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寄情于山水之間,醉心於核雕之事

寄情于山水之間,醉心於核雕之事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痴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現代社會節奏快發展快,我們似乎只顧著一味向前而忽略了沿途的風景,驀然回首也忘得差不多了。身體的疲憊可以通過休息而緩解,而精神上的緊張很多時候無從發泄。我們需要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將關注點從生存改換為生活。在適當的時候放慢節奏,關注一些美好的事物。無疑核雕是我的選擇,納須彌於芥子,在方寸的果核間體會一枚枚精彩的作品,可孤芳自賞亦可分享。古人「寄情于山水之間,我們「醉心於核雕之事」。

這篇文章可能是我磨蹭最久的一篇,想說的太多,又擔心自己文筆粗拙。糾結了幾天才過了自己這道關,大白話能說明白就好。本文重點說三部分:桃核作品起源、桃核原料與選擇、桃核作品賞析。

第一部分:桃核作品的起源

我們對於核雕的認識,小時除了從老輩兒人手上看到實物外,大家應該都是從中學課文《核舟記》中領略到我國古代精美絕倫的雕刻工藝。1995年,明代桃核微雕核舟在浙江寧波鎮海被發現,經專家鑒定被確認為明代核雕師王叔遠所刻的「蘇東坡夜遊赤壁」,核舟是依照桃核天然紋理雕刻而成。

「故而明代核舟記所記載的核舟為桃核雕刻的核舟」

在古代文獻中,「王叔遠」、「王叔達」、「王叔明」實為同一人。在寧波發現的明代桃核核舟的船篷一側,有一明顯的「明」字標誌,是王叔遠的簡稱,其提款的方位與魏學洢《核舟記》中「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的描述相吻合。

明末清初核雕工藝堪稱一絕,核雕成為縉紳商賈的流行古玩收藏。於是果核微雕應運而生,佳作分呈,所謂天地無棄物 ,桃核、橄欖核、杏核、楊梅、松子等一些常人食畢即棄的雜碎之物,經民間藝人巧手雕琢,成了扇墜、念珠、手串等裝飾品,令人愛不釋手,奇貨可居。

在古籍描述中,桃核雕刻作品最為名貴,由於桃核不同於其他光滑的果核,桃核外表有不規則的麻紋,而且無數下孔深入核心,雕刻桃核設計布局極為艱難,工藝要求高,選料往往也萬中挑一,並且自古以來民間一直把桃木奉為驅邪扶正、避凶趨吉之物品。故而桃核雕刻更受到古人追捧喜好。據清.錢泳《履園叢話.杜士元雕核》文載:蘇州杜士元所做桃核核舟,在清乾時期已名揚宮廷。「高宗(乾隆)聞其名,三召至啟祥宮。」普通百姓所求「雖以千金不能致也。」看來我們現在很幸福啦,不用千金即可獲得自己喜歡的桃核雕刻作品。

第二部分:核原料與選擇

桃核原料的表面布滿天然的孔洞溝壑紋理,從桃核表面到桃仁一共分為三層。

第一層:桃核的表皮層,核質堅硬密度高,顏色偏金黃色,這一層顏色較為統一。比如上圖的獅子的額頭、鼻子等位置;

第二層:桃核區別於其他材質的一層,這一層一般密度較第一層會略低,顏色由微紅和淺黃漸變而成,給大家的第一感覺是有點兒「花」但這是桃核天然材質的特性也是其魅力所在。比如上圖獅子身體、毛髮、繡球等位置;

第三層:與第一層有點兒像,顏色統一,核質較第一層更脆一些。比如上圖飄帶、雲紋等位置;

桃核這樣的三層複合材質特性,使得桃核不易開裂,可以很好的適應環境的冷熱交替、乾濕變化。盤玩兒後有他獨特的美,古樸內斂,溫潤如玉。

綜上,現在主流的桃核原料為以下幾種:永蓮蜜桃核、肥城桃核、冬蜜桃核、寒露蜜桃核、白塔蜜桃核、黃桃核、野生小桃核等等;每種原料特性不通,核質以永蓮蜜、冬蜜、寒露蜜為佳。

第三部分:桃核作品賞析

這一部分我寫的是桃核作品賞析,這裡要做個說明,因為作品的優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從而欣賞角度和需求就不同。

首先:欣賞一枚作品的基礎是審美,每個人的審美喜好、審美層次都有差別,所以我建議想玩兒好任意一個藝術門類,都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審美水平。正所謂喜好沒有標準但好壞是有標準的。

說到欣賞桃核作品一定要先說桃核的天然紋理。

每一枚桃核都布滿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天然紋理,桃核作品用好這些天然紋理是關鍵。用紋而非避紋,一味的躲避紋路是出不來好作品的,要將天然紋理進行合理巧妙的利用,用紋、借紋、組合紋。借用希今老師的話說「工紋之意、借形次之,用紋為上,用之無紋」初級的方法是在桃核的每一條天然紋上都進行雕刻設計,難度較高的方法為將多條紋路進行組合設計雕刻。

一枚好的桃核作品,不應該有多餘的孔洞紋路,尤其是在人物面部、手腳、身體等部位,從有紋雕刻到無紋。欣賞桃核作品,不能一味的只看雕工,而忽略了用紋之妙。光看雕工有很多材質都可以賞玩,那就失去了桃核作品獨有的材質之美、傳承之美。

除了用紋外,欣賞桃核作品,我個人比較看重以下幾點:

首先要追求形,從極致的形逐漸過渡到意境。

1、開臉:一枚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開臉,無論人物還是動物,大家都會首先關注面部開臉的刻畫,五官、表情都在表達著作者的情緒與作品風格。

2、姿態:由於桃核天然紋理的存在給姿態設計製造了很大的難度。身體、四肢、手腳的動作都需要進行巧妙的設計,在雕刻過程中不斷進行微調。一個舒服的姿態是決定作品成敗的關鍵。

3、亮點:一枚作品應該有一個亮點,比如豐富細膩的背景、人物手裡的法器、動物、配飾的搭配等等,讓一枚作品除了主題材外,還有更多的觀賞點;

4、故事性:在前三點滿足的前提下,再融入故事性或者情節,就更加精彩,使觀賞的人可以耐人尋味。有了故事性就使作品從形逐漸過渡到意,作品風格也更加突出。我們欣賞的是核雕作品,也屬於微雕,要區分一件作品的主次虛實。

*本文展示作品均來源於「歸閑居」,請勿盜用,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玩天下 的精彩文章:

一串在手,底氣十足!文玩人必備,諸邪不侵!
500年沉浮,一個流派的創造者,美少年何朝宗!

TAG:文玩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