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那會M16真的那麼渣?這鍋得子彈背
咱們應該經常聽到一些梗,比如美軍在越戰的時候丟了M16撿AK的段子。對,這就是段子,實際上你要是槍卡了撿AK偶爾應急一下還行。你要是拿AK當制式武器,估計你班長/連長/軍需官會抽死你。
不過不管怎樣,M16當年在越戰初期確實是可靠性堪憂,等到M16A1才有所好轉,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導致M16早期的可靠性那麼弱的?這麼糟糕的槍能通過驗收並發配全軍?美國人難道真傻?咱們慢慢道來。
早先美軍剛開始打越戰的時候用的是打7.62x51NATO彈的M14,這貨在越南叢林的糟糕表現就不多談了,它是一把錯誤的時間進入錯誤的地點,遇到了錯誤的對手的好槍。後來美軍趕緊的推出了M16上線,不過一開始還叫XM16,1963年的時候美國空軍裝備過一批。到了1965年,改進的XM16E1型首次參加了越南德浪河谷作戰,而且還被隨軍記者寫成了書《我們曾是年輕的戰士》,後來還被拍成電影。當時大兵的反饋是,這場戰鬥的勝利是XM16帶來的。所以可見早期的M16還是挺靠譜的,但是後來咋回事兒呢?
到了1966年,當M16開始大規模裝備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大堆的問題。其中主要集中在彈膛污垢嚴重、槍機破損、卡殼、抽殼困難或者抽斷、復進不到位,槍膛與彈膛鏽蝕,而且讓人摸不到頭腦的是,軍需部居然沒有給大兵配發槍支清理套件——理由是,軍方覺得這步槍可靠性很好,不用清理槍管......總之當時M16是罵聲一片,但這個與其說是M16本身的緣故,還不如說是軍方臨時改了5.56 M193彈的火藥導致的。
本來吧,M16所用的M193彈應該使用IMR-4475單基條狀發射葯,就是差不多圖裡第一種,這種葯燃速慢,但是燒的很勻,壓力很穩,燒的也乾淨。
然而後來處於兩個原因用上了雙基球形的WC846發射葯,一個是當時軍方要求M16的膛壓要54000psi以獲得更高的彈頭初速,而IMR-4475很難達到。第二個是WC846普遍用於7.62x51NATO上面,因此庫存很足。所以換就換唄,然後倒霉事兒就開始了。
當5.56的M193大量的開始生產的時候,其實是有兩種發射葯的,一個是剛說到的WC846,另一種是CR 8136(雷明頓造的M193用自家的這個發射葯)後來CR8136沒啥問題,WC846就出問題了...
這火藥本身就是給全威力步槍彈使的,雙基葯燃速快,能量大,這導致了M16的射速從本身設計的800發/分左右飆到了1000多發/分。這不一定是好事,過快的射速容易打空彈匣,但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槍機運動強度大幅增加。槍機承受不起導致碎裂,射速的提高導致抽殼提前引起抽殼故障或者卡殼。
而且這種火藥燃燒後的殘渣也多,恰好M16又是個直接氣吹式的自動原理。也就是說,火藥燃氣通過導氣管直接推動槍機復進運動。這特么等於把渣渣吹進了槍機那敏感的位置。污垢卡多了就造成槍機復進不到位,無法擊發。而且髒兮兮的未燃盡顆粒還容易腐蝕未鍍鉻的槍管,進一步影響抽殼/進彈。前面說了,臟就臟吧,是把槍都要清理...但是特么M16一開始沒有給維護套件......
以上就是M16前期的主要問題所在了。當然軍方不是傻子,立馬組建了調查委員會研究到底是槍的問題還是啥別的問題。最終的結論是,M16本身沒上面太大的設計缺陷,主要問題在於軍方內部管理和彈藥上。那麼還能怎麼辦呢,該改進的還是得改啊,柯爾特要做軍隊的生意總得讓自己的槍去匹配這些彈藥啊。
那麼改唄~ WC846能量太大是吧,我把槍機和復進簧做的重一點,讓他更堅固,同時讓射速也降到設計標準。WC846容易臟臟是吧,這個沒辦法,發維保套件唄,並教你們怎麼用。槍機復進不到位是吧?我給你在邊上裝個復進助推器,不到位的時候推幾下。抽殼困難,槍管容易銹是吧?行行行,鍍鉻。而且後來,M193彈也拋棄了WC846這種適合全威力步槍彈的發射葯,用上了更適合小口徑的WC844。
不管怎樣,最終M16A1一出,立刻引領了全世界的突擊步槍小口徑潮流。就是英國人苦逼了一點。二戰結束後一開始打算用.280彈,被美國爸爸強行安利了一波7.62x51NATO。好不容易自己再磕磕碰碰的弄出了4.85mm小口徑,又被美國強塞了一波5.56mm。
※俄羅斯的街頭風,來自戰鬥民族的痞子標配
※M2老乾媽重機槍的前世今生,御姐時期篇 毀天滅地50 Cal
TAG:瘋狗的輕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