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金陵畫派:具有遺民文人之風的龔賢及其傳派

金陵畫派:具有遺民文人之風的龔賢及其傳派

清初畫壇,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濃重的一筆。金陵是古都南京的別稱,明末清初許多畫家聚集於此,史稱「金陵畫派」。「金陵畫派」是由兩股不同風氣的繪畫群體組成,那就是以龔賢及其傳派的遺民文人之風與以陳卓、吳宏、高岑等為代表的職業畫家之風。

圖1 龔賢 掛壁飛泉圖軸

龔賢(1619-1689年)。其作品多採用反覆皴擦的「積墨法」,並且提出「畫士」的概念。畫風沉鬱蒼渾,意境空寂深邃。天津博物館(下文簡稱天博)藏龔賢作品主要有《掛壁飛泉圖》軸、《高岡茅屋圖》軸、《空樓夕陽圖》軸和《山水圖》頁等。

《掛壁飛泉圖》軸(圖1),紙本墨筆,縱273、橫99厘米,是大尺幅作品。畫面描繪山泉飛瀉,白雲浮現,茅屋錯落,草木蔥蘢。在此圖中,龔賢以典型的「積墨法」表現山石,黑白對比分明。此幅構圖雖滿,但並不覺得擁塞。自題:「掛壁飛泉同夜月,月光來處四窗虛。山中滿地白雲濕,不是樓台不可居。」

圖2 龔賢 高岡茅屋圖軸

《高岡茅屋圖》軸(圖2),絹本墨筆,縱97.5、橫55.2厘米,與《掛壁飛泉圖》軸一樣都是龔賢晚年的「黑龔」風格,用筆墨的濃淡變化在畫面中表現出黑與白的對比,使山川充滿了濃郁蒼厚的氣象。筆觸老辣樸拙,沉著穩重,畫風渾樸中見秀逸。自題「把茆結屋在高岡,拔棄閑書看夕陽,到老胸中無甲子,何從牖下夢羲皇」。

圖3 龔賢 空樓夕陽圖軸

原收藏在天津市歷史博物館(現已合併為天津博物館)的龔賢《空樓夕陽圖》軸(圖3),紙本水墨,縱95.8、橫27.6厘米,依然是運用「積墨法」。畫面富有光感,墨氣「潤」而不「濕」,層次明顯。畫面上方自題:「欲訪遙村岡復岡,秋來樹色半蒼蒼。此中亦有幽人在,特築空樓看夕陽。龔賢」。下鈐白文方印「龔賢」、朱文方印「半千」。

圖4 龔氏弟子 出藍競爽圖冊(選一)

除了這幾件龔賢的作品之外,天津博物館還藏有一冊由龔賢之子龔柱以及龔賢多位弟子合繪的山水圖冊。龔賢在冊頁首開題「出藍競爽」四字。此冊為研究龔賢繪畫傳派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出藍競爽》冊共十開(圖4),紙本墨筆或淡設色,各縱20.5、橫32厘米。依次為:一、龔柱《設色山水》;二和三、佚名《墨筆山水》;四、官銓《設色山水》;五、巨來《筆墨山水》;六、劉琳《設色山水》;七、巨來《山水》;八和九、曹溪《墨筆山水》;十、宗言《墨筆山水》。此冊山水圖的畫風皆出自龔賢的「白龔」筆墨。

圖5 柳堉 山水圖冊(選一)

柳堉(1636-約1689年後)是受龔賢影響的畫家,字公含,號愚谷,金陵人。他入清不仕,家在金陵城南長干里一帶,家有借影樓,是文人們聚會之所。天津博物館藏有其《山水圖》冊(圖5),共十開,重筆墨韻味,以書法入畫,用筆蒼渾老辣,墨色淋漓暢快,樹法的表現與龔賢較為接近,畫風已趨漸成熟。此外,《芥子園畫譜》的編繪者王概早年也受龔賢影響,之後逐漸形成自家風貌。

圖6 王概 山水圖 冊頁八開(選一)

王概(1645-1710年尚在),字安節,秀水(今浙江嘉興)人,久居南京。天津博物館收藏的王概《山水圖》冊八開(圖6)以瀟洒的筆觸畫出了宛如真景的小巧景觀,畫面布局或疏朗、或繁密。筆觸細膩秀麗,繪春夏秋冬四時景緻,山石、雲海、流泉、房舍、人物各具形態,集中體現了王概的繪畫藝術。

圖7 王蓍 夏日山居圖軸

《夏日山居圖》軸(圖7)以勾皴點染相結合的手法描繪高山,苔點與花青設色共同塑造了夏山蔥蘢的景象。細筆橫寫水紋,表現出平靜安詳的氛圍,山靜日長,澄波倒影,閑居生活的愜意自得躍然紙上。

歡 迎 關 注

文藏藝術

文藏書畫

原文作者:陳晨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5年5月刊《天津博物館藏清初金陵畫派作品研究》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頑派 的精彩文章:

你想要欣賞的頂級綠松石便這是般模樣了!附實物解讀
它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陪伴者,代表著國人的審美品味,拍賣會上以1030萬美元賣出

TAG:文頑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