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治療心血管疾病或不再需要支架

未來,治療心血管疾病或不再需要支架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和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們相信,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比在血管成形手術或旁路手術之後使用支架維持血管暢通更好的策略。

當患者的動脈堵塞時,首選方法是通過一個氣囊撐開血管(血管成形術),然後向血管中置入一個稱為支架的管子,從而維持血管通暢。現在的支架甚至可以釋放藥物,防止未來的血管堵塞。

但是這種藥物洗脫支架存在缺點。藥物可以阻止導致血管變窄的平滑肌細胞的過度生長,這一過程被稱為新內膜增生,但是藥物也會毒害形成血管內壁的內皮細胞,並且,支架的存在會增加血栓的風險,因為它對身體來說是個外來物。

Shaoqin"Sarah"Gong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生物醫學工程教授以及威斯康辛州發現研究所的研究員,她的合作夥伴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的K. Craig Kent和Lian-Wang Guo,他們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獲得了240萬美元的資助,用於開發一種新型無需支架的方法,該方法使用納米粒子來輸送藥物。

Shaoqin 「Sarah」 Gong

這項為期四年的資金基於一些有前途的初步研究。其中,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確定了潛在的藥物靶點,而納米醫學專家Gong設計了一種新的給藥方法,通過設計仿生納米團簇將藥物運送到適當的位置。該研究團隊在一篇論文中詳細描述了初步研究的工作,將在《Biomaterials》雜誌的2018年9月刊上發表。

通過抑制靶向通路,研究人員們相信他們能夠抑制平滑肌細胞的生長,同時保護內皮細胞,使內皮細胞在手術之後仍然可以生長。

為了安全地輸送藥物,他們使用了Gong設計的裝載藥物的納米團簇,這些納米團簇塗有生物膜,比如血小板。

Gong說,在醫生通過靜脈注射納米顆粒後,這些顆粒的生物膜將會起到嚮導的作用,把它們帶到目標位置。

在解釋這種仿生機制的優勢時,Gong說:「我們可以將藥物更精確地輸送到受損的血管位置。」

這個跨學科的研究團隊相信,一旦這種新方法開發完成,將有成千上萬患有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受益。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忠告:40歲後,不想血管粘稠如粥,這4大食物不要再多吃了
痛風並不可怕,常吃這5種食物,排出血管垃圾,尿酸蹭蹭往下降!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