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盂蘭盆法會的來源與意義

盂蘭盆法會的來源與意義

盂蘭法會,解倒懸業

宣化上人

在佛教里,於農歷七月十五這一天,每個寺廟都有這盂蘭盆法會;這法會就是摩訶目犍連興起來的。什麼叫盂蘭盆法會呢?現在講一講這個法會的來源:

目犍連尊者證得羅漢果,最初得到六種神通的時候,是先得到天眼通。第一眼,就要找他的母親,看看母親到什麼地方去了,於是他就遍觀這個世界。一看,啊!母親墮落到餓鬼道里,皮骨嶙厲,瘦得不得了!他母親在餓鬼道受苦!天天餓得非常難受,沒有東西吃。

為什麼他母親跑到餓鬼道去了?就因為他母親在生前時,雖然去求神,但不信仰三寶,不信佛法僧。不但不恭敬三寶,而且還毀謗破壞三寶,說僧人種種的過失,怎麼樣不好。說三寶如何不好、如何不可以信;那麼又殺生,歡喜吃魚鱉蝦蟹,特別專歡喜吃魚子。這魚子,她這麼一吃,就有吃了不知多少的生命,這個生命太多了。因為有不信三寶的罪過,再加上殺生的過錯,所以就墮落到餓鬼道里去了。

雖然摩訶目犍連證得六通,但也還度不了母親。怎麼說呢?因為目犍連一看母親在餓鬼道里受苦,沒有東西吃,啊!他也著了急了,這個定力也就不定了,不定怎麼樣呢?他就用神通到餓鬼道去,拿著一缽飯,給他母親送飯去了。他母親在生時就孤寒不得了,什麼也捨不得。

目犍連到了地獄,把這一缽飯給了他母親;他的母親在生的時候,貪心得很厲害,做餓鬼仍然還是貪心。怎麼樣呢?他母親看兒子給送來一缽飯,就接過來了。她用左手拿著缽,右手用袖子把缽捂著,這麼蓋上;為什麼她要遮著缽?她就怕其他的餓鬼看見了,來搶她的飯吃。這是因為她貪心太重了!她就知道其他的餓鬼也都有這種貪心,所以把缽給遮上,趕快跑到沒有餓鬼的地方,才把缽拿出來,自己這個鬼真是鬼鬼祟祟偷偷地吃這個飯。

殊不知,她用手抓著食物往口裡一放的時候,這個飯就都變成火焰了,不單不能吃,而且把嘴都燒壞了。那麼這什麼道理呢?餓鬼的肚子像鼓那麼大,咽喉細如針鋒,像針尖那麼細,所以,她吃東西也吃不下去;況且她無論什麼好吃的東西,一放到她口裡就變成火焰了。為什麼會變成火焰呢?就因為她業障太重了!人所遭所遇,一切都是由業障而顯現的。因為她的業障太重了!罪業太深了!所以,再好吃的東西,就變成火焰,她也不能吃,沒有法子吃得下這個飯。

有的人就說:「我不相信我們所吃的飲食,這餓鬼一吃,它就變成火了。」這個難怪你不相信,我以前也不相信,可是在這個宇宙間,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一言難盡,況且在這個宇宙以外的事情,那又怎麼能清楚呢?就拿這個水來講,我們人看這個水,是水;一切的畜生看這個水,也是水。可是天人看這個水就不是水了,是什麼呢?是琉璃。天人看這個水,是琉璃;可是餓鬼看這個水,又不同了。是什麼呢?是火。為什麼?這就是他的業報所現。天人有天人的業報,人有人的業報,餓鬼有餓鬼的業報。業力所現就是這樣子。

目犍連一看這種情形,他不是有神通嗎?啊!他現在也沒咒念了,用什麼神通也沒有法子把這個飯不叫它變成火焰,一點辦法也沒有。這個時候,他就著急了,看自己雖有大神通,也沒有法子來救自己的母親;所學的這一些個本領,到那兒也都用不上了!於是回去祇園精舍,跪到佛前痛哭流涕,說:「我母親墮地獄了,我給她送飯去,她一吃,這飯就變成火。這怎麼辦呢?求世尊慈悲,救一救我母親!」

釋迦牟尼佛就教目犍連一個方法來救他母親,什麼方法呢?就說:「你母親因為毀謗三寶,罪業太重了!你雖然證得阿羅漢果,但現在不是你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救得了你母親。想救你母親,必須要在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時(僧人這個時候互相訴說在這三個月期間有什麼境界及經驗,互相檢討一下,這叫自恣時);在這一天,你設上盂蘭盆供,上以百味飲食,請十方賢聖僧來應供,以十方賢聖僧為你母親迴向的力量,便可以超度你母親。」

所以目犍連依教奉行,就照著這種方法設盂蘭盆供,藉著十方賢聖僧的力量,果然超度他的母親升天了,所有在地獄裡頭的餓鬼同時都離苦得樂了。

這盂蘭盆供,「盂蘭盆」是梵語,譯為「解倒懸」,好像倒著身掛起來的人,是很辛苦的,那麼現在把他解開來,令得到自在、得到自由。給誰解開呢?給我們過去的父母、祖先解開這個倒懸。我們也不知道我們過去的父母祖先是有功或有過?有功的,或者生到極樂世界,或者生到天上去,或者生在人間做總統皇帝,這都沒有一定的。要是有過呢?或者就墮地獄去,或者轉餓鬼、變成畜生,這都不一定的。所以,言其這個人墮地獄裡,就好像腳衝上、頭衝下,這麼用繩綁上,倒著吊起來,這是倒懸;現在「解倒懸」,把倒掛的罪人給解開了。

所以,以後每年到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在佛教里每個寺廟都有這盂蘭盆法會,我們都可以為過去七世父母來做功德,超度他們。這一天供養三寶的功德,比平時大百千萬倍。

所以你們每一個人若覺得自己脾氣很大、無明火太重,這就可以知道:你的過去父母祖先沒有離苦得樂;他們幫著你發脾氣,叫你造罪業,好快一點和他在一起。你有這種感覺,你就應該在這個時候來給他們做功德。

在西方,過去很少有道場,現在既然有了,你們不要失去這個機會;每一個人給你們過去父母祖先,做一個孝順的後人,來為他們做點功德。有的人說:「我父母親還沒有死,那我怎麼做功德?」父母親還沒有死,就超度過去七世的父母;超度過去的父母離苦得樂,現在的父母也會增福延壽。

這是很重要的一天,所以我們佛教徒都應該學摩訶目犍連尊者來孝順父母,以及孝順師僧三寶,這是人人應該知道的。

【編注】恭錄自《佛陀十大弟子傳─摩訶目犍連尊者》(宣化上人講述)

盂蘭盆法會的目的

──孝順父母、師僧三寶

比丘 恆實法師

曾偉峰 王青楠博士 中譯

摘自《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月刊 第334期

對孝道的闡揚,貫穿佛陀四十年的說法生涯。證悟之後,他首先開示的就是《梵網經菩薩戒本》。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重要的一點是,佛陀從無量世的娑婆苦痛中得究竟解脫之後,當務之急就是雲集於菩提樹下的菩薩、天人、及天龍八部開闡戒規。其目的乃是教導菩提道行非常堅固的行者報雙親恩的方法,並欽命將此妙法廣為流傳。佛陀深知自己覺悟的由來,意欲闡明父母的恩德,所以先宣說菩薩別解脫戒,這也是他無上的慈悲布施。

《梵網經》指出:德出自心地上的戒行,由此產生道德。這種道德(為人之道)告訴我們報答父母師僧三寶四重恩的方法。

聖人證果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回報所欠之雙親恩情。回報父母之恩乃是修行的初衷,也是全世界古聖先賢的共同信念。佛陀首先說戒,傳授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依戒律來修圓滿自己仁德者,乃能圓滿人道,證得大智慧;並以方便,弘法利生,令其走上解脫之道。佛就是這樣做的,並將他所行的至道之法傳給了我們。

正如佛陀一樣,《佛說盂蘭盆經》告訴我們,大目犍連尊者亦是孝德深厚。他證得天眼通之後,即環視世間,尋其亡母,見她已墮入惡道。由於往昔惡業,成為痛苦交煎的餓鬼。尊者悲泣白佛哀求救拔。依佛之開示,藉助自恣時十方僧眾功德迴向,目犍連聚集了足夠的功德來抵銷其母的惡業,她亦得脫一劫之苦報。此法門流傳了下來,基於這一事實,梁武帝這一虔誠的佛教徒兼孝子,在六朝時設立了盂蘭盆節。

盂蘭盆(解倒懸)法會在中國年年舉行,在日本稱為 Ubon Matsuri 。其目的在於供僧,並藉此給過世的親屬做功德。這兩者均體現了佛陀說《梵網經》的初衷:孝順父母師僧三寶。目犍連對母親的孝心誠心,佛陀的慈悲善巧,感動了梁武帝,也打動了多少世紀中人們的心。

目連救母的故事在民間是老幼皆碑,表明了一點──證果聖人首先要回報的就是親情。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中國歷史上許多禪宗、凈土宗的祖師,就是在為父母三年守孝中開悟的。子女圖報父母恩,既善良,又合乎人倫。聖人、祖師、與那些開悟的人,已靈性圓滿,神通具足,仍侍奉孝敬父母。

比如佛陀在父親去世時,其孝情即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佛陀與其弟難陀,堂弟阿難陀,兒子羅睺羅,各自抬起凈飯王棺槨的一角送葬,為後世樹立了孝道的聖典。

依佛陀教導的倫理規範而行,人們可以圓滿自身的道德、仁慈,並出生死輪迴之輪迴。這種解脫就是子女對父母至高無上的報答,因此人們出家修道。

在佛陀弘法生涯的晚期,他曾上忉利天稱揚孝德,並讚歎孝行第一的地藏菩薩。佛母摩耶夫人在生產時去世,並往生了忉利天。為報她的恩德,佛金口親宣了《地藏菩薩本願經》。

在五種孝中,佛的忉利天之行可以說代表了盡孝道的極點,也代表了自我修證的頂峰。為了覺悟,他離開了王宮,拋棄了帝王的享受而去過苦行生活,就是為了超越生死,並由此獲得救眾生於苦海之中的方便與智慧。證得佛果之後,他升天說法以報答母親對他的恩德。佛陀高度讚歎地藏菩薩無邊的孝行與大願,而其內涵則擴展到一切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說法四十九年,孝道貫始終;所作皆圓滿,將示入涅槃。若孝事自己的父母,所成的是狹義的孝道;孝事一切的眾生,乃能成就廣義的無上孝道。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

問:在聖經里,講到有關十戒的地方,也有一條關於孝順父母。可是西方人把這一條忽略了。可是佛教里怎麼可以說「孝是德之本」呢?因為佛陀他本身也離開了父母。

宣化上人:佛道是講孝道講到極點,提升到極點了,一般人看著以為是不孝似的。佛陀曾說:「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子皆是我母。」他看一切眾生都是他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所以他不看輕每一類的眾生,要把一切眾生都度成佛。有這樣大的願力,所以他是真孝,是至孝,再沒有比這個更孝的了。以廣大普遍的孝順對一切人,所以他修行成佛,之後再度一切眾生成佛,這樣孝道算是盡圓滿了。佛教里講孝道,任何一部經典里都有講,一般人不懂佛法的人,從表面上來看,佛出家修行不顧父母,其實這是真正想要對父母盡孝道。

問:什麼是至孝?

宣化上人: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把他鎖在皇宮內,他溜出去,在喜馬拉雅山修了六年苦行,最後在菩提樹下悟道。在他成佛之後,他升天為他的母親說法,這就是至孝。

現代的孝道是研究孝子們的行為,以它為榜樣。古代的孝道是依照中國的二十四孝去行孝。但是古時的孝道還不算是至孝。如果你想行至孝,你應該研究實踐佛法,學習做一個好人,幫助這個世界,真正孝順父母會對社會有利益。

【編注】恭錄自《金剛棒喝──宣公上人答問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48.佛說《法華經》前,為何出現「六種震動」法華經淺釋
人想在生死中了生死,就要出一番力量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