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屢屢進犯中原,另一個民族說:我來替你們報仇,直接滅國
讀者朋友們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樣一個民族,叫做「党項族」,不過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王朝大家應該都知道,名叫「西夏」,而這個西夏政權的建立者就是党項人。
「党項」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史書典籍中是在唐朝,「党項羌者,三苗之後也」《隋書》中記載:党項三番四次騷擾邊境,後來便時常出現在各朝史書中,被稱作「党項羌」。
為什麼裡面有一個「羌」呢,我們先來解釋一下這個「羌」字。
羌呢,原來是古代人們對當時西部游牧部落的一個稱呼,這個族群都是以打獵放牧為主,是華夏族裡至關重要的分支部分,因為党項族實際上是羌族的一個分支,所以党項里自然就屬上了「羌」。
可別小看這個以放牧為主的族群,在殷商時期里,羌族裡有的人從事農業,有的人專註於放牧,更有首領在朝中擔任官職,在甲骨文的文獻中有很多關於這個族群的記載,說明了在當時的歷史時期,羌族是非常活躍的。
周朝時期,大量的党項人進入了華夏,在河西隴右和關中一帶開始了他們安家立業的生活,在西魏和北魏之交的時候,党項族發展的很好,不僅有人從事專門的農業生產,經濟也開始了穩定的上升,很多一部分疆域都是他們党項族人。
不過在西晉時期,党項人被一個名為吐谷渾的人所征服統治,他們的實力也由此而迅速衰減。到了唐朝的時候,党項族有些人迫於生計,開始了進入漢界的生活,其中有一部分人甚至開始學習漢朝的文化和語言。這一類人被當時漢朝的人叫做「熟戶」,指一小部分党項族歸順漢朝的人,是党項族發展程度比較高的那一類人。
唐朝末年,各地農民起義軍四起,党項族拓跋部的統領拓跋思恭脫穎而出,幫助了朝廷平復各地的起義活動,受到了朝廷的賞識,皇帝給他封官,讓他掌管夏州,由於他是一個党項族人,朝中官員肯定有些看不起,所以皇帝另外給這拓跋思恭起了一個漢姓,為「李」。
直至宋朝時,統領全國的皇帝老兒看不起少數民族,都不加以區分,統稱為野人,對党項族的人出了歧視政策,党項族人當然看不慣這樣的行為,很多人都對宋朝懷恨在心。這時,党項族中的李繼遷看到民眾的情緒,覺得可以聯繫各個分裂的小部落,團結起來組建一個大的王朝。
李繼遷提出想法後,党項族人迅速抱成一團,割據從此開始。宋朝的經濟開始遭到了嚴重破壞,就這一個小小的部落團隊,逼迫宋朝簽訂了著名的檀淵之盟。
與此同時,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也在這時候出生了。李元昊自小就百讀詩書,少年時期聰穎奪人,而且頗為喜愛軍事題材的兵書,二十歲就開始了領兵打仗的生活,在打仗期間,多次告訴他老爹,一定要大力發展自己的軍隊,他遠見卓識的眼光告訴他,宋朝馬上就要對他們施加壓力,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出擊。
李元昊理所當然當上了太子,他自己非常有雄心抱負,渴望坐上統治者的位置,治理國家,改革朝政,希望能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王朝。當他的父親李明德死後,李元昊馬上開始了他的「行動」,首先著手的就是党項族人自身的文化。
因為當時的党項族很多人都已經被漢朝文化所侵蝕,沒有脫離漢朝文化的圈子,他渴望讓党項族能重新建立起來自己的文化自信,改革文化的同時,李元昊所率領的部落開闊了大量疆土,還佔領了河西走廊周圍的領土,自此夏州由一個州地,搖身一變成為了西夏王朝,李元昊成為了西夏第一個統治者。
在西夏建立之前,北宋最大的對頭是遼,兩國死磕很久,李元昊登基後,北宋注意到虎視眈眈的西夏,於是跟西夏的關係降到冰點。
李元昊於是和遼結盟共同進軍宋朝。
後來李元昊的軍隊打敗了宋軍,宋軍整整二十萬,原本沒將小小的西夏首領放在心上,沒想到被打敗,這件事情震驚了朝野,也改變了宋朝對於西夏的態度。
宋朝提議簽訂條約,條約的內容是給西夏巨大的物質財富,但李元昊必須取消帝號,李元昊為了西夏百姓和党項族人的安危,欣然接受。
後來李元昊取消了帝號,畢竟北宋還是有實力的,李元昊也畏懼北宋。再者當時的局面是強敵環伺,少個敵人總是好的。
強大的女真出現了,女真滅掉了遼,又痛擊了北宋,一時風頭無二,李元昊馬上抱住女真大腿,不但抱住了小命,還趁機與女真結盟增強了實力。
漠北的蒙古國崛起後,西夏就沒這麼好命了,蒙古沒有女真的磨嘰,也沒有中原的仁義,直接將西夏滅國了,從本質上來說也是替中原報了仇。
有人說,西夏並未給中原造成很大危害,但西夏靈活的外交政策,以及他們「抱大腿」的行為,本質上也是攛掇了金朝危害中原,這條蛀蟲如果不除,對中原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所以蒙古雖然是主觀是為自己,客觀上也替中原報了仇,當然最終蒙古最終也給中原造成了滅頂之災。
強者總是對的,這是歷史的智慧之處,也是荒謬之處。
※中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四世三公」叱吒政壇,最終卻被滿門抄斬
※一卑微侍妾利用職務之便,接近患病皇子,結果獲寵,生了千古一帝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