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國了嗎」成熱點話題理性對待別太當回事

「出國了嗎」成熱點話題理性對待別太當回事

眼下,暑假接近尾聲,出遊的學生們也陸續返青,收拾身心準備新學期開學。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則「全班就我兒子沒出過國」的帖子突然成為朋友圈的討論熱點。杭州一小學家長面對兒子「全班只有我沒出過國」的祈求,忍痛拿出三個月工資,只為送兒子出趟國,這樣一則新聞引起了人們的討論。記者採訪了島城多位中小學學生家長、老師,聽聽他們的看法。

案例:家長提議歐洲游全班沉默「看了朋友圈那篇文章,我就想到了我們班的畢業游。 」李女士的兒子今年升初中,全班近40個孩子,8月初,家長群里開始認真討論畢業游,一位媽媽突然冒出了一句:「國內沒意思,不如咱帶著孩子去歐洲吧! 」原本熱鬧的群,突然安靜了下來,之前對其他人提議的目的地一一點評的家長也沒了聲。李女士說,自己看到歐洲游的一瞬間,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錢。 「一家三口下來至少得五六萬元吧,誰能捨得? 」李女士回憶,全班家長沉默了半天后,還是班主任打破了沉默,說歐洲游時間太長,可能不太利於學生收心。 「最終我們全班去即墨泡了個溫泉,晚上過了一夜就當是畢業遊了。 」李女士說,畢業游最終以相對便宜的周邊游落幕。

家長:花大錢出國游效果幾何

記者採訪多所小學的家長發現,在島城小學裡,按照地域不同,各班級出過國的孩子人數不等,但都不像帖子中說的那樣誇張。「我們班40多個孩子,我感覺也就十幾個孩子出過國,除了經濟因素外,更多還是父母時間的原因。 」家長劉女士表示,畢業游也好,出國遊學也罷,真正讓孩子學到東西才是關鍵,而不是為了滿足家長「別人去我們也別落下」的虛榮心。「以我們這個暑假去義大利為例,全家提前做了攻略,孩子讀了歐洲簡史,回來後收穫很大,自己主動把下半本也讀完了。但話說回來,真正能做到我們這樣的父母比較少,很多家長暑假帶著孩子出去玩,全程在那種主題樂園裡,這樣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

「我們班上也有給孩子報遊學的,但我打聽了一下,孩子上車就玩遊戲,下了車走一走拍拍照,呼啦一趟下來,時間都耗在路上,效果有限。」在家長王女士看來,與其跟風花大錢讓孩子走馬觀花,不如家長真正靜下心來,陪著孩子細細找個景點走走,可能身邊的風景能讓孩子更有收穫。

學生:攀比的是家長孩子「不當事」

杭州這一家長的帖子出來之後,網上的聲音中,不乏家長對於教育投入的焦慮、對貧富差距的感慨,記者也採訪了幾名學生,發現不同於大人們的焦慮,孩子們對於這一話題卻有不同看法。 「哦,我的好朋友就去了泰國,還給我帶了禮物。但我去了莒縣我爺爺家玩,抓了好多螞蚱,同學們很羨慕我。 」對於開學上三年級的貝貝來說,出國游和出省游的差別並不大,甚至不及自己在鄉下的生活。

另一名初中生小孫則告訴記者,同學之間尤其是小學階段,聊天喜歡攀比和吹牛非常正常。 「你說自己去了雲南,那肯定會有其他男生說雲南不好玩,哪裡哪裡才好玩,大家就是這樣,什麼也要比一比,但說過去也就忘了,很快就說到其他地方去了。 」在小孫眼中,沒有出國游就讓家長受不了,只能說明家長們太「玻璃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綜合快訊早知道 的精彩文章:

最大118歲!吉安發現29位百歲老人
一個大浪襲來海釣遊客被捲入海中

TAG:綜合快訊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