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藝博會的未來發展

關於藝博會的未來發展

近年來,藝術品消費市場不斷「升溫」,國內外各大藝博會也逐漸形成規模,穩固舉辦。如今藝博會不僅數量上在增多,舉辦地區也在不斷拓廣,並且承擔著畫廊銷售業績的重要份額,可以說如今的藝博會已是藝術市場的重要根據地。

In recent years, the art consumption market has been "heating up", and various art fai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gradually formed a scale and been held stably. Nowadays, not only the number of art fairs is increasing, but also the host areas are expanding constantly, and they also bear an important share of gallery sales performance. It can be said that art fair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base of art market.

藝博會與畫廊的關係

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已經孕育了藝術市場發展的前提條件。隨著國內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出現了經營商品畫和裝飾畫的中小型畫廊。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藝術市場進入全面復甦時期。隨著國際注意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注意到了中國現代派藝術在未來市場中的廣闊前景,他們開始以各種形式進入到中國的藝術品交易中來。自2006年起,當代藝術博覽會在全球各地呈現爆發性增長。瑞士巴塞爾主會場之外,巴塞爾藝術展已擴展至邁阿密、香港,藝博會的入駐也帶動著整個城市的藝術活躍度。而始於2012年的紐約弗瑞茲藝博會也與其倫敦主會場一起持續擴大這一藝博會的品牌影響力。如今全球藝博會數量仍在繼續增長。

▲2018瑞士巴塞爾藝術展現場

藝術博覽會是藝術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也是一個國家畫廊形象和實力的集中展示平台。它是藝術家和消費者集中的場所,也是舉辦城市吸引旅遊者和提高知名度的手段。藝術博覽會主要參展對象是畫廊,具有高標準的要求,專業化的運作,廣泛的宣傳,便捷的服務。比如瑞士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博覽會,每年其評選委員會要從全世界900多家報名的畫廊里確定300個畫廊參加,主要是考核參評畫廊的國際化程度、藝術質量以及流派的多樣性,努力尋找最優秀和最有代表性的畫廊參展。

畫廊與藝博會在藝術市場中同屬一級市場,一直起到市場基石的作用。對於藝博會而言,業內人士常常將其喻為市場的晴雨表,它通過對藝術資源的整合,以畫廊為單位聚集而成,通過短時間內的資源聚集效應,形成一個對藝術品進行集中展示和銷售的場域。參與其中每家畫廊的銷售業績共同構成藝博會的整體業績,由此便可以大概判斷出一定區域內藝術市場的實時行情。畫廊則是把藝博會的平台變為自身的舞台,利用其影響和輻射力,走出低迷,甚至更上層樓。

藝博會和畫廊空間的確有不同的功能和意義。畫廊擁有超越藝博會的顯著競爭優勢:藝術家可以更多地控制他們作品的展示方式,收藏家能靜下來更好地體驗藝術,大部分畫廊展的持續時間更長,有利於潛在客戶更加靈活地安排參觀時間。而藝博會不僅是賣場,也是一個宣傳平台,更是地區或者世界範圍的一場文化盛事,其影響力遠非個體畫廊可比擬。例如洛杉磯藝博會就影響了大洛杉磯甚至美國西部的藝術文化活動格局。目前,它已經成為洛杉磯文化藝術界的年度盛事,更發起了洛杉磯藝術月活動,包括政府以及眾多藝術機構都參與了進來。

▲2018年,第23屆洛杉磯藝博會現場

我國的畫廊行業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而發展起來的,隨著畫廊行業的發展壯大,政府開始制定各種政策服務於產業的發展。畫廊行業先於政策而發展起來,針對畫廊的特定政策並不多,這也是畫廊行業一直不溫不火的原因。而藝術博覽會則帶有明顯的政府規劃,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發展並完善起來。藝術產業的發展是在整個中國改革開放中出現並發展起來的,改革開放大的政策前提不能忽視,而中國的藝術政策在主動和被動中交替進行,既有政策主導、規劃,也有服務和促進,而由規劃向服務的轉變,是政府由管理者向服務者轉變的過程。

藝博會在藝術市場交易中的作用

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過程中,藝博會的作用正在顯現出來。我們都知道,藝術品市場發展中,交易體系的建構與發展是重要的核心,而藝博會就是交易體系建構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代表了一種效率:在支付一大筆展位費用後,藝術經紀人們可以在短短几天內集中在某個遙遠的布滿商機的地方,向懷抱著熱切期待的藏家們賣出一大批作品,達成一筆筆銷售簡直易如反掌。

藝博會之所以在藝術品市場交易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源自藝博會在交易體系中有自己獨特的定位:一是學術評價;二是展覽展示;三是收藏銷售;四是藝術的公共教育。當然,這些基本的定位都是藝博會的一些基礎定位。事實上,藝博會的基礎定位也在深化發展過程中,比如平台化服務發展的趨勢正在加強等等。同時,總的來看,藝博會也在創新發展的基礎上,不斷走向綜合發展,這是藝博會面對新時代的發展做出的一些基本反應。

在傳統交易體系中,按照已有的規範,大家習慣把畫廊業稱之為一級市場,把拍賣業稱之為二級市場,而藝博會業也有人稱之為1.5級市場。除了商業行為外藝博會還會產生社會效益,藝博會一般較為注重學術推廣,通過挖掘藝術品和畫廊的學術價值增加與藏家互動的機會,達到推廣藝術品與培養新藏家的目的。而藝博會集中了更多的人來關注這些參展畫廊的展示,為他們提供一個結交藝術同仁、發展長期客戶的機會。所以藝博會創造了一個多方集中交流的場所和空間,這種交流平台的搭建對於畫廊、藝術家、藏家甚至觀眾都更有意義。

近幾年新興的部分藝博會通常會通過跨界明星的參與提升藝博會的看點。眾多演藝界、時尚界、甚至體育界的名人為其「站台」,發揮朋友圈的連帶效應。隨著當代社會的媒介化,今天的藝術博覽會所呈現的功能更加多元,因此信息的交流變得更加重要。

▲包一峰、周大偉、劉嘉玲、Dennis Chan、王思聰

我國藝博會存在的隱憂

作為一級市場,中國的藝博會雖有十餘年歷史,但仍然沒有在系統化建構市場上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國內藝博會總體缺乏國際機構和國際收藏家的參與。目前國內各種藝博會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太過單一化,有些專門針對國際超級畫廊和頂級藏家,也有些針對本土的中小畫廊和消費級藝術愛好者。這種藝博會的各自單一定位與藝術市場的兩極分化互為因果。再看世界知名的香港巴塞爾藝博會,以國際一線畫廊、國際知名藝術家作品的西方藝術體系和作品為主場的咄咄氣勢,吸引了大批國際和國內藏家豪擲千金,以躋身成為一線畫廊客戶群為榮。然而,參展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的國內本土畫廊,即便是知名的頂級畫廊,它們在香港同樣背負著數十萬元之巨的參展費用和入不敷出的銷售業績。

▲2018香港巴塞爾現場

相比於瑞士巴塞爾等西方藝博會有很長時間的歷史,我們的確還處於最初的探索期,所以存在一些問題也在所難免。一方面有自身管理上的經驗不足,另一方面也受到藝術市場環境波動的影響。要想藝博會在為畫廊與藏家提供穿針引線機會的同時也在對大眾開放,至少需要專業的團隊和強大的資源配置,甚至是城市的整體規劃都會成為影響它完善度的重要方面。其實一個好的藝博會它不僅是藝術生態鏈的部分,對大眾來說,美術館美育的缺失,藝博會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它的影響力和口碑足夠好,甚至會成為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這對創辦者、展商、贊助商和支持機構都是全贏的事兒。這裡還需要提到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政府的扶助和支持,尤其是藝術市場越來越全球化的趨勢,國內藝博會面臨更大挑戰,地方政府的支持就顯得尤其重要。

▲西岸藝博會現場圖

上海西岸是以上海徐匯濱江地區為載體打造的城區品牌

近幾年,藝博會呈井噴式發展,如何找準定位和尋找自身調性,以符合市場為基調,成為新入場玩家的戰略基準。且長期以來藝博會在服務、畫廊等方面質量下降,多少使得博覽會在這個城市逐漸減弱了被注意的亮點。藝博會如何帶來藝術閱讀的新視點,如何與參展畫廊取得雙贏等,是藝博會在完善過程中需要不斷突破的瓶頸。

藝博會未來發展方向

據統計2018年全球將至少有135場藝博會,北京、上海、深圳均榜上有名。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藝博會產業發展迅速,不同形式的藝術博覽會逐漸出現於公眾視野,以北京為首延伸至全國多個主要城市。其中,又以北京地區的博覽會最為多元。北京地區的藝術博覽會從1995年開始,歷時23年,以2004年為節點,前後分別經歷了本土形態的探索、國際化接軌與競爭格局形成兩個重要階段。在本土形態探索階段,北京的藝博會逐漸完成了從政府行為到市場行為的過渡,畫廊作為參展主體的規模與比例逐年上升,規範化操作成為藝博會舉辦者在這一階段的自覺追求。在國際化接軌階段,北京地區的藝博會體制逐漸向國際藝博會機制靠攏,並以此為標準樹立自己的品牌。

作為專業性的博覽會形態,藝術博覽會從一開始就與某種地理基礎密切相關,或者說地理基礎對藝術博覽會的外觀和模式形成過程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確,目前全球重要的藝術博覽會,共同的特徵是在它們首先立基於區域性的文化產業特點與經濟網路優勢,因而呈現出地理性分散的整體外觀。我們可以看到地理性分散在理論上是有助於各個藝術博覽會形成某種定位區隔的:地點、團體、文化產業、經濟層面緊密聯繫在一起,創意與創新紮根於此一時空領域而與之形成一種互動的關係,由此逐漸積聚起來的品牌帶動了以地點為標識的壟斷性經濟收益的取得。比如北京與上海是藝術市場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上半年以「藝術北京」與「畫廊周北京」為代表;下半年以上海 「ART021」和「西岸藝術與設計藝博會」最受歡迎,其中,A021近年才落戶市中心,打造時尚、精緻、超國際化的標籤,穩居國內藝博會人氣榜首,每年11月就有超過10萬人因藝術聚焦上海。

GIF

藝博會具整合資源優勢,無論是調整結構板塊,開拓版權的新的交易模式,打出人生第一件收藏品的旗號,還是對各式不同類型的藏家制定不同的成交方案,或推動一個全新的藝博會聯動拍賣的時代,各大城市藝博會都在提供高質量的藝術品的基礎上,刺激藝術消費,攪動藝術市場。隨著各個城市藝博會打造出自己的特色,藝博會區域化的特徵更加明顯。

每年全世界會舉辦200多場當代藝術博覽會,但是藝博會的絕對數量並不構成對畫廊的主要威脅,收藏家們越來越多地傾向於在藝博會上而不是在畫廊里購買藝術品也不是主要威脅。真正的問題是,在許多藝術圈內部人士的心目中,藝博會的品牌正在開始取代藝博會參展畫廊自己的品牌。藝博會要想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必須有自我明確的定位以及側重點,不可一刀切,也不能是雷同模式。其內容要根據所在地的文化特徵和受眾人群的大致審美傾向去量身定製,以「專而精」取代「博而大」,這樣才能建立品牌的核心競爭力,而不至於淹沒在同質化的跟風浪潮里。

▲2018TEFAF紐約春季藝博會

另外,國內的藝博會還需要有開闊的視野,可以參照國際同行,從那些知名的前輩中,學習先進理念、運營方式、行業規則、細節服務和專業引導,比如國外藝博會的參展門檻非常嚴格,杜絕拍賣公司和藝術家以個體方式參展藝博會,以此避免一二級藝術市場的混亂,保證藝術生態的良性發展。對於大眾而言,參觀藝博會實際上需要非常專業的導覽,博覽會應當招募培訓一批志願者充當講解員,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去認知、體會、理解藝術品的獨特價值,而不僅僅是將走馬觀花的現場作為「朋友圈」的配圖而已。

結語

藝博會作為藝術市場的重要構成部分,其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藝術市場的發展有著導向性作用。如今區域性藝博會已然成為一種常態現象存在,這也證明了藝博會已經到了快速成長階段。但在各個地區的藝博會積極擴大自身影響力的同時,它們或許正在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藝博會的未來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市場通訊 的精彩文章:

東南亞,新興藝術市場正在發聲
關注中國新青年藝術家及未來中國當代藝術市場

TAG:藝術市場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