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大言不慚!美國GDP增長是因贏了與中國的貿易戰?

大言不慚!美國GDP增長是因贏了與中國的貿易戰?

7月27日,美國聯邦統計局公布了第二季度國民經濟數據,其中美國GDP增幅罕見高至4.1%。創2014年9月以來最高增長值!







對於這一利好經濟數據,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在29日記者會上,竟然將其歸功於美國總統特朗普自3月以來發起的

對中國貿易戰的「卓有成效」。




而對於財政部長的誇讚,一向行事高調的特朗普在欣然接受之餘,更是直言表示:





我們就要贏得了這場

(貿易)

戰爭!



不可否認,美國最新的GDP數據以及特朗普的「表現",著實刺激了一大批國內鼓吹"美必勝"的公知神經。




然而對於這些附和叫囂,戎評表示內心不僅毫無波瀾,還甚至有點想笑...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腦殘還是少動口,人丑就該多讀書。




一個撒謊的總統所導演的一場荒誕鬧劇,沒成想還順帶炸出了一堆無知的所謂"公共知識分子"...




為何這麼說?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恐怕得好好得給這群"知識分子"們好好捋一捋,什麼叫"GDP"




美國的神GDP論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中文譯作國內生產總值。




作為當今世界各國經濟報表中的重要指標,GDP的總量高低向來被看作是一個地區社會財富規模的重要體現。



以中國為例:




1978年改開之初,中國的GDP總量為3679億元人民幣,到2017年,中國的GDP總量達到了827122億元人民幣。




39年間,中國GDP世界排名從15名躍升到了第2名,GDP總量也翻了224倍。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GDP直線躍升下的中國經濟發展,被世界稱為奇蹟,而締造這一切奇蹟的"中國改革開放",更是作為經典施政案例被收錄進了世界各現代經濟學著作中。



所以按照這種邏輯,

特朗普發起的這場促成了美國創歷史新高GDP增長的貿易戰,豈不是成了改革開放一般的"經典施政"?




理論上是這樣沒錯,但是顯然從事實反映來看,答案是否定的。




7月25日,也就是美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第二季度國民經濟數據的2天前,美國貿易辦公室低調舉行的一場「有關是否繼續對中國16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的企業主聽證會,

最終便以76:6的壓倒性多數反對票結果,表明了與會美國企業主的態度。







企業主意味著什麼?

生產環節。


特朗普發動貿易戰又是為了什麼?

打擊中國製造2025,促成美國再工業化。




顯然,發起貿易戰的特朗普是為美國本土企業主而戰的,而按照27日美國公布GDP數據後特朗普「美國貿易戰將勝"的邏輯,作為最終受益人的美國企業主,按理說也該在「黎明前黑暗」的先知先覺下,鼎力支持自家總統的貿易戰才對!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在投票環節中他們選擇了反對票,並且在之後各企業主的輪流發言中,這些最該堅持將貿易戰進行到底的受益人,

對特朗普不僅沒有半句支持,在言辭近乎於哀求下,他們竟然要求結束"愚蠢的貿易戰"。




但是,不按劇本走的美國本土企業主,並沒能掰贏特朗普的"光棍",在總統的一意孤行下,旨在繼續擴大中美貿易戰,將於8月23日生效的增稅提案,被強制通過。




顯然,在這個貿易戰白熱化的關頭,

美國內部的種種表現是矛盾的!



一方面是GDP大幅增長下依據政府實際統籌數據的總統,高呼將要贏得貿易戰。


但是另一方面,作為理論上貿易戰勝利最大受益人的本土企業主,卻在"卓有成效"的戰爭進程關頭,極力喊停。




難道美國政府數據造假?顯然沒有這個必要。


難道本土企業主腦袋抽瘋了?更是無稽之談!




這一切詭異產生的根源是誰?特朗普。




不靠譜的跋扈總統




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一道選擇題擺在了美國人的眼前:




到底是選擇慣於開空頭支票的政客希拉里?還是是振臂高呼再工業化的商人特朗普。




對於這場大選,外界將之戲稱為「騙子」與「瘋子」的博弈,但是最終的結果我們也看到了,「瘋子"獲勝了。







顯然,對於隱藏在背後的真正美國統治者而言,贏得大選的特朗普比之前的歷屆美國總統都來的棘手:




一方面,在競選之前沒有擔任過任何公職,從政經驗一片白紙的特朗普雖然是以共和黨候選人身份參與競爭,但是從他過去20年的政治支持對象來看,這個共和黨人一直都在兩黨之間隨利益搖擺。




另一方面,與其他美國總統候選人需要依靠背後「金主」的政治獻金所不同的是,擁有強大個人財力的特朗普,有「任性」的資本。




換一句話講,

既沒有明確政治傾向,又沒有「吃人嘴軟」的特朗普,並不好控制!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上任之初的特朗普不僅一紙「移民新政策」斷了美國矽谷科技企業的廉價外國勞動力,在不斷推進「再工業化」的試探下,更是捅破了美國全球化金融剝削體系的最後一層窗戶紙,這一點,戎評在之前的答疑係列文章

美國全球化體系慘遭此人破功,在紅色「刺頭兒」的進逼下,印鈔機被一腳踢飛!

中曾詳細敘述,在此就不再贅言。







當然,碰了以摩根為首的金融財團大佬們蛋糕的特朗普也不是傻子,在深知勢單力薄後,

他果斷的與共和黨金主洛克非勒財團達成了利益交換。




這一點,從特朗普在拉開貿易戰之後所派遣談判團的停戰條件核心便可以看出:




中國以石油購買為主體,填補3700億貿易逆差、




要求中國停止「中國製造2025」;




美國石油對外貿易誰獲益最大?

當然是掌控美國四大石油公司

(埃克森、美孚、雪佛龍、馬拉松)

壟斷了美國石油開採、提煉的洛克菲勒財團。




停止「中國製造2025」意味著什麼?

特朗普力主的美國再工業化市場競爭將獲得喘息之機,特朗普的政治訴求得以實現。




甚至,為了減少國內阻力,更加穩步的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特朗普還向向國內的金融黨遞出了橄欖枝:

要求中國全面開放金融市場。







但是最終的結果我們也看到了,

中國並沒有接受美國的霸王條款,一場貿易戰打打停停,一直持續到今天。




不過對於特朗普而言,戰爭的「膠著"並不可怕!




事實上,從貿易戰一開始的時候,無論是特朗普也好還是背後的財團大佬也罷,他們都深知這場戰爭並沒有誰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洛克菲勒希望獲取3700億美元中美貿易逆差的石油售賣欽定權。




摩根及其背後的金融黨希望借勢打擊中國製造業,在延緩美國金融霸權崩盤之外再乘機染指中國金融市場。




而特朗普,則希望實現自己再工業化策略下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美夢。




但是與財團只想有限延緩和乘機敲詐所不同的是,特朗普的訴求其實從美國各方聯合起來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時便已經達成:

阻止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




不得不說,從商業競爭的角度來看,特朗普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

尋求再工業化的美國與世界第一大製造業中國,就如同競爭對手,要想美國發展喘息,就必須限制中國的進入。







但是倘若將這種思維,放到當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的各國產業分工協作的整個大生態環境中呢?




2017年,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這樣評價特朗普主導下的「再工業化政策」:





我們不可能再回到1950年和1960年代,妄想重複當年的製造業輝煌是不現實的,特朗普的問題在於,試圖改變當前技術發達的環境,而去提供已經被淘汰的工作。




事實上,無論是前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還是戰略首席大師班農,他們

之所以與特朗普頻頻發生意見分歧,根本就在這!




道理很清晰:他們反對的不是「美國再工業化」,他們反對的只是特朗普想像中的「再工業化」!







如今我們可以看到,早在奧巴馬執政時期,美國其實便開始了「再工業化」。




2010年,美國正式宣布「國家出口倡議」(National Export Initiatives),計劃用5年時間讓美國製造出口總額翻一番。


2011年,美國的科研經費在大幅增加後,達到了當年全球份額的33%。


到第二年,美國財政部更是將新增的科研經費部分列入國家科學基金固定撥款。




智能製造、新能源、生物技術、信息產業...




當年,「金融化」的美國試圖依靠製造業恢復經濟的手段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在2011年創紀錄的1.27萬億美元的出口總額中,製造業產品的出口達到了60%,到2014年時,美國的商品出口總值更是相較於2010年政策頒布之初,增長了整整27%!




雖然,最終奧巴馬"5年計劃"的出口翻番都沒能實現,但是考慮到美國龐大的經濟體量以及專註於國家力量保持尖端生產力的努力,

即使34%的出口貿易增長,也是可圈可點的成績。







但是,

隨著特朗普的上台,一切都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




先是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主動放棄了奧巴馬苦心以環保為中國編織的絆索。


再是拋出"讓煤炭飛"為核心的再工業化策略,放棄政府對高端製造業保持領先優勢的支持,轉而投入到美國70年代便已經淘汰的落後產能。


接著主動回歸中低端產業製造市場競爭的美國,自然

與長期佔據該區域的中國發生了利益對撞,貿易戰自然爆發...




不可否認,在全世界的工業國都在忙著產業轉型升級搶佔科技高地的間隙,特朗普這種帶領全美重返70年代的思維,大多數人都是難以理解的,但是「胸有成竹」的特朗普,卻自覺一切盡在掌握。







憑什麼?




在戎評看來,特朗普其實早已深刻認識到了「金融化美國」在硬實力上的虛弱,而

特朗普所推行的「再工業化策略」,某種意義上其實就是中國「全產業鏈」的翻版

,在特朗普的最終目的中,美國應該是既要搶佔科技高地,又要通過全產業鏈來解決國內龐大的失業人口。




而整個計劃,應該是分為「三步走」的。




第一步:重啟「勞動密集型」落後產能,解決國內失業問題,獲取政治聲望。


第二步:擊敗同領域國際競爭對手,實現「工業美國」夢。

(貿易戰)


第三步:發展重點重回高科技領域,美國式「全產業鏈」締造完成。




屆時,美國不僅依舊是世界超強,並且相較於如今美元疊成的「紙老虎」,那就是真正的鋼鐵巨獸!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自覺「刁民不懂朕"的特朗普,面對各種有關"特朗普新政"的非議,心裡很苦:




無論是出席賓夕法尼亞煤窯開工儀式時對煤礦工人"我很艱難"的訴苦。


還是在威斯康辛車間流水組裝線旁,」有很多壞蛋"的牢騷。




特朗普

將一切反對自己的聲音,都看作了是對自己"千秋偉業"的阻礙,為了美國的再次偉大,他儼然化身「暴躁HR」!




什麼意思?特朗普自上任以來,乾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攆人炒魷魚。




首席戰略分析大師班農被辭退、國務卿蒂勒森及其副手高德斯坦被解職、國家安全顧問弗林被開除、FBI局長科米、白宮幕僚長普利巴斯...







誰敢質疑我的決定,我就開除他!


誰敢不讚美我的功績,我就開除他!




不得不說,特朗普的「一招鮮」確實是卓有成效的,在連續爆炒了十幾人之後,無論是白宮還是特朗普的幕僚團隊,再也沒有了半點反對聲音...







美國的現實危機




所以,確定了方向、統一了步伐的美國,真的已經在"再次偉大"的大道上走向了勝利嗎?




在戎評看來,

美國不僅沒有走向勝利,甚至已經步入危機!




不可否認,特朗普的"設想"的美好的,並且倘若一直按照這個方向順利發展的話,美國從「紙老虎"化身"鋼鐵巨獸"並非難事!




但是,咱們且不論美國是否能夠走完「擊敗一切競爭對手重奪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的第二步,

單單就是"重啟中低端產業製造"的第一步,美國其實已經吃不消。







文章開頭戎評曾講到:




對於美國GDP數據大漲,特朗普將其視為美國貿易戰就要勝利的論調,戎評不僅內心毫無波瀾,還有點想笑,甚至在後面,還毫不客氣的挖苦了一番鼓吹這種論調的人"不懂經濟"。




為什麼這麼說?




前面也提到了,作為國民經濟重要衡量標準的GDP,向來是反映一國經濟實際發展狀況的重要度量。




但是其實從經濟角度講,GDP雖然重要,但也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作為體現某國在一段時間內

(通常是一年)

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總和的GDP,其

本身就存在只衡量收入,而不計算成本的固有缺陷!







換一句話講,只要你能夠把白菜炒成黃金價,那麼即使是白菜,GDP反映出來的數據就是黃金,而最終的結論也只會是:

吃白菜比吃肉過的更好,因為黃金比肉貴。




恰巧,如今的美國正在步入這樣的誤區!




5月以來,美國的日用消費指數已累計上漲了17%左右,這是過去12年以來,該指數連續三個月出現的最大漲幅,並且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物價的攀升還在繼續。




這意味著什麼?




雖然從表面上看,這僅僅只是物價的上升,但是從商貿活動中最終成本由處於末端消費者承擔的規則看,這其實意味著產業消費鏈的前端成本增加!




造成的一切的原因是什麼?國內生產成本上升。




2018年5月,美國的貿易餘額達到了近十年以來的最高點:-431億美元。







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正是因為自中美貿易戰以來,在高額關稅的壁壘下,

中國的中端工業製成品,因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被阻擋在了美國市場以外。




眾多的美國本土製造企業由於下游中國貨源的阻斷,被迫轉向了更為高昂的歐洲及本土貨源,這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

上升的成本被轉嫁到了消費者頭上!




所以,美國的GDP為何異常上升?生產環節成本增加、消費環節單位付出額增大,把白菜炒成了黃金價的「特朗普新政」,數據可不就是比中國的「肉」,要來的漂亮嗎?不過,至於味道怎麼樣,恐怕只有吃的人才最明白!




因此,貿易戰下美國GDP上升,美國本土企業主卻在投票中極力阻止戰爭升級,是矛盾嗎?




不,這是擊穿數據假象的真實!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只要美國不惜血本的扛過了這一陣,解決了失業問題,順利再工業化的美國,最終也會贏得勝利!




對於這種論調,戎評只想說兩個字:

幼稚。




不可否認,在高端製造領域美國確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而通過人為封閉國內市場,美國培育起自主的中低端產業也並不困難。




從理論上講這沒有任何問題,畢竟曾經的中國製造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但是特朗普忘了最重要的一點,

與中國的曾經的產業發展所不同,美國如今推行的「再工業化」第一步,本質上是產業倒退!




換一個更簡單的說法:基本工資8美元/小時,平均工資22美元/小時的美國產業工人,願意下調工資到基本工資1美元/小時,平均工資3.2美元/小時嗎?




答案當然是否認的,並且不僅美國工人不會答應,美國的環保組織、工會,同樣也不會答應!







試問,啥都不肯退讓的美國中端產業製造,又憑什麼來與中國製造競爭?




難道是質量?




不好意思,

中國的中端產業製成品質量或許不是最好的,但是遍數全球工業國,性價比一定是最高的!




美國要想發展中低端產業製造,必須邁過中國這道坎,倘若邁不過去,那就註定一輩子只能在政策保護下,縮在美國內耗。




雖然,這款獨立研發設計的晶元仍舊存在依靠台積電代工的瑕疵,但是好歹設計製造的第一步,咱們已經順利的邁了出去!




不得不說,這是振奮人心的,特別是在貿易戰白熱化的今天,咱們這個消息對於此刻還在鼓吹「GDP增長」的特朗普而言,不知道會是個什麼滋味。




特朗普呼喊的「美國再次偉大」,到底還要等多久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科環宇 的精彩文章:

尷尬!中國慘遭「打土豪」,西方攪局居心叵測
貿易戰打到2019年中的時候,美國會主動向我們認輸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