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跟你聊如何準備冊頁展:冊頁的章法分析

跟你聊如何準備冊頁展:冊頁的章法分析

日前,中國書法家協會發布「全國第三屆冊頁書法作品展徵稿啟事」。書法家齊玉新聊聊怎麼準備冊頁展。

冊頁多少頁合適

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人家還規定了具體頁數10---20頁。看看,人家組委會多人性化啊,愣是規定了10--20頁。一般的冊頁都是22---24頁,現在縮短了,這樣大家的創作量就小多了,一共10頁的話,還有3個月,如果你都弄不成一本冊頁來入展,我勸你還是別寫書法了,你不是那塊料!

不過話說回來,最好還是多寫幾頁。人家都是20頁,你真弄個10頁,顯得有點小,視覺上和態度上比較吃虧。

冊頁的章法分析

對於冊頁展的打稿設計,竊以為,局部章法應該包括兩部分:

第一部分:

單頁章法。就是每一頁的章法,具體說就是一頁寫幾行、字多大、每行多長等。

第二部分:

相鄰三頁的章法。為啥這麼說呢?我們想像一下,評審的時候,看單頁的機會和看幾頁的機會比較多。一般情況下打開冊頁(我是指會看冊頁的評委,具體到時候組成的評委有多少會專業翻看冊頁我也不知道)是一個手指在冊頁的下面按照向上突起的摺痕一下一下的翻看(這樣免得弄髒冊頁正面和摺痕),如此每次打開的冊頁就是兩頁。如果你僅僅弄好了其中一頁,那麼相鄰的另一頁章法就需要與之匹配、和諧。這裡面似乎有一個奇數和偶數的關係,所以我提出是「相鄰三頁」,大家自己揣摩吧。

下面,我將針對章法,慢慢的展開並配圖。

(一)

說深了,冊頁是一種很難寫的作品,講究很多。說淺了,為了參加一個徵稿比賽的時候,很多細節可以忽略。因為現在的國展是競賽,不是品賞會,細嚼慢咽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在投稿國展之前,都會精心設計形式,挖空心思找資料。中國浩瀚的歷史中有很多這方面的素材,而且我覺得如果我們能夠植根傳統的話,弄出來的玩意還是很地道的,味道很正。一味的創新會走向「獵奇」的方向。

比如宋代的《閣帖》、《大觀樓貼》其實就是一本一本的冊頁,僅以此為例----

上面說的兩本帖,其實就是宋代對魏晉---唐代以來的書法名跡刻石、木刻版的拓片。拓片被裁剪成尺寸相同的單頁,裝裱成冊,這不就是冊頁嘛!

以往常見的冊頁,好像都是書法家拿一本冊頁,在上面嘩啦嘩啦寫上唐詩宋詞或者一些內容,最後落款。這樣的冊頁相對形式、章法比較單一,就是說單頁的視角效果一般,僅僅看單頁的話,節奏起伏不大,整張通篇章法跌宕感也不好。

那麼,當我們仔細審視《閣帖》(其實跟大觀樓貼內容差不多)的時候,那裡面每一冊的章法都非常古雅、自然,為啥?人家那一本一本的冊頁都是根據不同內容組合在一起的,當時沒有考慮投稿用,恰恰是最自然的。

(二)

圖一,是這冊的第一頁,或者稱之為「扉頁」,前面有兩條題籤,中間類似序言。

所謂冊頁,簡單的說,就是「手抄本」的「書」。冊,不就是書嘛!最初沒有紙張的時候,用竹片、木片做「頁」,用繩子連接起來,於是就叫「冊」了,看字形也能理解了吧。後來有了紙張,就不用笨重的竹片、木片了,而是弄成一本子,於是「冊」加上了「頁」,就叫「冊頁」了。如果不摺疊的話,直接捲起來,就叫「卷」(四聲),比如「手卷」。

(三)

圖二,是這本冊子的第二頁內容,中間是「內容」或者「正文」,最上面的小字是說明這個貼的傳承、來歷、真假等內容的----小字。最下面是對這個貼的評價、吹捧性文字(小字)。右邊的小字是我寫的釋文(請忽略!)

一般情況下,冊頁是沒有最上面、最下面的小字的。但是這本有,這樣就使得單頁章法形式分成了三塊,因此顯得豐富、字體、大小都有錯落感。現在有的人也參照這種形式的冊頁,比如在某個單頁上,找個位置用紅色的硃砂做點所謂的「批註」來裝點一下單頁章法,避免整本打開平淡。這種形式又頗類似《脂硯齋評點石頭記》那個手抄本書一樣,顯得雅緻、文化、學術氣息很濃。

不過這種單頁章法,需要書體、書風和批註內容的協調,千萬別弄巧成拙。

(四)

這是第三頁,和上一頁打開的時候是互為呼應的,也就是說上一頁在右邊,這一頁在左邊。於是,這個單頁章法也是三面批註(四塊批註),右邊恰恰沒有批註----那是因為上一頁左邊沒有批註。為啥呢?一般情況下,沒有人往書縫隙裡面寫字,冊頁就如同書,一個道理。

右邊是我寫的釋文,請忽略,與原章法無關。

這個單頁章法其實蠻複雜的:

第一,儘管三面批註,但最上面批註分成兩塊,於是整頁批註成了四塊。空間分割與上一頁不同。

第二,之所以最上面批註是兩塊,是因為該頁正好是兩個內容的貼《形成貼》和《近得書帖》。

第三,因為是兩個內容的貼,所以第一個貼佔了一行多一點的位置,於是空出來的多半行空間被後人慢慢的鈐蓋了7枚大小近似的印章。所以,請大家在蓋印的時候多借鑒古人怎麼利用空間。

第四,蓋印的時候,如果你運用「印章群」,那麼請注意頁面印章的大小和朱白文的配比。

(五)

這是第四頁。

這一頁只有上、右兩面批註。

提請注意的是:

第一,如果你要做這種形式的冊頁,一定要注意哪一頁是左、哪一頁是右。

第二,儘管只有兩面批註,但是上面批註被分割成了四小部分,如碎玉一般。別以為這都是古人隨手寫的,其實古人做事兒比我們認真、講究多了。尤其是這種拓片珍本,都要算計好了怎麼題寫批註,不是一般人就讓你往上寫的!「經營位置」是一個高級活兒。

第三,注意看下這上面還有4個印章。三個在裡面一個在外面,位置不同,可卻組成了一個「印章群」。

第四,如果非要和上一個單頁聯繫的話,那就是----上一頁很滿很複雜,這一頁很簡約。這就是頁與頁之間的「暗連」,節奏由此產生了。。。

(六)

這是第五頁。

這一頁更加簡約,雖然兩面批註,但僅僅是三小塊。

提請大家注意的是:

第一,注意看一下三小塊批註的位置是如何構成與正文的平衡點的。

第二,上頁簡約,並不一定這頁就要複雜,那樣的話,簡約--複雜--簡約---複雜,也就沒有了節奏感。所謂冊頁的通篇節奏感,一定要出人意料之外,不能讓人家猜出來你下一頁是啥樣的,那多笨啊,就像一首歌,不能都是1、2、3這三音符來回順序排列啊。

第三,這頁連印章都沒有,類似旋律到了這裡突然戛然而止一般----懸念,絕對是懸念!

可以這麼考慮----整本冊頁怎麼到了第五頁就節奏起伏這麼大了?不要忘了,冊頁展人家要求是12---18頁,到了第五頁,基本都到了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位置了。頁數少,節奏就要緊湊。

(七)

這是第七頁。

在平淡了兩頁之後,第七頁就開始暴風驟雨了。

第一,三面批註,六個部分。

第二,批註部分字體、大小錯落。

第三,正文四行半,連中間空白處都密密麻麻批註兩塊。

第四,正文行楷+草書。

所以,這張章法內容極多,空間被塞的密密麻麻,幾乎密不透風,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

LOVE.謝雲逸

雲逸書院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全國地級首個《商家一點通》小程序落戶台州

Y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逸書院 的精彩文章:

中國書法第一美帖
趙孟頫書畫欣賞《鵲華秋色圖》

TAG:雲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