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綉」外「匯」中,9月與CHIC一起驚艷時光

「綉」外「匯」中,9月與CHIC一起驚艷時光

刺繡,作為我國傳統手工藝集大成者被各大品牌爭相佔領高地。

有人形容傳統手工藝就是一部歷史書,記載著歷朝歷代的服飾藝術。面對如此豐厚的文化遺產,如何講好這段歷史,是對中式服裝品牌最大的考驗。

從最初對刺繡圖案、配色及針法的復刻,到現在有甄別地選擇,以消費者需求為創新方向讓側重傳統工藝的中式服裝市場越來越成熟。刺繡不止一種,傳統也不止一面。

解構圖案

論刺繡有多少種打開方式,不同品牌都在深挖符合自身定位的技術創新。以旗袍為例,國內旗袍市場呈同質化飽和趨勢,通過傳統手工藝改良旗袍成為中式服裝品牌「花木深」研發重點之一。

花木深創立於2015年,主營業務有中式服飾、設計師女裝、時尚女裝等。「我們設計的是日常可穿的中式旗袍,中式設計體現在服裝細節上。這不是簡單地復刻傳統服裝,刺繡做點綴代替以往的大面積鋪陳。」上海晏利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子翔介紹說,公司旗下品牌「花木深」最初嘗試了藍染、夾纈、手綉等多種傳統工藝,最終選擇以蘇綉為代表的刺繡手工藝為品牌精髓。

蘇綉,中國四大名綉之首,早在2006年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見證了服裝千年製作技藝的發展。無論是服裝高級定製,還是高級成衣,甚至國家禮品,都有蘇繡的身影。「蘇綉作為國家每年常備文化輸出,是當之無愧的國粹。」周子翔以發揚民族傳統手工藝倍感自豪。

但也正是因為蘇綉鮮明的特徵,為創新技法帶來了很大挑戰。刺繡圖案的選材,成為了品牌創新技法的痛點。

「蘇綉以模擬見長,亂針綉過渡效果特別自然。但因為過於逼真寫實,設計師在挑選圖案時,反而有了更多限制。」周子翔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都是綉一隻鳥,如果按照常規設計方法,設計師會對形狀和色彩做出更自由地處理。但蘇綉要考慮如何在變形中讓針法表現出更自然地過渡,既要保留蘇綉特色,又不能太偏於寫實。「模擬是優勢,但要想讓傳統與時尚結合地天衣無縫,還是要做出符合時代審美的產品。」

在打破刺繡技法與圖案題材之間壁壘的過程中,花木深一度面臨淘汰七成常用圖案的境地。曾經的鎮店之寶如今要束之高閣,花木深拿出了壯士斷腕的決心。「我們不希望產品只是被當做藝術品來欣賞,服裝唯有走進日常生活,手工藝背後的傳統文化才能得以傳承。」周子翔說,花木深已經研發通過刺繡與楊柳青年畫、民間剪紙、景泰藍等經典圖案的結合,為品牌增加非物質文化遺產帶來的軟實力。

漸變色彩

「刺繡作為中國傳統手工藝的代表,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就在於她不是流水線生產,她有手工的溫度與機械無法完成的細膩感。」東莞市名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小蘋對記者說,公司主營的婚紗禮服手工定製店名綉世家,每一件服裝都有手工綉法的痕迹。而著迷指尖藝術的顧客,越來越年輕。

近幾年,蔡小蘋明顯感覺到來店裡做服裝定製的「小年輕」越來越多。「國力的提升直接反映到人們自信心和消費能力上。」大家接受能力的增強,為創新提供了更大空間。

婚服定製服裝的圖案有固定選擇,名綉世家就在刺繡配色創新上苦下功夫。目前市場流行文藝清新風,而粵綉因濃烈撞色而聞名,做減法降低色彩飽和度,弱化絲線帶來的光澤感,名綉世家改革之路不可謂不大膽!

「這麼做會不會導致粵綉失去特色?」記者擔心地問。「不會的。傳統手工藝正是因為與時俱進才不會斷檔。」蔡小蘋解釋道,經典配色在特定款式上保留,新色彩的出現更加適合消費者審美,這對刺繡技法的傳承有實質性地促進作用。年輕人認可了傳統工藝,文化的價值才得以保留。

現在,經常有顧客拿著自己的衣服到店裡,請繡花師傅加圖案上去,服裝的二次加工也讓設計師了解消費者喜好新動向,相輔相成,店裡的生意愈發紅火。

「粵綉站穩市場後,我們還要開發珠綉、鉤花、編織……只要是手工藝術,我們都要將它應用到商品,加入設計理念成為品牌靈魂。」

西風漸入

新時代「千禧一代」的崛起不容小覷,他們成長於現代社會,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變革司空見慣,對於他們不了解的傳統「老物件」不少人情有獨鍾。

在擁有千年歷史的刺繡工藝面前,剛走出校門的原創獨立設計師徐嘉對傳統技法如痴如醉,她創立的「乙仙」高檔女裝品牌十分符合刺繡華麗精巧的定位。

「我非常喜歡珠綉,第一次接觸珠綉就認定我與這種精細的刺繡工藝有緣分。」徐嘉說,剛開始做品牌時多少會擔心刺繡不被現代時尚認可,但在一次次跑展會的過程中,她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認識了不同領域的傳統手工藝傳承人,大家自發地聚集在一起,群內交流讓徐嘉受益匪淺。

見的多了,徐嘉為珠綉帶來了一縷「西風」。

「我用義大利服裝版型作為款式基礎,一方面考慮到立體結構更適合現代工作、生活,另一方面歐美廓形分割線比較多,為刺繡出現的位置與創新技法提供了更多可能。」徐嘉順應流行趨勢,讓圖案的形狀與服裝結構融合,為傳統工藝配上立體裁剪,而這種改造只是一個開始。

乙仙的珠綉有特別之處,徐嘉嘗試在機繡底布上純手工刺繡,即利用了機繡的效率,又保留了手繡的精巧,並且選用羊毛面料作為刺繡載體,減弱重工感增加產品親民度。

走進生活

知懿ZHIYI女包品牌創始人陳璐璐格外重視以產品做媒介,將傳統工藝融入生活的設計理念。她以家鄉潮綉為設計靈感,保留傳統手工的溫度,分毫必爭的細節追求,精益求精的嚴苛修飾,是知懿獨樹一幟的品牌內涵。

玩兒中國風如果是簡單地復刻,人們無法日常穿著,就是在做無用功。「我們做的並不是一味地復古,而是對傳統工藝的重新設計,結合現代生活方式,將手工藝適當融入到產品中。」陳璐璐說道。往前看,關注現代人們生活狀態,走近消費者才能展現出他們內心渴望的新產品;結合時尚、考慮成本,屏蔽「繁文縟節」,傳統工藝才能真正地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們國家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澱,中國傳統文化從衣食住行…小到一朵花的圖案都有它美好,深度的寓意。「我更注重選擇優良的質地,合適的形態,有獨特的工藝特色。」知懿選用的「如意」「牡丹」「蝶」等元素設計,寄情於物,每件物品都承載著雋永的美學,消費者也會隨著時間情由物生。

2018年9月27-29日,創新傳統工藝將會在CHIC2018(秋季)中深度展現,這裡將獨具匠心地講述中國服裝品牌承接歷史技藝的全新詩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紡織服裝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中國非織造布智能製造大會西樵舉行
解密家紡展新品:高顏值+高品質+高端設計=高級感

TAG:紡織服裝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