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還在糾結要不要幫孩子做作業?這個9歲小女孩已經自主設計了「人生計劃」!

你還在糾結要不要幫孩子做作業?這個9歲小女孩已經自主設計了「人生計劃」!

終於結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推開家門,剛想倒在沙發來個舒服的葛優癱,你的「家庭作業」便被遞到了眼前。是的,不用懷疑,就是學校以「家庭參與成長教育」為名,留給家長的家庭作業。

真可謂:完成不了老闆的KPI,也得完成孩子的家庭作業啊!

在孩子的幼兒園時期,家裡的工具倒是備齊全了,除了小區拾過樹葉、偷折過花,工地偷過pvc管和沙,滿世界去買去尋各種飲料瓶及瓶蓋,還有撿破爛的搶紙盒,更不必說各種豆類米類大包大包買回家。

可算是熬到孩子上了小學,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科教育,卻發現所謂的「素質教育」不過是給爸爸媽媽們提出了更高的陪讀要求,每一次的「家庭作業」倒像是家長自己在找回曾經遺失的科學探索、手工製作課。費盡心思、遍尋網路幫助孩子完成作業。

我們不禁想問:這種依靠成人的思維,從A到B的完成任務式作業,真的對孩子有任何幫助嗎?

我們認識一位家長,他的孩子在美國上小學,他的博客里記錄了一次和孩子共同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老師讓每人準備一個關於家庭特色的主題,介紹給全班同學,孩子們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用圖片、繪畫、歌曲或其它任何有創意的形式表現出來。

於是,他與兒子騫騫共同選定了以「中國文化」為切入點,參考中國家庭團聚的重要節日,最終確定了兩個演講主題:春節和中秋。

騫騫和爸爸挑選了一些春節和中秋的聚餐照片,過年穿的傳統服裝,春節的元宵燈展,中秋的月餅,嫦娥奔月的圖片。在一起動手把照片設計排布、粘貼在一張大的海報紙上之後,騫騫在每張照片下面都添加了簡單注釋。最後,騫騫還在海報紙的封面配了自己手繪的漫畫。

(圖片來自大騫小譽微博)

相較於前文的完成任務式作業,這位父親分享的作業經歷有孩子共同參與的過程,並讓他在其中能夠get到主題分析、歸納梳理的技能,積累當眾演講的經驗,就連親子關係都在過程中日漸親密。

收集資料、調研分析、歸納整理……任誰看,這都是大人必備的思維邏輯,誰能想到,一個小孩也可以用藝術的方法掌握,並且熟練運用於自己的規劃中——9歲的女孩劉香玖就做到了。

這是兒童生命美育專家羅珍老師給我們分享的真實案例,劉香玖在9歲時萌生一個想做小學校長的想法,並因此去了解行業、收集資料、調研分析,設計出一本「個人計劃手冊」。

9歲女孩的校長計劃

計劃之初,她先是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認真思考:作為一名優秀的校長應該具備什麼素質?需要必須完成哪些工作?如何選拔老師以及遵循什麼教育理念?

(關於校長權責的調查與研究)

思考過後,她一步步地梳理歸納並繪製出了思維導圖

(關於校長職業分析的思維導圖)

只明確了工作方向及內容是不夠的,總要有些「職業榜樣」吧?

於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香玖開始投入到互聯網的信息洪潮中,篩選出她最認可的中西方古代、近代的教育家

(對自己認同的教育專家的調研)

在依次記錄下他們各自的優秀教育理念後,香玖還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與感悟,形成了未來成為一名校長,自己將要遵循的教育理念

(校長的權力責任及要落實的三件事)

關於未來學校教學環境、以及學生們使用的課桌,她都進行了細心的調查研究,並動手進行了新型課桌的設計與模型製作

(教育專家調研及教室裝修、課桌設計)

最後,她甚至想到了籌建學校的預算問題

(籌建學校的經費預算)

羅珍老師用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比起那些讓家長高度參與的「家庭作業」,真正面向未來的教育不再是鞏固單一的學科知識,而應該是讓孩子學會用藝術的方式掌握思維的工具,利用繪畫、寫作、設計、手工製作等等方式,輔助深度思考,拓展孩子的認知維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養 的精彩文章:

《刺客聶隱娘》的編劇,居然被老媽稱作「台北市最後的文盲」!
從台版《黑鏡》到殺魚弟,被忽視的消極情緒,到底有多危險?

TAG:有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