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趣頭條:五環外永遠不缺好生意

趣頭條:五環外永遠不缺好生意


後台回復 

理想的生活

   

送你一張 

特別的推送


也許你現在才來   但首席君永遠都在




五環外永遠不缺好生意。



「依靠中國最廣大人群成長起來」的拼多多在美國上市才不到一個月,又一家專註於「五環外生意」的互聯網公司向納斯達克發出了IPO申請。




當地時間8月17日,內容聚合平台趣頭條申請上市,擬融資3億美元。當這條消息被推到新聞客戶端首頁,很多城市白領還不知道趣頭條是什麼。但是對於很多三線以下城市及農村的人而言,這很可能是他們手機安裝的第一款資訊類應用。




抓住流量下沉的紅利,用紅包等補貼吸引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的趣頭條,迅速在18個月內成長為一家估值16億美金的公司,把愛貪小便宜的人性玩轉得淋漓盡致,成就一樁只屬於這個時代的流量生意。






 閱讀=賺錢 




在趣頭條創始人譚思亮眼中,世界上只有兩種商業模式,一種是用來save time(節省時間),核心是通過技術提高效率,人工智慧是典型代表;另一種是用來kill time(消磨時間),他認為後一種模式的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大。




事實上,吸引用戶在趣頭條「kill time」的,不光是明星、娛樂、奇聞逸事等刺激眼球的內容,更是用蠅頭小利來吸引用戶以及用戶的停留時間。





趣頭條的公交站廣告




作為一個閱讀工具,趣頭條的用戶是通過分裂式的社交傳播獲取的。老用戶邀請新用戶,被定義為師徒關係,用戶收徒弟可以獲取金幣,同時還能從徒弟的收益中獲得「進貢」。




 「5~10元輕鬆賺,無需等待,可立即提現」「組團收徒賺更多,狂賺72000元」。趣頭條的推廣語直接與錢相關,沒有任何遮掩。




據今年3月的一則報道,當時趣頭條排名第一的用戶有4萬多名徒弟,收入達到8萬多元。甚至有西瓜攤主擺出二維碼,供顧客掃碼下載趣頭條,收一個徒弟送一個西瓜。




在譚思亮看來,通過補貼方式搶奪用戶,用金錢換時間,已經在打車、外賣等市場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當你發現一個足夠大的市場,應該用快速砸錢的方式,迅速獲取用戶,佔領市場,建立行業壁壘。」




打開趣頭條,紅包的圖標無處不在,吸引用戶去完成任務。用戶在趣頭條上籤到、閱讀、評論,都能賺取金幣。金幣是趣頭條的自創貨幣,每1000金幣等於0.5元左右,滿30元用戶可以直接提現或在商場里購買物品,這些商品多為生活用品。



補貼的方式簡單而直接,以用戶活躍度換錢的做法並非趣頭條首創,三年多前,秒賺、TEL電視廣告等就做過邊看廣告邊賺錢的模式。




譚思亮認為,趣頭條的補貼不同於廣告網賺模式,網賺模式是單純刺激用戶完成廣告任務,而趣頭條的補貼只是鼓勵用戶邀請註冊和閱讀內容。




事實證明,當譚思亮將補貼模式運用到草根資訊客戶端,馬上就能引爆用戶體量龐大的農村市場。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有大量的閑暇時間,看看資訊還能賺點小錢,何樂而不為。



趣頭條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7月,趣頭條的月活用戶數達到4880萬,日活用戶數達到1710萬,每人每天停留時長為55.6分鐘。




在老大哥今日頭條面前,趣頭條還是小弟。今日頭條日活用戶已超過1.2億,平均每天每人花費近80分鐘瀏覽資訊。但是在三線城市以下的市場里,趣頭條的滲透率遠超今日頭條。譚思亮曾對36氪表示,行業老大在三線以下市場的滲透率一直沒有超過20%。






 草根=流量 




相比坐擁3億用戶的拼多多,趣頭條的體量還小,但在本質上,兩者遵循的是相似的商業邏輯。有調查顯示,趣頭條與今日頭條用戶重合度不到30%,與拼多多重合度卻有60%。




拼多多和趣頭條,都誕生於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不約而同瞄準龐大的草根群體,而背後掌舵人都擁有光鮮的履歷,都深諳人性弱點。在快速收割流量,獲取資本市場最大關注度之餘,也招來無數質疑,一個山寨假貨泛濫,一個內容粗鄙低俗。




趣頭條截屏




趣頭條的招股書上赫然寫著公司使命:「通過優質內容給用戶帶來樂趣和價值」,然而趣頭條呈現給用戶的內容卻離「優質」還極為遙遠,標題黨處處可見,甚至不乏聳人聽聞的標題,如「為了讓女兒停止發育,父母切除了她的子宮,稱這是對她最大的保護」。




看上去,一切只為流量而生。




譚思亮將自己置於精英和草根之間,他一方面可以貼近草根,另一方面又有高瞻遠矚的意識和視野,能上能下,精準地換算著每一次投入產出比。他知道,廣大底層用戶很難拒絕紅包的誘惑,所以他徹底拋棄了用優質內容吸引用戶的傳統思路,改之以簡單的金錢遊戲。




這個畢業於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的高材生,曾在雅虎、51.com、若鄰網從事技術管理和高級管理職務,後來進入盛大負責廣告業務。




譚思亮在盛大推出過一個推廣員系統,平台提供20多款當紅熱門網遊任推廣員選擇,推廣員在享受50%分紅比例的基礎上,每月還可以領取最高2000元的保底工資。這套操作模式,與趣頭條金幣系統收徒納貢機制的原理幾乎是一樣的。




2013年,譚思亮在上海出資450萬元,創立了「互眾廣告」,不到兩年時間估值增長到數億美元。




2015年1月20日,譚思亮把互眾廣告賣給了上市公司吳通控股,他的銀行卡上多了近4億元,還獲得了吳通控股14.38%的股權。




在那年搜狗CEO王小川組織的一次圓桌會議上,譚思亮是嘉賓之一,王小川在台上大談搜狗聯盟的10億元將會如何分配,沒想到譚思亮不久之後會做一款更直接且更兇猛的手機軟體。




2016年6月,在嘗試過社交和O2O無果之後,不差錢的譚思亮啟動了趣頭條的創業項目,入侵廣袤的農村市場。




下沉市場的紅利已經顯現。2015年,黃崢就創辦了拼好貨,一年後將拼多多與拼好貨合二為一,利用社交拼團的強大裂變效應,快速收割 BAT無法觸及的人群。




譚思亮後腳跟進,用娛樂的表象和補貼的思維,搶佔草根階層的茶餘飯後時間。




黃崢曾說過,除了滿足人們的基礎物質需求,拼多多還做了大量產品設計、運營來滿足人們不同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比如衝動消費、理性消費、發泄性消費。光便宜是不夠的,只有想盡辦法滿足用戶貪便宜的心理,才是真正的贏家。




與此類似,譚思亮的重心也不是信息,而是通過各種產品設計刺激人的慾望,滿足「白賺」的心理。




當用戶為了幾毛錢,也為了消遣,刷著趣頭條五花八門的資訊,並不知道自己對這個平台意味著什麼。真相則是,用戶越多,流量越多,趣頭條的廣告價值也就越大。




為用戶創造價值——這條經典的商業原則,似乎並不適用於此,如果強硬套上去,這個「價值」難免顯得有點蒼白。




得草根者得天下,資本市場也為拼多多和趣頭條們開了一路綠燈。




一位資深財經媒體記者在自己的朋友圈發文評論:在媒體反低俗的高壓態勢下,趣頭條的高管在赴美IPO前,硬是主動融了三輪。2017年下半年,是華人文化在內的4200萬美元A輪融資;2018年上半年,是超過2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騰訊領投,小米及其他財務投資者跟投。給騰訊交微信的保護費,跟小米換App的預裝機量,投後估值超16億美元。2018年8月,引入人民網旗下基金在內的戰略投資者,投資額近8000萬美元。






 「頭條」泛濫 




「我們的戰略目標是中國三線以下城市的用戶群體,因為這個服務不足的市場蘊含著巨大的機遇。」招股書上明明白白寫著,截至2017年底,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人口為10.27億人口,平均每人擁有0.5部移動設備(相比之下,一二線城市人口為3.63億,平均每人擁有1.3部移動設備)。這表明其擁有進一步的移動應用普及率及巨大潛力。




趣頭條發現了三線以下城市及村鎮用戶的流量價值,嫻熟地使用補貼拉人機制積累用戶。





趣頭條的農村廣告




趣頭條第三方廣告平台的數據顯示,男女用戶的比例大約為3:7,周人均打開次數超過50次,日均評論量超過28萬條,人均閱讀數超過20篇,以主導家庭消費的女性為主。




在譚思亮看來,至少還有兩年時間,三線以下的用戶對產品體驗沒那麼挑剔,因為現在還是一塊正在開墾的土地,首先要讓人接觸到,其次才是用戶體驗。他認為,三線以下用戶看資訊,無論是用今日頭條,還是用網易新聞或者其他,都不存在太大區別。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你去幫他滿足需求而已。」對於內容粗俗的質疑,譚思亮是這樣回應的。他自稱是一個典型的精益創業信奉者,現在只做自己能做的部分,未來的東西留給未來再說。




但是投用戶所好,可以到不講原則的地步嗎?




聽聞趣頭條申請上市的消息後,前《新京報》社長戴自更在朋友圈批評趣頭條是「媒體界的拼多多」,稱其藉助所謂的人工智慧推送和知識產權保護嚴重滯後兩大法寶,採用傳銷式的獲客方式、奪人眼球的標題製作、低俗市井的內容趨向,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城鎮的用戶群中急劇擴張,所向披靡。




「為什麼體制內不可能產生新浪、騰訊、今日頭條、趣頭條這樣的媒體產品?」末了,這個資深媒體人又流露出為傳統媒體惋惜的味道。




事實上,趣頭條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媒體產品,它所販賣的也不是有價值的信息。這是一門關於用戶和流量的生意,媒體只是一個殼。




在趣頭條之外,市場上迅速湧現出的同類產品還有惠頭條、淘新聞、東方頭條、紅包頭條等數十個資訊類App,它們均選擇了以網賺收徒為主要運營模式。這些平台的區域性很強,相互間內容同質化嚴重。




在激烈競爭下,價格戰隨之而來。一款產品以高出趣頭條三倍的獎勵拉攏新用戶。提現的門檻也不斷降低,趣頭條一開始是30元,淘新聞是10元,惠頭條是1元。而現在,趣頭條的提現不設門檻。




各類「頭條」爭奪的重點依然是用戶,就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抓住最多的用戶,形成巨大的流量池,吸引足夠多的廣告主。




譚思亮將5000萬日活定為趣頭條的「臨界點」,在此之前,趣頭條都是一家時刻有生死存亡危機感的小公司。




趣頭條的燒錢速度在不停上升。招股書顯示,趣頭條2017年營收為5.17億元,2018年前6個月為7.178億元,營收漲幅雖大,但遠遠比不上虧損的幅度。趣頭條2017年凈虧損9480萬元,但今年上半年凈虧損高達5.144億元。




如果能在美國順利上市,趣頭條不僅能獲得更充裕的資金,更能坐穩自己的江湖地位。




在商家和資本市場眼中,流量或許是一門好生意。操控流量的平台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爆款頭條,算計著點擊量和廣告轉化率。身處其中的廣大用戶,在不知不覺中淪為工具,配合商家製造出一幕幕虛假的繁榮。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一個月賣出100000罐的網紅花蛤醬,好吃的想舔指!

TAG:首席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