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光:2019年量產64層128G 3D NAND;格力10億元成立晶元公司;富士康與珠海在晶元方面展開合作

紫光:2019年量產64層128G 3D NAND;格力10億元成立晶元公司;富士康與珠海在晶元方面展開合作

8月14日,格力電器以10億人民幣設立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董明珠為公司董事長與法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同時顯示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的5名管理層人員,董明珠任董事長,李紹斌任董事兼經理,譚建明任董事,梁博任經理,廖建雄任監事。

這五人均是格力電器的「親兵團」。譚建明是格力電器總工程師兼副總裁,李紹斌是格力電器副總工程師。天眼查顯示,譚建明還在珠海格力節能環保製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擔任法人、高管,在格力電器(合肥)有限公司擔任高管;李紹斌在珠海艾維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擔任法人、高管。

從格力電器內部人士處獲悉,梁博和廖建雄是公司的中層幹部,梁博是技術人員,而廖建雄是財務部人員。天眼查顯示,廖建雄也在格力電器(石家莊)有限公司擔任高管。

8月16日,珠海市政府與富士康科技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半導體設計服務、半導體設備及晶元設計等方面開展合作。

根據協議,富士康將立足於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戰略,面向工業互聯網、8K+5G、AI等新世代高性能晶元的應用需求,與珠海市在半導體產業領域開展戰略合作,推動珠海打造成為半導體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8月20日,三星原本規劃在旗下LINE 16廠二樓進行擴產,建置一條月產6.5萬片新產線,並於上半年完成第一階段每月增產3.5萬片,原訂本季再增加另外的3萬片,但此計劃已決定延至今年12月再視情況啟動。三星未透露延後此次擴產時間的原因。

據悉,三星考量若此時再開出每月3萬片產能,將改變原本DRAM市場供不應求局面,恐進一步變成供給過剩,挑動市場敏感神經,導致DRAM價格轉跌。

8月20日,IC Insights公布了上半年全球 15 大半導體廠商銷售排名,三星蟬聯第一、英特爾居次、SK 海力士位居第三。15家半導體廠商中,有7家來自美國、3家位於歐洲、2家來自韓國,2家來自台灣地區,1家位於日本。

5、重慶渝北再簽45個智能產業項目,計劃投資256億元

8月22日,重慶渝北區舉行招商項目集中籤約儀式,簽約項目共45個,涵蓋大數據、集成電路、人工智慧、智慧醫療等領域,計劃投資總額256億元人民幣。

本次簽約的亮點是簽下鉅芯、協同光電、創新維度、欣博電子等集成電路項目,以及華為軟體開發雲平台項目。

6、聯發科公布晨星業務轉移決議,2019年1月1日完成合併

8月23日,聯發科合併晨星一案歷經6年終於在今年塵埃落定,合併基準日落在2019年1月1日,雙方積極進行組織調整,力拚展現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晨星計劃將業務體系一分為三,陸續納入聯發科集團體系,大致來說,晨星電視晶元業務併入聯發科,觸控相關產品將移轉至集團內的奕力科技,機上盒相關產品則將移轉至晨星國際科技。

7、國產晶元技術新進展,紫光趙偉國:2019年將量產64層128Gb 3D NAND

8月23日,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透露,紫光將在2018年底量產32層64Gb的3D NAND,2019年量產64層128Gb的3D NAND,並同步研發128層256Gb的3D NAND。

趙偉國表示,紫光正在努力布局晶元行業,且已落戶重慶。2017年包括手機晶元在內,數量上已經是全球第三。紫光每年還生產6、7億套的智能卡,這個領域紫光份額第一。同時,紫光在專用CPU領域也有布局。

8、紫光國微2018上半年營收同比增加31.55%

8月23日,紫光國微發布半年度財務報告,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5,310.6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1.5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973.56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03%。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569,529.62萬元,較期初增長9.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367,564.08萬元,較期初增長5.18%。

同時,公司披露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1-9月份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6億元-3.2億元,同比增長20%-5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閃記憶體市場 的精彩文章:

三星開始大規模生產QLC SSD,最高容量4TB,TB SSD的時代來臨!
江波龍FORESEE品牌持續發力,搶佔大容量嵌入式晶元市場

TAG:快閃記憶體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