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駱賓王生死之謎,終於從這個千年古墓中找出答案

駱賓王生死之謎,終於從這個千年古墓中找出答案

駱賓王生死之謎,終於從這個千年古墓中找出答案

駱賓王究竟是怎麼死的,學術界主要有四種不同的說法。

?徐敬業兵變失敗後,駱賓王和徐敬業的舊部意欲逃去高麗。在去往高麗的途中因為遇到風浪被阻,徐敬業的部將王那相叛變,為了將功贖罪、為自己討得一線生機,遂將駱賓王給殺了,並將其頭顱上交至朝廷,駱賓王全家也因此無一倖免都被殺害了。在《舊唐書》和《資治通鑒》等史書中,對於駱賓王的死,都記載的是此說法。

?徐敬業兵變失敗後,只有駱賓王和徐敬業的兒子逃了出來,二人躲藏在水盪,最後駱賓王死在崇川,徐敬業的兒子為其修的墓。

?徐敬業兵變失敗後,官軍一直都沒有抓到徐敬業和駱賓王,他們紛紛害怕武則天怪罪下來,遂找了兩具屍體來冒充徐敬業和駱賓王,並將兩具屍體的頭顱砍了下來上交至朝廷算是交差了。據傳徐敬業和駱賓王后來都出了家,做了和尚。此說法記錄在唐朝的《本事詩》中。

?徐敬業兵變失敗後,駱賓王知自己已經毫無退路了,便跳江自殺了。此說法記錄在唐人所撰寫的《朝野僉載》中。

駱祥發教授認為,駱賓王到底是怎麼死的,其爭論點在於徐敬業兵變失敗之後,駱賓王到底是逃了還是死了。有相關記載的正史和野史說法不一,大家各執一詞,除了史書記載外,也沒有其他的考究辦法。

不過,他一直試圖從駱賓王的生平、作品入手去破解這個謎團。

揚州兵敗後,駱賓王逃生幾率大

駱祥發在查閱《資治通鑒》時發現,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記述了一個的這樣場景:揚州兵敗的那天晚上,駱賓王與徐敬業等人連夜奔赴潤州,準備入海逃往高麗,但徐敬業怎麼也未料到,黑暗中一把尖刀伸向了他。徐敬業的部下王那相帶頭反叛,將徐敬業等25人殺掉,把人頭獻給了朝廷。

然而讓駱祥發覺得不解的是,官方對駱賓王的下落,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說法,《舊唐書》和《資治通鑒》都說駱賓王被誅殺,成書於北宋的《新唐書》卻說駱賓王逃跑了。

後來,駱祥發又從駱賓王流傳下來的詩文中去尋找蛛絲馬跡。但他並沒有從詩文中找到絲毫線索,就在這時,他從唐朝的一位小說家身上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線索———張鷟在《朝野僉載》中明確寫到:駱賓王兵敗後投江水而死。

「張鷟是與駱賓王同時代的人,這個說法也許比較可信,或者至少比官方的記載來得可靠。因為《舊唐書》和《資治通鑒》成書都晚於張鷟的《朝野僉載》。」駱祥發介紹,張鷟是一個筆記小說家,非常喜歡記錄那種聽到的稀奇古怪的新聞。「揚州兵敗那天晚上,王那相叛變的時候,駱賓王可能已經跳水了,那麼張鷟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就把它記下來了,這是很有可能的。張鷟的記載恰好和《資治通鑒·考異》的有關記載相互印證,《資治通鑒》中這樣寫到:偽將王那相斬之(指徐敬業)來降,餘黨赴水死。說明當時在慌亂的場景中,的確有很多人選擇了跳水逃生。」

駱祥發判斷,駱賓王跳水而死的說法,很可能就來自當時的脫逃者之口。「雖然駱賓王投江而死的傳聞更多的帶有小說家的浪漫猜想,但是張鷟提供了一條十分重要的線索,駱賓王有可能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選擇了投江。」

駱祥發認為,雖然張鷟在《朝野僉載》說駱賓王投江而死,但投江而死不一定就是死了,也可能逃生了。「因為駱賓王十歲之前住在義烏老家,他村子門口就是一口大塘,邊上是義烏江,他小的時候肯定會游泳,水性肯定懂,所以兵敗那天晚上他跳水而逃,逃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駱祥發的推斷很快在唐朝另一個人的記述中得到了印證。郗雲卿是中宗複位後奉詔搜訪駱賓王詩文的朝廷官員,他與駱賓王同時代,但比駱賓王稍晚。他在奉命所輯的《駱賓王文集》原序中,明確提出駱賓王逃遁了。

駱賓王生死之謎,終於從這個千年古墓中找出答案

駱賓王詠鵝

那麼,當時官方的《舊唐書》、《資治通鑒》里為何都說駱賓王被殺了?駱祥發認為,即使朝廷裡面真的知道駱賓王沒有被殺,但為了政治需要也會說駱賓王被殺了。因為駱賓王當時的那篇檄文是全國轟動,響應的人很多,所以即使駱賓王沒有真正被殺,也可能當時王那相謊報說駱賓王已經被殺了。「官方說駱賓王被殺,這個都是按照當時的記錄整理出來的,不一定可信。我還在孟棨的《本事詩》中找到了依據,孟棨指出,當時民間也曾流傳駱賓王脫逃的傳說。」

跳水逃生後,駱賓王去了哪裡

周智是浙江於潛一脈駱姓的外甥和女婿,他和駱祥發一樣陶醉於駱賓王的生死之謎。周智試著從駱賓王的為人、性格入手,他發現駱賓王兵敗後逃遁並非沒有可能。「揚州兵敗以後,駱賓王為什麼能逃得出來,就是因為他秉性是一個非常能幹的人,再則他的朋友也不少。」

周智認為,揚州兵敗後,駱賓王憑他自己的機智,同時有朋友們的幫助,完全有安全逃脫的可能。如果說駱賓王兵敗被殺的記載,很大程度上是統治者政治宣傳的需要。那麼,駱賓王成功逃亡後又去了哪裡呢?

根據中晚唐之交的孟棨在他所撰寫的《本事詩·征異》中的一段記載,駱賓王逃出後,落髮為僧,遍游名山,後來到了浙江靈隱寺,終老而死。對此,周智認為駱賓王確實到過靈隱寺,有史料記載為證,但駱賓王與宋之問聯詩以後就離開靈隱寺了,並沒終老在靈隱寺。根據於潛《駱氏宗譜》記載,駱賓王從靈隱續詩後到了於潛,於潛《駱氏宗譜》中明確寫到,駱賓王兵敗後,他的兒子崇德從義烏來到了於潛,隨後聯繫到出家在靈隱寺的駱賓王,於是駱賓王自靈隱寺聯詩後,來到了於潛。但駱賓王究竟藏身在於潛的什麼地方,宗譜卻沒有提及。

駱賓王生死之謎,終於從這個千年古墓中找出答案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既然駱賓王終老於潛,在於潛應當有駱賓王的墓葬,可是在於潛並沒有發現駱賓王墓。」周智說,有一天,他來到一位沉迷於駱賓王生死之謎的於潛老人家裡,對方告訴他,在於潛過去一直有一個風俗,就是人死後要停棺三年,然後把骨頭入土安葬,叫「拾黃金」。

「中國有句古話叫『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駱賓王死後,依照於潛的風俗,停厝三年,拾黃金,運到義烏非常方便。所以於潛不會有駱賓王墓,真正的駱賓王墓應該在義烏。」周智的心頭一下子豁然開朗,認為駱賓王終老於潛後,遺骨最終運回了義烏,所以在義烏出現了駱墓。巧的是,義烏《駱氏宗譜》也有明確記載,駱賓王兵敗後,先是藏身於靈隱寺,最後還是回到了家鄉,死後就葬在義烏縣東三十里的上楓塘。

「家譜裡面許多東西不太可信。很早的家譜都在帝王世家,真正老百姓家裡、宗族作譜,都是宋元以後。前面這段歷史一般都是請人家代寫的。」駱祥發對駱賓王終老於潛一說提出了質疑,認為僅僅依靠宗譜的記載來推斷駱賓王的行蹤,有失偏頗。駱氏宗譜關於駱賓王的記載有許多版本,僅就義烏宗譜和於潛宗譜而言,對駱賓王幾個兒子的名字記載都不一樣,可見宗譜的記載不一定可信。

「翻開駱氏宗譜,駱賓王墓在明朝弘治年間和清朝乾隆年間經過了兩次重修。但是駱墓是什麼時候初建,又是何人所建的,宗譜卻沒有記載。」駱祥發認為,如果義烏上楓塘這個古墓下面確實埋藏著駱賓王的遺骨,那麼從駱墓的修建時間或許就能夠推測出駱賓王揚州兵敗後的行蹤。這樣的話,也許一個千年的謎團就能夠揭開了。

看來,一切的焦點都集中在義烏上楓塘的這座駱墓上。駱賓王生死之謎,人們只能從這個千年古墓中找出答案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百年歷史疑案告破:光緒帝100%系砒霜中毒死亡
林彪的視野到底有多寬?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