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這樣粗糲現實的紀錄片搬上院線,怎能不支持

把這樣粗糲現實的紀錄片搬上院線,怎能不支持

如果你關注今日頭條或者其他自媒體、新聞APP,大體上除了國家大事,應該被動看到最多的就是房價、股市和創業之類的新聞了吧。

那些譬如自如、阿里巴巴、天使輪、羅永浩、羅振宇、吳曉波、俞敏洪、馮侖、李大霄的公司和姓名,總是伴隨著一些「房住不炒」、「A股暴跌」、「房租暴漲」、「搖號買房」、「p2p連環暴雷」等關鍵詞充斥到我們面前。

我既不買房,也不懂投資,但你看我,還是可以毫不費力地舉出這些例子,這就足可以說明這些所謂的焦慮已經進入到我們身體機理了。每天我們無需費力和額外注意,就已經身不由己地落入到這種「自我激勵」之中。

但它值得每一個人都去嚮往追逐和不斷如枷鎖般套在自己身上嗎?換言之,除此之外我們有沒有其他的所謂勵志事件可借鑒呢?我覺得答案至少是開放性的。

在這些關於價值觀人生觀的問題上,不存在統一標準。我們知道,生活不僅北上廣深,也不應都是創業投資發財夢,也應該包括一些稀鬆平常、甚至庸常的小夢想。

紀錄片《大三兒》能在電影院里上映,首先就是對普通人和底層小人物渺小夢想的一次「隆重審視」。我們置身公共場所,與很多陌生人一起圍觀這場渺小卑微之夢,看「局內人」的恐懼不安和孜孜以求,在光影中也完成了一次對自己的審視和關照。

《大三兒》主人公是個患有侏儒症的四十七歲男人,生活帶給他的嘲笑和困惑司空見慣,但生活也帶給他夢想。

大三兒想要去趟西藏,而且是自駕游那種,但大三兒身高只有1.1米,他只能依靠朋友的幫助完成。而這個過程中的顧慮和困難又不一而足,他要在經濟上和身體上知道自己可以完成,也需要讓朋友放心這次對他來說意味深長也堪稱艱難的旅行。

在內蒙古的小城裡,你看到的不再是懷揣著野心的夢想家,這裡只有努力活下去的普通人相比北京五道口或者上海陸家嘴、深圳高新區,充滿灰塵和世俗煙火氣的北方邊陲小城,看上去更多的是無奈和為活下去的努力。

儘管這裡平庸,但卻總能顯示出人活著的那些基本動能。比如大三兒的父親,已經八十幾歲的老人,他面對電視手機,擁有乏味的老年人生活,但他同時也身負重任,他知道自己如果將來離去,那個被照顧了一輩子的兒子將不得不自力更生。

大三兒雖然不比正常人,但其實在生活中也足夠頑強。他在運輸公司上班,干著清潔工的工作,他跟一群跟他差不多身體有缺陷的人一起工作,他們儘管被照顧,但也是自食其力。

尤其是當你真正走進大三兒們的生活中後,會發現儘管這些底層的殘疾人跟你有所不同,但他們並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脆弱和簡單,他們一樣會有複雜的情緒和不為外人得知的幽深內心世界。

作為一部紀錄片,《大三兒》有著無法用劇本傳達出來的現實感。比如片中探討了一個人是如何通過「死」來求生的,大三兒去給自己的親人上墳,他念念叨叨的探望與告別交織在一起的複雜情緒中,也有他對於生命的一種理解。片中墳頭灑酒、點煙、跪拜的這場戲,只有生活中可以完成,編劇筆下或者劇情片的拍攝都是無法如此逼真的。

死亡是活人才會考慮到的事情,大三兒在遠赴西藏完成自己這場夢想之前,不得不再三思量,他要把幾乎全人類的關於「死」這件事統統想上一遍,用「死」來映襯「生」,這也是本片多次關照到的主題。

大三兒離別時給自己的工友和父親都寫了信,他要做最壞的打算,他要把自己一旦有了不測之後的事情都想好。導演也在片中出現過,他不能理解去個西藏這個對於普通人來說稀鬆平常的事,為什麼被大三兒搞得這麼嚴重。

遺書或者後事,這些關於生死之間的事,也是驗證這場夢想成色的必然過程。「憂心忡忡」的大三兒,此時照看著自己的周遭,他的行為既不顯得自私任性,也沒有半點輕浮之意。所謂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正應該是此時大三兒的模樣。

大三兒坐在珠峰大本營的帳篷里說,「我不禍害人」,這是人格獨立之人的一句話,以前我只理解到一個工人、一個農民、一個城市裡的普通底層可以擁有這種人格獨立,但《大三兒》告訴我們,任何人,包括殘疾人也可以活得有人樣。

大三兒從頭到尾也沒幹過什麼真正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依然可以讓觀眾捏上一把汗,並隨時為之加油。被激勵的也許不是什麼你要去奮鬥、要賺錢、要財務自由,而是讓你有血淚有感情地繼續活下去,並活得有個真正的人樣。身體或者生理上的缺陷,不能阻礙精神的自由。

《大三兒》自身有著紀錄片該有的粗糲和現實感。影片英文名「mr.big」,既是自嘲,也是某種不甘。即便冒著生命危險,主人公也要完成遠赴西藏的這次旅行,而你知道,這其實又是一次有形世界裡沒什麼意義的旅行,他的肉體或者物質世界裡沒有多需要西藏??所謂精神需要可能不過如此。

執意前行,不僅僅是要去看一看遠方的山水,更是要將生活的腳步往前邁一邁,「前行」既是過程也是目的。

大三兒遭遇過不幸和生活的磨礪,他固執地要完成這次旅行,此時的「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也不再顯得輕浮,而是成了一種將人與動物區分開來的存在。人可以接受簡單的活著,但卻無法忍受沒有想像力的日子。片中那個身材矮小的大三兒此時的精神力量一點也不比你我小。

據說這部紀錄片拍了四年,但在質感上還是顯得有點倉促,比如三人在燒烤店裡商量去西藏這一幕,前前後後用了六七次同樣的場景,那種事前的擔心和焦慮,在漫長的四年里看上去只發生了這麼一次。北方的粗糲和命運的不安,那種雙重的凜冽,被直截了當地表達了出來,缺少了富有韻味的鏡頭和畫面。

片中的主人公,操著北方口語里特有的幽默,可以打動那些對於場景和人物都陌生的觀眾,用豐富幽默的語言,打通與觀眾可能的隔膜,這當然又是紀錄片導演和演員的一次水到渠成。

《大三兒》另外一個顯得剋制的地方是,它沒有煽情,沒有讓悲慘命運在鏡頭前展現出那種誇張的戲劇性。這既是對真實的人物的尊重,也是對藝術的尊重。

點個贊再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4樓影院 的精彩文章:

"失眠時代",這部紀錄片揭開3億國人"失眠"背後的真相
豆瓣9.3,讓人念念不忘的夏日番

TAG:24樓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