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愉快的同治帝,不滿意的各國使節,紫光閣如何上演「一出好戲」?

不愉快的同治帝,不滿意的各國使節,紫光閣如何上演「一出好戲」?

就在總理衙門與五國公使交涉之際,德國公使李福斯因身體不適於5月5日離開中國,代理公使和立本(T.von Holleben)照會總理衙門,要求參加覲見,被奕婉拒。荷蘭首任公使費果蓀(J.H.Ferguson)也於5月5日到達北京,要求覲見。奕提出須按與各國商定《簡明節略》《畫押問答節略》辦理,並出具照會。費果蓀在照會中聲明:「所有覲見一節,貴王、大臣與俄、英、法、美國大臣有何商議之處,本大臣亦皆同心照辦,斷無異詞也。」結果批准一同覲見。前來換約的日本大使副島種臣於5月8日來到北京,照會總理衙門,要求覲見,齎交國書。奕也提出須按各國商定儀節辦理。副島種臣出具照會:「所送節略,必有出於至公至平,與情義相符,自無異議。」結果也同意入覲。原來的俄、德、美、英、法五國公使,此時成了日本大使和俄、美、英、法、荷五國公使,德國代理公使被拒絕入覲,但德國使館的資深翻譯璧斯瑪(K.Bismarck)被選為聯合使團的翻譯。根據清朝的要求,參加入覲的外交官按照詳細的程式進行了演練。

恭親王奕

1873年6月29日,星期日。清同治十二年六月初五日,壬子。此為外國使節第一次以西禮覲見中國皇帝的日子。

這一天早晨5時半,日本大使及五國公使在位於西安門外天主教「北堂」會合。6時,總理衙門大臣崇厚引導進入皇城福華門。總理衙門大臣文祥在此等候,負責迎接,並招待茶點。8時半,各國使節被引至一座行幄,總理衙門大臣奕在此等候,負責接待。9時,同治帝在西苑(今中南海)紫光閣升殿。日本大使副島種臣因品級最高,首先單獨入覲,行三揖禮。各國公使以其到任先後排列,俄國公使倭良嘎哩(A.Vlangary)、美國公使鏤斐迪(F.F.Low)、英國公使威妥瑪、法國公使熱福理(F.L.H.de Geofroy)、荷蘭公使費果蓀共同入覲,行五鞠躬禮。到任最早的俄國公使倭良嘎哩代表各國公使致賀詞,隨後各國公使將其國書呈遞皇帝面前的條案上,同治帝通過奕之口致答詞,表示與各國的親善之意。整個覲見過程約半小時。這一天,清朝的日講起居注官松桂、馮譽驥在其皇家史冊上寫道:「上詣瀛台自在觀拈香。御紫光閣升坐,各國使臣暨翻譯等九人入覲見,上溫語慰問。」沒有「跪拜如儀」,也沒有直立不跪,粉飾彌縫過去了。

崇厚

只是後來傳出,同治帝面對站立的夷人感到很不愉快。而各國使節也聽說覲見地點並非在皇宮,只是皇家花園,紫光閣以往是皇帝接見藩屬朝貢的地方。

紫光閣今景

一年多後,同治帝因天花去世,年幼的光緒帝繼位,兩宮皇太后繼續垂簾。各國公使覲見之事,又一次被推遲下去。

廣東人民出版社委託宣傳

參考文獻:

茅海建:《當代學人精品:茅海建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謝敏 郁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第一次晉州之戰慘敗後,豐臣秀吉惱羞成怒,再攻晉州
秦時南疆是否跨越了北回歸線?「北向戶」能否成為有利證據?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