信。事實並非如此,陸遜是公元183年出生的,比諸葛亮小兩歲,比自己的老闆孫權小一歲,比曹丕大四歲,220年關羽敗亡的時候,陸遜已經是37歲了。
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因父親早亡,陸遜投靠祖父的弟弟廬江太守陸康。
後來陸康由於看出袁術的野心,不願意提供物資而和袁術鬧翻。被袁術派小霸王孫策圍攻,兩年後城破,又過了一個多月,陸康就病逝了,所以嚴格來說陸遜和他的老丈人孫策是有仇的。
陸遜和他的小堂叔陸績已經被陸康提前送回蘇州,因為陸績比較年幼(比陸遜小六歲),只能靠大侄陸遜支持門面。
公元203年,也就是赤壁之戰的前五年,21歲的陸遜加入了孫權的江東軍事集團,從此畢生為孫權南征北戰出謀劃策。
海昌縣令
一開始陸遜並不顯山露水,畢竟東吳當時群英薈萃,他上面還有雄姿英發的周瑜、過人之明的魯肅、克己讓人的呂蒙等許多一時之豪傑。
於是陸遜就從最基層的文秘工作干起,後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寧)屯田都尉,兼海昌縣令。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就在這麼個位置上,陸遜依然兢兢業業盡忠職守。海昌境內連年遭旱災,他開倉賑濟貧民,組織生產自救,緩和了災情,因此深得民心。
而且他也打了兩戰,都獲得了勝利。當時會稽有山賊大帥潘臨,造反多年,官府一直無法平定。陸遜便招兵進討,終將其平定,陸遜手下也有了二千多人馬。
然後又是鄱陽的賊帥尤突作亂,影響甚大,陸遜率軍配合奮武將軍賀齊將其討平,斬首數千。
經過這兩戰之後,陸遜慢慢得到了孫權的器重,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還把他封為定威校尉,屯兵利浦,他開始有機會和孫權討論治國方略。
公元217年,費棧被曹操策反,在丹陽煽動山越起事,充當曹軍內應,配合曹軍。孫權命陸遜率兵前往征伐。當時費棧人馬比陸遜多,敵我懸殊。但陸遜採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裡派人潛入山谷吹號擊鼓等一系列疑兵之計,很快擊破費棧武裝。勒令各山區越族居民遷徙到平原地區,編入戶籍,種田納賦,又從中挑選強壯者從軍,得精兵萬餘後回駐蕪湖(今安徽蕪湖)。
公元219年秋天,關羽圍困曹仁,久攻不下,需要從江陵和公安抽調援兵,但又忌憚東吳的呂蒙,怕他趁機偷襲。
當年閏十月,為了忽悠關羽,呂蒙稱病返回建業,途經蕪湖,陸遜前去拜見。
陸遜對呂蒙說:「關羽自恃他的驍勇膽氣,欺侮別人。現在更加意氣驕橫志向狂肆,未存戒心,他若聽到您病重,必然更加不為防備。您見到主公,應好好計劃。」呂蒙表面上敷衍道:「關羽勇猛又據有荊州,不是可以圖謀的對象。」但是一回到京口,孫權問呂蒙誰可以替他在陸口指揮,呂蒙馬上推薦陸遜。孫權於是任命三十六歲的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代替呂蒙。
陸遜一到陸口,即寫信給關羽,在書中以卑下的言辭吹捧關羽,讚賞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對他的仰慕,並且表示絕不與關羽為敵。
關羽看信後,甚為輕視陸遜,愈發大意,完全喪失對東吳的警惕。把留守後方、用於提防東吳的軍隊調至前線,全力對付曹仁。
後來的事情前一集已經講過了:呂蒙白衣渡江襲取江陵,糜芳,傅士仁投降,關羽父子最終被擒斬首。
也就是說,直到這個時候,陸遜依然只是孫權和呂蒙手中的一顆示弱的棋子。
在呂蒙率軍攻打公安、江陵的同時。陸遜則長驅直入,掃蕩周圍,宜都太守樊友棄城而逃,其它據點長吏和蠻夷酋長都望風而降。
接著,陸遜又派將軍李異、謝旌等率三千人攻蜀將詹晏、陳鳳 。李異率水軍,謝旌率步兵破蜀軍詹晏等,俘陳鳳。
再率軍大破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秭歸大族文布、鄧凱等招聚夷兵數千人,企圖抵抗吳軍。陸遜再次令謝旌攻討文布、鄧凱,文布率眾而降。陸遜指揮的吳軍所向披靡,勢如破竹,佔領了秭歸枝江、夷道,守住了峽口,堵住了關羽退回益州的大門。
大約連當初布下陸遜這顆棋子的孫權和呂蒙也不會想到,他的偏師可以發揮這麼大的作用!
這回陸遜前後消滅和招納了關羽軍數萬人,被孫權封為右護軍、鎮西將軍,進爵婁侯,地位已在養病的呂蒙之上,官升的實在太快了。孫權這時候才想起來——陸遜居然還沒有個出身!於是孫權讓揚州牧呂范辟陸遜為別駕從事,並舉茂才。
陸遜為大都督
事實上,直到這個時候,呂蒙都還沒有把陸遜當作自己的最佳接班人,他臨死時是推薦朱然代替自己的。
公元221年,已經稱帝的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等群臣勸諫,決意御駕親征,順江而下討伐東吳。七月,劉備令丞相諸葛亮留守成都,老將趙雲在江州為後軍督,親統大軍沿江東進。
面對氣勢洶洶的劉備大軍,孫權並沒有派朱然為主將。而是先與曹丕結盟,然後以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率領朱然、韓當、徐盛、潘璋、孫桓等部五萬人抗拒蜀漢軍,同時派平戎將軍步騭領兵萬人鎮守益陽(今湖南益陽地區),以防止武陵(湘西、黔東、鄂西南)的五溪蠻夷助蜀。
兩軍相持半年之久。時至盛夏暑熱,蜀軍無法急戰速勝,兵疲意懈。蜀漢水軍又奉命移駐陸上,失去水陸兩軍相互策應的主動權。延綿數百里山川連營結寨,因戰線過長,運轉補給發生困難。
六月,陸遜決定適時轉入反攻,因為他已經掌握了打敗劉備的辦法——火攻,一時之間,蜀軍的百里聯營成為一片火海。劉備被迫撤退,張南從夷道北撤,被朱然、孫桓南北夾擊,戰死。
陸遜命水軍封鎖長江,孫桓扼守夷道,將蜀軍分割並各個擊破。蜀漢將領杜路、劉寧投降,都督馮習及蠻將沙摩柯被殺。
劉備敗退至馬鞍山,依險據守。陸遜馬上集中兵力,四面圍攻,蜀漢軍土崩瓦解,被殲數萬。劉備趁夜突出重圍,後衛將軍傅彤戰死。劉備逃奔秭歸,令人在險道上焚燒鐃鎧,以阻塞吳追兵道路。史載蜀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打了一輩子仗,劉備這次算是徹徹底底的栽在陸遜手裡了。
孫權再次加封陸遜為輔國將軍,江陵侯、領荊州牧。
公元228年五月,陸遜讓吳鄱陽太守周魴派人送親筆信給揚州牧曹休,謊稱受到吳王責難,打算棄吳降魏,請求派兵接應。曹休未辨真偽,即率步、騎兵十萬人,去皖城(今安徽潛山)接應。曹叡應該是懷疑有詐的,所以命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向江陵(今湖北江陵);建威將軍賈逵率軍向東關(今安徽含山西南),與曹休相策應,就是這樣的軍事部署,最後救了曹休一命。
陸遜率領奮武將軍朱桓、綏南將軍全琮各統兵三萬準備襲擊曹休。曹休雖然已經發覺,但惱羞成怒,自恃兵馬精多,不甘心無功而返,仍想和陸遜決一死戰。
雙方最終戰於石亭(今安徽潛山東北),陸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大敗魏軍。魏軍敗走,陸遜等督軍追殺,直抵夾石(今安徽桐城北),斬擒魏軍一萬餘人,繳獲牛馬騾驢車乘萬輛,軍資器械無數。
被曹操稱為千里馬的曹休,雖然得賈逵接應,和剩餘人馬逃得性命,魏明帝曹叡也沒有責怪他。但因為受了這奇恥大辱,不久之後就背上毒瘡發作而去世了。
石亭之戰
夷陵與石亭兩戰,是陸遜軍事生涯的代表作,也顯示出他極高的軍事能力。
公元229年,孫權為了表彰陸遜的功績,在大將軍之上又設置「上大將軍」,陸遜成為東吳第一位上大將軍。
公元232年,陸遜率軍向魏廬江(治六安,今安徽六安東北)進攻。魏揚州都督、征東將軍滿寵見吳軍舍船登陸,督率精銳部隊在楊宜口(今安徽霍丘東北)設伏,準備迎擊吳軍。陸遜探知魏軍動向,知到無法得手,遂連夜率部撤退。
這應該是陸遜距離失敗最近的一次,也由於他的懸崖勒馬而得以避免。
公元234年二月,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五次攻魏,遣使聯絡東吳協同攻魏。五月,不信邪的孫權親率大軍十萬進駐巢湖口,準備進攻合肥新城。
同時派陸遜與諸葛瑾率萬餘人進至江夏(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城)、沔口(今湖北漢口),準備進攻襄陽(今湖北襄樊)。還遣將軍孫韶、張承率萬餘人進抵淮河,準備進攻廣陵(今江蘇泰子州.)、淮陰(今江蘇淮安)。
曹叡應對有方,派護軍秦朗統領步、騎兵二萬人援助司馬懿抵禦蜀軍,另派步、騎兵八千人為先頭部隊馳援新城。當然,陸遜不可小覷,七月,曹叡自己親率水師而來。
孫權多次派兵攻打合肥新城,守將張穎等力戰拒守,終不能克。當時吳軍患病者甚多,曹叡統率的大軍也即將到達,孫權遂撤圍退兵。
剛好陸遜遣親信韓扁給孫權送信,韓扁返回時,被魏軍巡邏的士兵抓獲。諸葛瑾聞後,有些心慌慌,給陸遜寫信說:「敵人捉住韓扁,完全掌握到我們的底細。而且現在江水乾涸,應當趕緊撤軍。」陸遜得信後,並未回信,並如往常一樣與諸將弈棋、射戲。於是諸葛瑾只得親自前來見陸遜。
魏軍素來忌憚陸遜
陸遜提出:己方大BOSS已經撤離戰場,沒有什麼可擔憂的,完全可以見機行事能打就打見好就收,找機會替孫權挽回一點面子,於是兩人約定,仍按原計划水陸兩路向襄陽進軍,魏軍素來忌憚陸遜,馬上退回城裡。陸遜與諸葛瑾也虛張聲勢,使魏軍不敢輕易進攻。
兩路人馬進至白圍(今湖北白河口)後,陸遜揚言狩獵,暗中分兵令周峻、張梁等攻江夏、新市、安陸(今湖北雲夢)、石陽(今湖北漢川西北)等地。
吳軍所過之處,魏人皆棄物入城,以至將城門堵住,無法關門,魏軍只得自殺其民,然後才得以關上城門。吳軍共俘虜千餘人後安全撤回——陸遜又替孫權挽回了一小局。
公元237年二月,孫權遣陸遜督軍征討彭丹叛亂 ,陸遜快速搞定。
同年,吳中郎將周祗赴鄱陽郡徵兵,陸遜認為鄱陽郡百姓易動難安,不召為妙。周祗等不聽,果然激起民變,吳遽等人聚眾起義,殺死周祗,佔領三郡。陸遜率陳表徵討吳遽,吳遽最終被招安,得精兵八千餘人,三郡平定。
公元244年正月,孫權在前任丞相顧雍死後,任命陸遜為丞相,總管三公職事,訓導群臣百官。
這時候的陸遜可以說是出將入相,達到了人臣的最高境界。可是危險往往就在巔峰的時候降臨,即使像陸遜一樣謹小慎微,也不能避免。
當時,太子孫和同魯王孫霸為了爭奪太子之位明爭暗鬥,朝廷內外的官員,大多派遣子弟挺孫和或孫霸,讓孫權大為頭疼。陸遜也認為這些支持兩宮勢力的子弟必會各自結成派別,這是宮廷中最忌諱的事,所以他只中立不參與。
孫權私下召見楊竺詢問,楊竺認為孫霸有文武英才,可以為嫡嗣。孫權同意他的意見,而當時孫和的奴僕藏於孫權的床下完整偷聽到這些談話。
孫和於是與陸遜侄子陸胤密議,讓他請陸遜上疏表諫,太子太傅吾粲也幾次給陸遜寫信講這件事情。陸遜出於丞相本職屢次上疏陳說廢長立幼的利害關係,並請求進京面見。
孫權知道他和楊竺的密談已經泄露,怒不可遏,親自追查盜聽事件,先後將楊竺、陸胤收監審問,陸遜也多次受到指責。
本來就和陸遜有私怨的的全琮和全寄父子也乘機落井下石,誣陷陸遜的外甥顧譚、顧承在芍陂之役誇大軍功謀取官位。陸遜再次受到牽連,再次被孫權責難……為孫氏集團立下無數汗馬功勞的陸遜,到了63歲還要被64歲的孫權為了一些莫須有的私事多次責難,內心的鬱悶和惶恐可想而知,終於在公元245年3月19日,氣病交加中落下了人生帷幕。
出將入相
可惜天下無敵的一代儒將,既不能像諸葛亮一樣大權獨攬,又不能像司馬懿一樣忍辱負重,最後的結局竟然是這樣被活活氣死了。
讓我們再次回顧陸遜一生的戰績:
征討山越對山賊大帥潘臨 :勝
平定鄱陽的賊帥尤突 :勝
征伐丹陽叛亂費棧 :勝
攻宜都太守樊友及其它 :勝
攻蜀將詹晏、陳鳳 :勝
攻鄧輔郭睦、文布鄧凱 :勝
夷陵之戰對劉備 :大勝
石亭之戰對曹休司馬懿賈逵 :勝
楊宜口對滿寵 :全身而退
江夏、新市、安陸、石陽 :小勝後全身而退
督軍征討彭丹 :勝
與陳表徵討吳遽 :勝
未嘗一敗!
壯哉陸伯言!平生確實未嘗一敗!
想像一下,如果非要讓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從西蜀丞相諸葛亮和東吳丞相陸遜里挑一位作為對手的話,大約他更願意選諸葛亮吧!
以上內容為小編自家講譚原創,歡迎評論、點贊、分享、收藏、轉發,雅噴!圖片部分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