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從這一刻開始
「我知道醫生辛苦,但沒想到這麼辛苦」
全國衛生與健康工作者總數為1100 萬,卻為中國13 億多的人口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這個比例在兒科可以很直觀地反映出來。上午9點,查完房,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張敏軍就馬不停蹄地來到診室。他除了兒科的門診任務,還要應對急診的突發事項。
30多個帶著小孩的家長,把診室里站滿了。保安進來維持秩序,勸預約時間靠後的人到診室外等候。但著急的家長,根本勸不走。張醫生一坐下,就被團團圍住。體驗者陳小武和吳丹丹被這一陣勢嚇到,互相看了一眼:因為診室沒有多餘的空間擺凳子,他們倆只好站在張醫生背後看著,直到上午門診結束。
診室里人多,很悶,夾雜著孩子的哭聲。「醫生這邊問完一個病人,緊接著就有一個人拿著化驗單讓醫生看,沒一刻停歇。這需要多大的耐心啊!」陳小武感慨地說。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針灸科成立於1958年,是福建省最早創立的針灸專科,全國針灸臨床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在福建省人民醫院針灸科門診,醫生們不光要在診室里看診,還要時不時到治療室給患者拔罐、針灸、放血、熏蒸……針灸科副主任醫師林萬慶說,醫生們在醫院每天步數過萬步很正常。體驗者吳思穎是位瑜伽教練,她在朋友圈這樣寫道:「醫生一個上午看二三十個病人,我感覺已經過了一天了。」
體驗者陳力是來自基層醫療機構的一位行政人員,對醫院的工作強度有一定了解,但她沒想到會這麼辛苦。在福建省立醫院ICU,早上8點,體驗者們就換裝進入ICU查房,一個上午沒坐下過,沒喝上一口水。
在福建協和醫院心外科手術室,體驗者江南問手術醫生:「在手術台上口渴或想上廁所,怎麼辦?」「忍著,憋著。」這是醫生們的回答。
「我一直以為外科手術就是個高難度的技術活,沒想到還是個體力活。」江南說,「醫生們介紹說,在心臟上動刀都有一定難度,3~4小時只是『起步』時間。我們僅僅是體驗一天,但他們天天都是如此。」
離死神最近的地方,感受最多的卻是溫情
都說ICU 是離死神最近的科室。然而,讓體驗者意外的是,他們在這裡感受到最多的卻是溫情。
福建省立醫院ICU,收治的病人以內科系統危重病為主,還有外科手術後合併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症病人。重症二科主任石松菁查房時,見到一位患者清醒著,便一邊握住他的手,一邊俯身對他說:「今天你的狀態不錯,加油啊,很快就能恢復啦。」聽到醫生的鼓勵,患者臉上馬上展露笑容。
在省立ICU,短短一個上午,體驗者高楠偷偷擦了好幾次眼淚:「醫生們要直面死亡的無情,各種人情冷暖……他們要給予的不僅是生,還有生的希望。」
福建協和醫院心外科,居於全國領先水平,這裡每天都要應對各種有關「心」的疑難雜症。很多醫生都說自己每天都要「開」心。心臟手術難度較大,術後,患者都要被轉入ICU 密切觀察一段時間。ICU 里不全是痛苦,還有積極恢復的病人。一位躺著看書的病人吸引了體驗者們的注意。心外科主治醫師方冠華醫生說,在ICU,患者只能躺在床上,耳邊是各種搶救器械的聲音,有時會心生絕望。讓患者看書也是醫生開出的處方,可以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有助於放鬆心情,緩解焦慮。
福建省腫瘤醫院放療科,是人員、設備規模和技術水平均為全國一流的腫瘤放射治療中心。體驗者張小潔體會到的是,這裡醫生的日常工作是「持久戰」:患者心理壓力很大,對醫生的依賴性也很大,醫生耐心、積極的態度可以直接影響病情。跟隨放療科主任吳君心坐診時,張小潔被一位病人「決絕」的話嚇到了——一位46歲的淋巴瘤患者對吳君心說:「要是再治不好,我就沒勇氣活了!」吳君心跟病人聊起他的家庭情況。當知道患者家中有兩個孩子時,他安慰患者,「有孩子更要堅強,目前的治療效果比較好,不要太悲觀。」
前不久,張小潔的一位至親剛被確診為腫瘤末期,她一直為家人的病情奔走。在體驗筆記中,她說,想告訴更多患者,沒有過不去的坎,因為在您的背後是一群團隊和您一起共渡難關。這句話也是在鼓勵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