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俄在模仿美國的創新模式?

中、俄在模仿美國的創新模式?

原標題:中、俄在模仿美國的創新模式?


編者按


2018年8月,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研究院Samuel Bendett與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Elsa B. Kania發表署名文章《具有美國特色的中俄國防創新?軍事創新,商業技術和大國競爭》。文中闡述了在軍事創新與科技競爭中,中國和俄羅斯很大程度上借鑒並學習了美國現有模式,將國防、學術與商業進行結合。文中還提到了中俄兩國的軍事建設的最新發展狀況。現由學術plus全文編譯僅供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具有美國特色的中俄國防創新?

軍事創新,商業技術和大國競爭


作者:Samuel Bendett和Elsa B. Kania


發布日期:2018年8月2日


編譯:學術plus 譚惠文


來源:https://thestrategybridge.org


隨著大國競爭的加劇,中國、俄羅斯和美國正在加倍追求新興技術的國防創新,這些技術可能會改變戰爭的性質,甚至可能改變其本質。目前美國在創新方面仍居領先位置,中國正在成為一個科技強國,而俄羅斯正在努力創建不對稱優勢。由於包括機器人和人工智慧(AI)在內的這些兩用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地來自私營部門,因此在這場競爭優勢中,整合和利用商業技術的能力至關重要。


歷史上,美國一直保持其國防、學術界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密切關係,國防部最近擴大並加強了措施,將矽谷的技術引入軍隊建設。最近Google簽訂與Project Maven合作,企圖制定「戰爭技術」的政策導致了員工強烈抵制,最終導致谷歌決定不續簽合同。谷歌從那以後,許下不使用人工智慧追求的武器應用的承諾。鑒於對人工智慧武器化的擔憂程度很高,這些爭論可能會持續存在。



oogle員工針對Project Maven的請願(sUAS新聞)


與此同時,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加倍努力,深化國防機構與商業企業之間的關係,在採用美國傳統方法時對要素做出調整。谷歌舉行的自由公開辯論反映了美國創新生態系統的一個主要優勢:在美國內創造有利於冒險和創造力的環境。與此同時,呼籲Google員工考慮與美國軍方的共同利益以及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擔憂。現實是,美國公司及其員工都是高度國際化的,而中國和俄羅斯的科技公司,甚至那些不是直接國有或控制的公司的運營都著諸多限制條件,透明度也很低。這場辯論雖然對創新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會激起其他國家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

各國促進和促進國防和商業部門之間更密切合作的能力在開發兩用技術方面可能是有利的。為了推進軍事創新,習近平呼籲中國走「軍民融合創新之路」,將軍事創新融入中國的國家創新體系。在過去的幾年裡,軍民融合的概念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於2017年1月成立。在雙重用途的新興技術,特別是人工智慧的背景下,這種對利用國防和商業發展之間協同作用的關注被認為特別有效。


同樣,普京總統也反覆呼籲技術創新,以使俄羅斯的軍事力量現代化。其國防部正在尋求將各種國防和民事工作組織成一個突破性的合作模式,包括軍事機構,民用大學和私營部門公司的研發部門。此外,在談到軍事創新和現代化時,俄羅斯國防部長普遍聽到了這一點,這有助於極大地促進對最緊迫的軍事需求和挑戰的討論。


道德和倫理考慮似乎不太可能成為影響或限制中國和俄羅斯學者和企業參與人工智慧軍事應用的主要因素。當然,個別學者和研究人員可能會表達他們的關注和反對意見,但是達到某個閾值的公開程度可能會受到官方機構的審查,限制或重新定向。例如中國政府力求發展法律和道德框架以及技術標準,以加強其對未來人工智慧發展和治理的影響。


對於俄羅斯而言實用主義是第一位的。俄羅斯在制定人工智慧武器方面的立場,突出體現在其關於致命自治武器系統的官方立場文件中,它要求「人在決策循環中」,但不贊同限制國家建立和測試新技術的主權的國際制度的概念。因此俄羅斯國防部門採用以結果為導向,前瞻性的方法來開發人工智慧。


隨著中國和俄羅斯尋求與美國國防創新計劃保持同步和超越,他們的方法正在模仿美國,並把美國傳統方法的某些元素重新融合。各自的國防機構,學術機構和商業企業之間的夥伴關係和合作越來越多。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俄羅斯的DARPA正在尋求成為顛覆性創新的催化劑。為適應DIUx的模式,中國和俄羅斯也正在建立新的機制,以便能夠迅速將商業技術納入國防目的。例如,俄羅斯最近宣布成立一家公司,旨在在人工智慧,區塊鏈,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方面取得軍事成就,並將其推向民用領域,以對抗國內對進口西方高科技的依賴。


這些舉措的未來發展軌跡仍有待觀察,但這些努力可能在缺乏美式軍事技術創新傳統的國家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如果成功的話,這些具有美國特色的中國和俄羅斯國防創新的提議可以增強他們各自的實驗和行動的新能力。


仿製DARPA和DIUX


DARPA的成功激發了中國和俄羅斯的潛在模仿者,同樣旨在推動國防科技的進步。2012年底,俄羅斯以總統令的形式成立了相當於俄羅斯DARPA的高等研究基金會(Фондперспективныхисследований),其任務類似於美國同行。該基金會的目的是「促進科學研究和發展的實施,以便在國家防務和國家安全的利益中,在軍事技術和社會經濟領域取得質的新成果,開發和創造創新技術和製造特殊和雙重用途的產品。「儘管它比美國產品小得多,但它仍然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和開發組合,包括人工智慧和自動系統。



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和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出席了關於克里姆林宮聖安德魯大廳時代軍事創新科技城的演講。(俄羅斯總統)

俄羅斯人還從蘇聯歷史中汲取經驗,發起了一個大規模的項目,建立一個科學和技術城市:時代創新科技城,將在黑海沿岸建造並接待軍事和民用研究人員,其中一些來自私營企業,在各種項目上生活和合作,包括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俄羅斯還有一個軍事工業委員會,該委員會此時已經運作多年,其使命是「實施有關軍工複合體的國家政策,為國家防務,國家安全和執法提供軍事技術」。


中國人民解放軍則正在進行軍事改革和重組,並已經建立了一個新的制度框架,以推動國防科技發展。中央軍委軍事科學研究指導委員會的成立是為了在技術創新方面發揮高層領導作用,同時也力求促進科技領域的軍民融合。同時,前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升格為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以劉國治中將為其主任,旨在推動陸軍追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國防科學技術的進步,包括建立傑出科學家的專家組。2018年3月,中國首個「國防科技創新快速反應小組」由中央軍委科技委員會在深圳發起這一新機制的建立旨在「促進科技領域軍民結合的發展,並利用先進的商業技術為軍隊服務。」這一團隊將利用「深圳的創新優勢」經濟特區以各種形式快速響應國防科技創新的需要,積累經驗,推動形成靈活高效的國防科技創新價值鏈。「該計劃突出的重點領域包括人工智慧,生物學,網路,材料,製造和海洋學。



競爭與挑戰


2018年中國和俄羅斯各自發起了競爭和挑戰,尋求吸引一系列參與者,推動軍事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展望未來,這些事件可能會增加數量和複雜性,或許會吸引越來越多有前途的人才和技術。


在人民解放軍內部,一些服務部門已開始嘗試各種挑戰,旨在動員學術和國防研究人員團隊參與發展。2016年秋天,陸軍組織了一場涉及無人地面車輛的比賽,需要從事戰場偵察等任務。今年春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宣布即將舉辦「無人爭鋒」智能無人機集群系統挑戰賽,這一挑戰賽不僅對軍事科研機構開放,也向大學,私營企業甚至無人機愛好者開放。獲勝者將在未來與空軍的合作受到優先考慮,他們將在自主無人集群領域開展競爭,包括合作偵察和目標識別在內的任務。


俄羅斯國防部正在舉辦機器人技術設計師之間的競賽,他們將展示涉及無人駕駛航空,自主運輸和人工智慧應用的項目,包括大數據,機器視覺和機器學習。與會者將包括小型創新企業,設計局,個人發明家,青年科學家和學生,以及俄羅斯軍方科學公司的員工。由國防部專家選出的獲獎設計將於8月舉行的軍用2018年軍事技術論壇上展出,這是俄羅斯聯邦史上最大的此類活動。今年十一月俄羅斯地方和軍方院校的大學生還將參與無人駕駛水下航行器挑戰、無人駕駛地面車輛冬季兩項運動。這些努力的目標顯而易見:確定有前途的人才並吸引學生進入快速發展的軍事機器人世界。


平台和夥伴


為了促進更好的合作,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創建新的平台並促進新的夥伴關係,這些夥伴關係可以有效地促進未來發展。


在中國,軍民融合正通過博覽會,基金,項目和聯合實驗室的多種方式在全國範圍內興起,這通常涉及領先的公司和大學。百度公司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CETC),通過建立智能指揮控制技術聯合實驗室,追求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應用于軍事指揮信息系統。清華大學往往被視為中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推出了北京軍民融合國防技術實驗室,為追求新興技術,特別是人工智慧的兩用技術創造了平台。此外清華正在中央軍事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支持下,建立 「軍事智能高端實驗室」。


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


俄羅斯在制定協調和實施人工智慧發展的框架方面取得了進展。


由國防部,教育部和俄羅斯科學院組織的2018年3月「AI:問題與解決方案」的一個主要論壇討論了當前國內人工智慧的發展,並回顧了該領域的國際成就。該活動旨在制定提案,以針對俄羅斯國家和科學界在創建人工智慧的問題和任務方面的方向。


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呼籲民用和軍用設計師共同努力開發人工智慧技術,這對於「應對俄羅斯技術和經濟安全領域可能存在的威脅」是必要的。也許迄今為止這一努力的最重要成果僅限於其出版物。而在國防部,俄羅斯科學院以及其他政府和學術機構的支持下,軍事人工智慧發展路線圖正在制定中。該路線圖闡明了旨在促進人工智慧的國內發展,教育和研發的重要公私合作努力。其中一項努力就是創建國家人工智慧中心,由俄羅斯科學院和高等研究基金會贊助。


還有一些公共 - 私人合作的例子已經在全國各地的實施階段,例如由國家研究和大學領導的團隊,正在開發名為虛擬演員的人工智慧技術。此外,信息技術大學,力學與光學大學(ITMO - 聖彼得堡)和遠東聯邦大學(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間也正致力於開發人工智慧,重點是利用神經網路管理核電站系統。


非對稱優勢


展望未來,美國有理由相信其在國防創新方面具備獨特而持久的優勢。國防部正在積極提高其利用新興技術的能力,其中美國企業仍然是領導者。然而,美國第三抵消戰略已經成為中國和俄羅斯的動力和靈感之源,他們正努力通過追求自己的議程和一些相同的新興技術的進步來抵消對手。中國和俄羅斯正在探索自己的模式,以便在創新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從而提高其利用關鍵商業技術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努力可能會在全國範圍內努力將最好的學術、工業和高科技資源整合到統一工作中,


雖然與美國方法相比,這種自上而下的管理可能看起來不那麼靈活,但它可能在促進更深層次整合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兩國都表明他們能夠靈活地加速某些技術發展,以及測試和評估。到目前為止,兩個競爭對手都已經證明他們可以採取特定的美國元素並將其應用於自己獨特的生態系統。儘管如此,對於兩國政府而言,使用美國式的制度和程序概念仍然是一個新穎的想法。

作者簡介:

Samuel Bendett:海軍分析中心國際事務小組的研究分析員,俄羅斯研究項目成員。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成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俄羅斯研究。


Elsa B. Kania:美國安全中心的技術和國家安全計劃的兼職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新興技術的國防創新。


本文中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並不代表海軍部,國防部或美國政府的官方立場。

(全文完)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術plus 的精彩文章:

科學哲學的困境與人生哲學的超越
中國武器緣何走俏拉美?

TAG:學術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