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氣象會對藝術產生什麼化學作用?

氣象會對藝術產生什麼化學作用?

藝術,在我們看來一般是感性的,是藝術家敏銳情感的表達,但是藝術有時候更是理性的,科學的,是對現實生活的抽象解讀和深入探索。比如,藝術與氣象之間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氣象與藝術碰撞會產生怎樣的效果。

Art, in our opinion, is generally perceptual and expresses the artist"s keen emotions, but art is sometimes mor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and is an abstract interpretation and in-depth exploration of real life. For exam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weather. Today we will take a look at the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and artistic collisions.

隱藏在藝術巨作背後的氣象學

說到藝術與氣象之間碰撞,大家可能會想到風景畫,但是這裡我們說的是極端的氣象,比如火山爆發、霧霾等。首先我們來看看兩個典型例子。

▲《吶喊》(蠟筆),1893

第一個是畫家愛德華·蒙克創作於1893年的名作《吶喊》,這是繪畫史上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在這位挪威畫家的筆下,天空呈現出絢爛卻詭異的色彩。很久以來,人們認為這是蒙克在藝術上的獨特創造,但現在有一群科學家指出,這種色彩可以用氣象學來解釋。《美國氣象學會報告》發表了美國羅格斯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大學的學者團隊的最新研究,結論是蒙克畫中的雲彩是一種「珠母雲」(nacreous clouds),在挪威南部可以觀測到。

該研究指出,「珠母雲」是一種天空變得色彩斑斕、霧靄朦朧的天氣條件,與蒙克《吶喊》中畫的很接近。原畫中的人物用手捂住了耳朵,以前普遍認為這是人物內心動蕩造成的,但研究人員則說,科學也能解釋這一動作。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羅格斯大學教授阿蘭·羅伯克認為,挪威天空受到喀拉喀托火山影響,「真正在嚎叫的是天空,畫中人捂住耳朵是為了不去聽天空的嚎叫」。

▲《吶喊》(蛋彩),1893

1883年8月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削掉了這座島三分之二的土地,引起巨大海嘯,一次性導致3.6萬人死亡。在火山噴發後,大量火山灰和二氧化硫氣體進入平流層,在一兩個月的較短時間內形成硫酸氣溶膠,隨著平流層環流輸送到全球各處,也正是在喀拉喀托火山之後,科學家觀察到了熱帶赤道上火山灰從東向西飄散,觀察到了平流層的環流方向,當時的東風被稱作喀拉喀托東風,直到1961,人們才發現了赤道平流層環流的准雙年振蕩(QBO)現象。

▲《吶喊》(蛋彩),1910

由於平流層環流穩定層結,所以硫酸氣溶膠會持續一年以上,通過阻擋太陽輻射,引起近地面溫度降低。當硫酸鹽氣溶膠籠罩整個平流層時,天空的朝霞和晚霞異常漂亮,紅色橙色的天空隨時都在,不論是颳風下雨,甚至在大雨之後更加清晰,這被稱作干霧(dry fog)。因為下雨是在對流層,而硫酸鹽氣溶膠則在高高的平流層,是無法清洗掉。

並不是蒙克一個人看到了火山後紅色的天空,還有其他作家用畫筆留下了它的身影,比如威廉姆·阿斯克洛夫特,這位英國藝術家畫了不少切爾西的日落,那絢麗的色彩為他贏得美名,最典型的正是創作於1883年的畫作,那火山氣溶膠染紅的天空如此長久的出現,帶來美的震撼。

第二個是莫奈。1899至1905年間,莫奈陸續創作了至少19幅以英國國會大廈為主題的繪畫作品。莫奈畫作中,議會大廈的新哥特式建築明滅在濃霧中,陽光跳動在泰晤士河上,並著力渲染天空奇異的色彩變化,深深淺淺的紅、橙、藍、紫各色。

這一現象不僅好看,還藏有寶貴的時代信息,被英伯明翰大學的氣象學家約翰·托內斯等人注意到,成為他們近年來研究維多利亞時期倫敦空氣狀況的一個重要依據,正好彌補當時科學觀測條件不足,沒有留下數據記錄導致無法確知霧的成分之遺憾。

據分析,那漫天黃色,應是高硫含量的煤燃燒後煙塵和硫酸鹽顆粒散布到空氣中,成為水蒸汽的凝結核所致,如此條件下形成的霧也比自然形成的霧更為持久。而作為複雜的混合體,煤焦油中含有苯胺和苯酚類化合物,如今已是眾所周知的染色物質——1834年德國化學家Friedrich F. Runge便從中分離出來過漂亮的藍色物,1856年J. Natanson和AW Hofmann也從中提取了一種紅色染料——這些,都有可能是彩色霧的肇事者。

▲莫奈《英國國會大廈》,1903,收藏於亞特蘭大高等藝術博物館

通過選取莫奈1898-1900年間創作的9幅作品,結合他同一時期的信件和日記,並與美國海軍天文台的數據對比,科學家們做出的判斷是,莫奈如實地記錄了創作日期及太陽所處的位置,因此他的作品應該是某種意義上的寫實,那些色彩並非僅僅出自於頭腦中的藝術加工。

通過科學對畫作的深入研究,可以看出,可能藝術家們不知道那是什麼氣象現象,但是他們或有意或無意地抓住了時代的氣象特徵,為後世考證歷史起了重要的參照作用。

藝術家是如何做到氣象入畫的

面對大自然給予的環境,藝術家們是怎麼進行創作的呢?氣象不僅影響了藝術家的繪畫選題,連繪畫材料都受到限制與影響。

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享譽世界的無疑是它的藝術,特別是繪畫。有意思的是,歐洲的繪畫手法的演變與氣候有著不解之緣。例如,義大利由於地處歐洲南部,瀕臨地中海,因此從遠古時代開始到文藝復興時期,濕壁畫一直是它的「代表作」。此外,同樣因為氣候濕潤,蛋彩畫也是義大利的特色,這種用蛋清和顏料調製的底色一直都是大師們畫作的「基礎」,最著名的就有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而對於歐洲的北部,由於氣候相對乾燥,版畫成為了這些地區的主要表現手法,其代表人物即是德國傑出的天才版畫大師丟勒,也是他把歐洲木版畫推向一個歷史的巔峰。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

在18世紀,藝術理論和審美經驗試圖遵循那些成功運用於化學和物理學的科學原理。他們尋求基於自然現象的因果解釋。人們經常把氣候和藝術相互聯繫在一起,認為北方寒冷的氣候產生的藝術情感色彩不太鮮明,比如克拉姆斯柯依 的《無名女郎》 和《月夜》 ; 從情感上來說,氣候溫暖的南部氣候產生的藝術較為振奮人心。人們還提出了關於氣候和審美反應之間的其他相互關係。人們認為風格受到氣候影響,趣味也因氣候有所不同。一個潛在的假設是,既然趣味存在明顯不同,並能夠與民族特徵聯繫在一起,那麼久一定有許多自然的解釋。在伊曼努爾·康德之後,隨著審美經驗與普通經驗的分離,這種推論性的科學美學基本消失了。

▲克拉姆斯柯依 《無名女郎》

▲克拉姆斯柯依 《月夜》

氣候的形成原是自然原因,它是地球上某一地區多年時段里大氣的一般狀態,是這一時段各種天氣過程的綜合表現。但工業革命以來,由於能源特別是煤炭燃燒等產生的排放,我們的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溫室氣體排放已經超出地球飽和態,因此地球溫度上升了,天氣變暖。最典型的事件就是英國倫敦霧,這個氣象變化引發了莫奈的創作靈感。但是莫奈並不知道這是一種不自然的氣象變化,他只是單純的被那霧色下的景象所吸引。這時候氣象變化逐漸進入藝術家的創作主題,但是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自然變化背後的深刻意義,只是被大自然吸引。

▲莫奈《聖拉扎爾火車站》,1877,收藏於奧賽博物館

而後到了近代,隨著全球變暖現象的升級,氣象更加詭變。藝術家們認識到氣象變化背後的原因,並且藉助藝術創作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

我們可以看出來,氣象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是逐漸密切的,藝術家們對於氣象的認知也在逐漸提高,從而進一步引導藝術家們以高於生活的創作方式表達藝術對氣象的深刻反思。

全球變暖與藝術創作

希臘雅典學院的大氣物理學澤雷弗斯教授表示:「大自然對偉大藝術家的心靈和靈魂是有吸引力的。」Dr Christos Zerefos和他的研究團隊分析了1500年至1900年間181名畫家的554幅畫作,這些畫作陳列在全球109座博物館或者美術館裡,定量化分析每幅畫的紅藍色對比,定義了一個反應紅藍對比的指數,此指數與過去400年的火山灰塵幕指數(DVI)指數相關係數達到0.83,證明雖然畫作是藝術家創作的,但是不約而同地反映了實際天空顏色。他估計大氣光學厚度在正常時候為背景值0.05,但是在坦博拉(1815)和喀拉喀托(1883)火山爆發時候則能達到0.6。他們還發現在1500年至1900年間,至少有181位藝術家描繪過日落共554幅作品,其中不乏魯本斯、倫勃朗 、庚斯博羅和荷加斯的作品。

最為典型的是英國風景畫大師透納描繪的《佩特沃斯湖落日》(The Lake, Petworth, Sunset),特納的作品向來以對光色的描繪而著稱,並影響了後來的印象主義者。根據《大氣化學與物理學》(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期刊發布的一項研究,歐洲的畫家可以看到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噴發後天空顏色的變化。火山爆發後將氣體以及火山灰噴發至大氣中,然後隨著大氣環流週遊世界。分散在日光中的懸浮微粒,使得歐洲出現亮紅色和橘色的日落景色,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三年時間。透納是在當時描繪如此壯觀日落之景的藝術家之一。現在的氣象專家希望利用透納以及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力圖找到古代大氣成分的關鍵信息,希望由此可以獲知幾個世紀中地球大氣污染程度的變化,以便改善用於模仿全球變暖的計算機模型。

▲透納 《佩特沃斯湖落日》

同時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藝術家們關於這一主題的創作也是層出不窮。

藝術家楊佴旻用一種大膽又極富想像力和創新的方式,將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融入大眾之中。藝術計劃以「火」為核心語彙和主體意象,燭照與呈現造成地球環境危機的終極根源——人的貪慾——慾火。火是「燃燒」,是「熔化」,是「焚毀」,是「灰燼」,火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破壞力之元。當今人類對於自然界肆意攫取的熾熱貪慾和暴烈行為,正是這樣一股盤旋升騰的烈焰,滾滾的邪惡之火,它以遍布全球的洶湧之勢,焚燒著人類自身的生存希望和幸福夢想,吞噬著富饒而美麗的地球家園。該藝術計劃主要由藝術家為參與活動的車輛量身設計具有震撼融化效果的車貼,意在提醒人們全球變暖、冰川融化等環境問題,告誡人們節制貪慾、熱愛環境。

▲楊佴旻《自然·環境》世界藝術計劃海報

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斯一直是讓英國政府頭疼的一個人物。他所創作的街頭塗鴉具有強烈的政治諷刺意味,主題直痛處,其中不乏反映關於樹木砍伐、全球變暖等環境問題的作品,以諷刺的表現方式表達對全球變暖的「質疑」。

全球變暖作為如今持續時間最長、最嚴重的氣象問題,藝術家們時刻在關注著,他們以他們的方式承擔社會責任。

氣象變換面前,藝術何為

「藝術並非是自我的,遠離社會的」,如今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審示自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並通過創作關於環境等相關主題的作品,企圖使大眾開始關注一些環境倫理、生態倫理等方面的問題,並嘗試在作品裡面傳達對待自然的觀點或態度。

2015年,在各國政要齊聚巴黎,為聯合國氣候大會獻計獻策時,藝術家們也以各自獨特的方式為這一國際性事件貢獻力量。300多位藝術家聯名向法國外長,氣候大會主席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及聯合國氣候司司長羅蘭·法比尤斯致以公開信,呼籲「採取更大膽更有誠意的行動」,並表示會運用他們的「創意和合作精神協助尋求和解決全球環境的挑戰。」與此同時,總部位於巴黎的藝術和可持續發展同盟與總部位於倫敦的送別角聯合推出氣候變化藝術大會,介紹會議期間巴黎市的藝術盛宴。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的冰表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得到官方特許,把12塊從格陵蘭島峽灣採集的冰磚搬到了先賢祠。12塊冰磚被擺成錶盤的形式,慢慢化掉。這件重達80噸的作品原計劃在共和國廣場展出(廣場在13日的恐怖襲擊後已重新開放,作為此次事件的紀念場所)。

藝術創作和現實的災難救助不一樣,它更多是通過精神性的渠道,刺激我們麻木、單一的意識,使我們對社會問題有一個新的認識,透過表相去挖掘背後更深層的東西。

▲《梅杜薩之筏》

然而藝術能做的絕不只有撫慰。他還是一本控訴書、一面照妖鏡。最典型的就是《梅杜薩之筏》這幅作品。《梅杜薩之筏》是法國浪漫主義畫家泰奧多爾·籍里柯(TheodoreGericault,1792-1824)的代表作。這件作品的誕生,源於1816年法國政府派遣的巡洋艦「梅杜薩號」的擱淺。歷時13天,受盡饑渴和巨浪的煎熬,恐懼和絕望使人們互相殘殺,當隱約看到遠處的救生船時,他們在大霧中舉起一個人以吸引救生員的注意。這時被舉起的不再是自由女神或者白人的形象,而是一個黑人孩子,因為人們開始覺醒—生命高於一切階級和種族,再卑微的人,也有求生的權利。出於政治上的謹慎,藝術家當時把這幅畫命名為《遇難圖》,後來卻以另一個名字盛名於世,即《梅杜薩之筏》。

除此之外,我們的氣候是一個失控的車,已經在一個不斷陡峭的山坡上追逐我們。倫敦大學風險與減災專家David Alexander教授相信藝術能夠「防止人們忘記、或是消除對於災難的記憶」。他認為記憶是未來的基礎,是我們面對世界的經驗,也決定了我們將如何應對新的情況。相似的集體記憶能為新的反應提供機會並創造理解的機會,也許也能防止未來災害的發生。

在早期繪畫史上,繪畫作品只是簡單的氣象天氣的藝術表現和記錄,而在現代人眼中,是解讀當初歷史的佐證,更是未來災害的警鐘。

結語

藝術究竟何為?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拔高藝術在社會、情感甚至是精神層面的重要性,可它們都是無形的東西。要回答「藝術能做什麼」其實很矛盾,因為真正的藝術從來不因某種具體的功能而產生,它是超越一時的理性的。儘管如此,藝術卻又是有力的,它能讓記憶鮮活、能連結不同的社會人群、能改變人們對於世界的看法,它是超越文化、語言和社會分工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市場通訊 的精彩文章:

拍賣中心的城市遷移與藝術市場的發展進程

TAG:藝術市場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