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條「美人計」使用三百年:讓曾經橫掃天下的蒙古鐵騎徹底臣服

一條「美人計」使用三百年:讓曾經橫掃天下的蒙古鐵騎徹底臣服

如今影視劇,清宮戲似乎猶如一個取之不盡的「富礦」,而且「宮斗」劇更是趨之若鶩。

前些年,一窩蜂的是關於孝庄太后的戲,什麼大玉兒傳奇啊,孝庄傳奇啊層出不窮。如今又有一位烏拉那拉氏深受「青睞」,不論是曾經紅極一時的《甄嬛傳》,還是現在霸屏的《如懿傳》和《延禧攻略》都不曾將其「放過」。當然,提及這些影視劇里的后妃們,並非是想對「宮斗戲」進行批駁,也不是對這些后妃在歷史上的真實身份一探究竟。而是想聊聊清代皇族的的婚事,要知道烏那拉那氏是滿族大姓,而孝庄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則是來自蒙古貴胄。

要知道,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過程中,滿族皇族和蒙古貴胄之間的聯姻,並非只有孝庄太后這一幢,而是多達156次。其中,滿清還在關外之時有57次,而入住中原之後還有99次。毫無疑問,滿清之所以要與蒙古各部聯姻,除了因為這些蒙古貴胄的女兒頗有姿色,更為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聯姻來籠絡蒙古各部。這樣一來,蒙古各部的牧場不僅可以成為清軍的馬場,蒙古族的男兒可以成為八旗的兵員,還能從蒙古各部控制的草原直接南下,繞開明軍重兵把手的錦州—山海關一線,直接南下襲擾中原。或許,正是因為有了蒙古鐵騎的支持,滿族,這支興起於東北的漁獵民族而言,從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制,到1644年入主中原,前後不到30年。

當然,想要讓蒙古各部死心塌地的為清朝賣命,僅僅是滿清皇族迎娶蒙古貴胄的女兒似乎還不夠。於是,滿清的皇族的公主和格格下嫁給蒙古各部的貴族子弟,就成了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不過,關於公主「下嫁」的影視劇,似乎只有《康熙帝國》中,「藍齊格格」嫁給准葛爾部的噶爾丹。不過,這次下嫁帶有強烈的「屈辱」感,畢竟電視里的康熙將愛女嫁給噶爾丹,是為了解除自己對東南沿海傭兵的後顧之憂。其實,歷史上「藍齊格格」的原型,是固倫榮憲公主,所嫁之人也不是准葛爾部的噶爾丹,而是蒙古巴林部博爾濟吉特氏烏爾袞。

當然,這並不是滿清皇族的公主或格格第一次「下嫁」蒙古部落,也不是最後一次。據記載,有清一代,共有432位清朝公主以及宗室的格格遠嫁到蒙古各部。其中,皇太極的14個女兒中,有10個嫁到蒙古各部;康熙的25個女兒中,除了12名夭折的之外,也有6位遠嫁到蒙古各部;而出嫁皇室和宗親子女最多的是乾隆,在其統治的60年間,嫁與蒙古的皇家女兒多達179人。而且為了保證滿蒙聯姻,乾隆帝還專門發布諭旨,令將私嫁女兒的親郡王罰俸一年。

正是依靠這種聯姻關係在清朝存在的近300年時間裡,蒙古各部對於清廷幾乎沒有大規模的武力反抗,甚至沒有生出不臣之心(不包括準噶爾部)。當然,這其中除了「和親」政策,逐漸軟化了蒙古各部對於清廷反抗和不臣之心之外。也利用這種「和親」讓蒙古各部為了討得公主獲得清廷的賞識,蒙古各部幾乎無所不用其極,變得更加貌合神離,再也無法團結成為一股強大軍事力量。於是曾經強悍無比的蒙古騎兵,就被清廷的「和親」輕鬆地分化瓦解,從此甘心的臣服於清朝。

如此看來,清廷對蒙古各部的「和親」政策,更像一個精心策劃的美人計。不過,與大家耳熟能詳的兩次著名美人計——春秋時代的「西施入吳」和東漢末期的「王允獻貂蟬」——相比,滿清的「美人計」似乎有所不同。畢竟,在這兩次經典美人計實施的同時,更兼有實施「離間計」。西施在以美貌迷惑夫差之時,還成功離間了夫差與伍子胥,而貂蟬更是讓董卓和呂布反目成仇。清朝的「美人計」似乎更加純粹一些,沒急切的使用「離間計」。同時,更像一種戰略舉措,而非越國和王允的戰術行為。

當然,對於清朝的皇帝們而言,使用這種「美人計」能換來了北部邊境300年的平安,這是一件大事。至於嫁到蒙古的那些公主和格格們,究竟會面對怎樣的生活,這就不是皇帝們管的事情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參謀 的精彩文章:

印度巨資採購防空系統:其實是「以印度之物力,結與美俄歡心」
2萬噸的兩棲戰巨艦已成「過氣網紅」?4萬噸的小平頂呼之欲出

TAG:老參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