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上海向美37州販阿片致人死命 中國父子毒梟俄州被起訴

從上海向美37州販阿片致人死命 中國父子毒梟俄州被起訴

本周三,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宣布了當地聯邦法庭的一份起訴書,起訴書對兩名中國公民提出43項控罪,指稱這對居住在上海的父子共謀製造並在全球販運250種以上芬太尼類似物,銷售範圍廣布25個國家和美國37個州。起訴書還稱,他們所出售的藥物直接導致了兩名俄亥俄州居民因服用過量而死亡。

8月22日,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宣布當地聯邦法庭的一份起訴書,對兩名中國公民提出43項控罪。居住在上海的鄭氏父子涉嫌共謀製造並在全球販運250種以上芬太尼類似物。(圖源:cleverland.com)

塞申斯說:「芬太尼及類似物是當今美國頭號藥物殺手,其中多數來自中國。這就是為什麼司法部在特朗普總統領導下採取了歷史性的新步驟,來應對中國芬太尼的威脅。去年10月,我們首次公布因販賣芬太尼而起訴中國公民;在這些案件中,已有32名被告受到指控。今天,我們宣布起訴總部在中國的鄭氏販毒組織的領導人。通過切斷芬太尼及類似物的源頭,我們可以拯救美國人的生命。

35歲的鄭福景(音譯Fujing Zheng,又名戈登·金Gordan Jin)和62歲的鄭光華(音譯Guanghua Zheng)被控犯有合謀製造和分發管制物品、合謀向美國輸入管制物質、持續運作犯罪企業、洗錢和其它罪名。由於涉案藥物已致人死命,且被告的身份符合「毒梟」的定性,如果罪名成立,他們可能面臨終身監禁。

根據法庭文件,鄭氏父子夥同他人使用多家公司,包括Global United Biotechnology, Golden Chemicals, Golden RC, Cambridge Chemicals, Wonda Science等等,製造並銷售數以百計的管制物質,比如卡芬太尼(carfentanil)、芬太尼(fentanyl)、呋喃基芬太尼(furanyl fentanyl)等。他們還創建並經營多個網站,以超過35種語言推銷毒品。

從2008年開始,「鄭氏販毒組織」(Zheng DTO)就以上海為行動基地,合謀犯罪。他們聲稱每月可從自己的實驗室運送超過16噸的化學品,並可以以任何數量合成幾乎任何類型的化學品。他們還聲稱有特殊方式通過美國、俄羅斯、歐洲和其它地方的海關。如果郵件被海關沒收,他們保證免費重寄。起訴書中說,「鄭氏販毒組織「還在美國和其它國家招募合作人員來從事打包、運輸毒品的任務,以隱瞞毒品來源於中國的事實。

43歲的商人王斌(音譯Bin Wang)因涉嫌從鄭氏父子手中進口毒品並販賣至俄亥俄州而被捕並被控十項罪名,他於本月初認罪,並將於11月13日接受量刑。王斌就是鄭氏父子在馬薩諸塞州的合作者。

起訴書說,「鄭氏販毒組織」輸送了數以百萬劑的與美國和世界各地的用藥過量案件有關的致命芬太尼類似物。在中國取締某種合成毒品後,該組織會利用其化學專長製造一種類似物,化學結構稍有不同但效果相當甚至藥力更強。他們用這種方式完全繞過了中國對國際麻醉藥品銷售的限制。「鄭氏販毒組織」還被控利用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洗錢,繞過貨幣限制和申報要求,在中國和香港的賬戶存取販毒所得。

不過該起訴書沒有明確說明鄭氏父子是否已被逮捕,也不確定中國政府是否會引渡二人。美中兩國之間並沒有引渡協議。」

濫服導致美勞動力市場萎縮 特朗普要對華進行「阿片戰爭」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這種來自中國的以芬太尼為主的類鴉片毒品的危害稱為「幾乎是一種戰爭形式」。他在8月16日的內閣會議上表示,「我對此非常堅定。這是一個恥辱,我們可以阻止它」。他要求司法部長塞申斯「從法律的角度看,你能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管是訴訟,還是與個人和公司的訴訟」。特朗普說:「在中國,有一些相當大的公司往美國送垃圾,殺害我們的人民。這幾乎是一種戰爭形式。我願意做任何你能合法做的事情,來阻止它從中國和墨西哥流入美國。」

去年10月,特朗普總統曾宣布國家進入應對毒品危機的緊急狀態(national health emergency)。

去年2月,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也曾發布過一份題為「芬太尼:中國對美國的致命出口」(FENTANYL: CHINA』S DEADLY EXPORT TO THE UNITED STATES)的研究報告。報告說,源自中國的芬太尼,成為引發美國近年來致命毒品危機的一個主要原因。它們多是先從中國被運往墨西哥和加拿大,而後再走私進入美國。

去年10月,美國司法部首次起訴兩名中國毒販嚴曉兵(音譯Yan Xiaobing)和張建(音譯Jian Zhang),他們涉嫌製造芬太尼,並通過互聯網直接向美國客戶銷售。

芬太尼及其類似物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類鴉片的止疼葯,因藥力極為強勁而存在致癮性。根據聯邦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在美國肯塔基、緬因、馬薩諸塞等十個州進行的數據統計,因芬太尼過量服用而致死的美國人,2017年上半年有1511例,而2016年下半年僅為764例,短短時間數量就翻了番。而如果放眼全美,CDC預測2017年因芬太尼及類似物的過量服用而致死案例恐怕將超過4萬9千例。有關人士表示,如果是合法渠道得來的比如醫生開具的處方止疼葯,芬太尼往往是片劑;而一旦以非法形式出現,通常會被製成粉狀或者被裝入膠囊。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克魯格(Alan Kruege)在2016年曾發表文章,認為美國有將近一半的主力勞動人口(即年齡在25至54歲的壯年男子)因為每天都要服用止疼葯而退出勞動力市場。到了2017年秋天,克魯格再次發表文章,闡述他的進一步發現,認為在1999年至2015年間,由於類鴉片藥物的使用,導致勞動力市場的人口數量,男性下降了20%,女性則下降了2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僑報網 的精彩文章:

母虎鯨馱著死去幼鯨遊了17天1000英里 最終放手
食神戈爾德與洛杉磯中餐館結下了不解緣

TAG:美國僑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