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六國棄用之人,卻被秦王當寶對待,最後助秦國一統天下

六國棄用之人,卻被秦王當寶對待,最後助秦國一統天下

原標題:六國棄用之人,卻被秦王當寶對待,最後助秦國一統天下


秦國是戰國七雄之一,最初是七國中經濟最落後的國家,周圍更是有魏、楚兩強國的包圍。那為何秦國最終能統一六國,變得如此強大。


除了有賢能的君主外,最重要的便是廣納人才。在當時,唯有秦國能用人以能,只要你有才能,壓根不會去在乎你的身份與地位。筆者今天就來說說六國不要的那些人才,卻成就了秦朝的強盛。


▲戰國地圖


"商鞅變法",大家恐怕都不陌生,變法主人公商鞅是使秦朝強盛的大功臣。然而,商鞅最初追隨他的老師去了魏國而並非秦國,到了魏國後,魏王並不看好商鞅那一套理論,對他更是不怎麼待見,商鞅有一身本領卻無法施展,令他無比寒心。後來,他聽聞秦孝公廣納人才,便氣憤地離開魏國。


▲商鞅劇照


到了秦國後,秦孝公見其是不可多見的人才,便對他委以重任,出於對他的信任,秦孝公甚至還讓他管理秦國的各項事務。商鞅說要變法圖強,秦王便支持他變法。當時變法引起了不少舊族的反對,秦王還想方法幫他擺平。秦王對人才的愛惜,給與了商鞅施展才華的機會。商鞅變法後,秦國的各方面實力突飛猛進,也為秦國成就霸業奠定了基礎。


范雎,此人原為魏國中大夫的門客,然而其在魏國卻久不得志,後更是被人陷害通敵賣國,險被魏國的相國魏齊鞭打致死,還好僥倖撿回了一命。此時的他對魏國已經大失所望,便通過友人的幫助逃離了魏國,經秦國大使引薦來到了秦國。



▲范雎

范雎面見秦昭王時,向他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幫助秦國在與魏、楚、韓、趙的戰役中獲勝,使得秦國的版圖不斷擴大。為了秦王能加強王權,便建議其削弱貴族的勢力。於是秦昭王便下詔廢了太后,還將國內實力頗盛的四大貴族趕走。秦國國力漸漲,范雎也因勞苦功高,被拜為丞相。



▲呂不韋塑像


呂不韋,乃是衛國人。因為他是商賈,身份低賤,常常被列國的貴族看不起。他在趙國謀生時更是遭到了貴族的欺辱。然而呂不韋頗懂投資之道,他知道秦國在七國中最為強大,便想把自己的未來壓在秦國質子異人的身上。此時異人被困於趙國,呂不韋便助其逃跑,回到了秦國。後更是為異人排除障礙,將其扶持登上了王位,他自己也因此水漲船高。


呂不韋雖為一介商人,但是並非無能之人,他執政時,先後助秦國攻取了趙國、衛國、周國的領土,還立三川、太原、東郡,加快了秦國兼并天下的進程。


▲李斯劇照


李斯,此人原是楚國的一個小官,職位低微,自然那些皇親貴族看不起他。李斯雖位卑但卻有著遠大的抱負,他便懷揣夢想來到了秦國。他來到秦國後,成為了呂不韋的門客,經過多年的韜光養晦,他這把寶劍開始露出鋒芒。他一心輔佐秦始皇嬴政, 助其統一度量衡、一統文字、貨幣等,這使得秦國的經濟實力穩步上升,也為秦朝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經濟文化基礎。


▲秦始皇劇照


這樣的人才,其實還有很多,他們都不是秦國人,而是來自異國。身懷謀略卻被別國的君王冷落唏噓,甚至還被陷害、侮辱。而在秦國,君王唯才是用,以最大的包容心接納、重用他們,使他們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君王賢明,臣子能幹,天下怎麼可能不是秦國的。


君王想成就一番霸業,僅靠一個人的才能是不夠的,如果他沒有一顆唯才是用的心,又怎麼能招攬到那些為他拋頭顱打江山的人。令六國最為扎心的莫過於,他們曾經所鄙棄瞧不起的人,最後卻讓他們亡了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尋秦記 的精彩文章:

六國合縱抗秦的失敗原因是什麼?
趙國這幾位大將,秦國最害怕,是秦軍的剋星,後被秦國用計除去

TAG:一條尋秦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