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出征前問丞相要幹什麼?丞相:安撫百姓 門客聽後說你快被滅族了
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為此在古代的亂世之中,但凡能成就一番偉業的梟雄,無不絞盡腦汁的進行收攬民心。戰亂時,所到之處舉賢任能,部隊嚴禁搶掠,秋毫無犯。一旦得了天下,便免賦稅,輕徭役,撫恤孤老,讓百姓時時刻刻記著自己的好。因為只有民心所向,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固若金湯。
也正因為民心對統治的重要性,所以對於私自收攬民心者,古代的皇帝往往都內心痛恨,欲除之而後快。宋朝的抗金名將岳飛,其麾下的岳家軍餓死不劫糧,凍死不拆屋,每佔領一地,都深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其民望人氣甚至遠超宋廷,這就讓宋高宗趙構對他既愛又恨。雖然岳飛屢建奇功,成為國家的支柱,最終趙構還是寧願自毀長城,也要冤殺岳飛,不僅讓人扼腕嘆息。明朝洪武時期的江南大財主沈萬三,據說當是修南京所花費的資金有三分之一就是他出的,而且這還不算,他還要拿錢去犒賞朱元璋的軍隊,朱元璋聽聞後大怒道:「平民犒勞天子的軍隊,一定是亂民,應當殺掉。」最後多虧馬皇后說情,朱元璋才放過沈萬三,只將他流放到雲南。說到底沈萬三修建南京城,朱元璋還是很樂意的,但是作為富商犒賞軍隊,那就是收買軍心,這嚴重威脅到朱元璋對軍隊的掌控,就勢必被朱元璋所厭惡了。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後,開始猜忌身邊的功臣。漢六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就設計將韓信捉住,解除兵權,囚禁在長安。韓信被監禁後,在漢初三傑中,張良功成身退,就只留下了丞相蕭何在朝為官。不久北方的陳豨反叛漢朝,劉邦親自前往平叛,在用兵途中,後方有使臣來報,說韓信已被呂后誅殺。劉邦聞訊,內心驚喜之外,立刻讓使臣返回長安,拜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並賜500兵士作為蕭何的個人衛隊。天上突然掉下如此一大一個餡餅,蕭何頓時也喜出望外,大臣們都來祝賀他,唯有召平獨來弔唁。
召平本為秦朝的東陵候,秦滅亡後,淪為平頭百姓,靠種瓜賣瓜為生,蕭何聽說他很賢能,就提拔他做了官。召平見到蕭何後說:「丞相,你可知自己已經大禍臨頭了?」蕭何本來正在興頭上,不但剛剛官拜相國,還被賜予了衛隊,如此殊榮是何等的風光,突然被召平當頭一盆冷水潑下,蕭何有點吃驚,就問他何出此言。召平說:「丞相可以試想,陛下在外面餐風宿露,行軍打仗,而丞相留在都城,沒有尺寸軍功,卻被突然給予厚賞。這是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韓信的反叛,讓陛下對你起了疑心,之所以給你加官進爵,是為了穩住你,給你衛隊,其實就是監視,以備不測!你可千萬不能接受這次的賞賜,還要把家中所有的資財全部捐出作為軍費,才能免除災禍!」
蕭何聽後,恍然大悟,就依召平之計,婉言拒絕了劉邦的封賞,並將家中資財全部用作軍費。才讓劉邦對他解除了疑心,從而躲過一次殺身之禍。然而蕭何的治國才能人盡皆知,他跟隨劉邦多年,所建立的功勛有目共睹,甚至連劉邦自己都說其治國不如蕭何。漢十一年七月,淮南王英布造反,劉邦御駕親征,臨行前,他還是對蕭何很不放心,當大臣為他踐行時,他追問蕭何說:「我啟程後,丞相在後方要幹些什麼呢?」因蕭何一貫是做後勤工作,於是他不假思索的說:「陛下統軍,何在朝主要安撫百姓,提供軍需。」劉邦聽完悶悶不樂。
蕭何的一個門客聽說這件事後,慌忙找到了蕭何,說:「如此回答,您已經離滅族不遠了。」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蕭何作為丞相,安撫百姓本是分內之事,而他也是實事求是的回答,怎麼又有滅族之禍呢?蕭何又被整懵了,他連忙讓門客解釋一下。門客說:「您位居相國,功第一,已經無法再加封。而且,自漢軍入關以來,陛下在外征討,您在後方輕徭薄賦,廣施恩惠,做了很多有利於百姓的事,因此百姓對你感恩戴德。如今幾十年過去了,這種情況絲毫沒有改變,您在百姓心中的民望甚至超越了陛下,這怎麼能讓陛下放心呢?陛下臨行問你打算幹什麼,就是擔心你一如既往的收攬民心,進而利用民望,圖謀不軌。故此,您只有低價強購百姓的私田,讓百姓怨恨你,來破壞自己的名聲,只有這樣才能讓陛下安心啊!」
蕭何無奈下違心的照著辦了,在劉邦凱旋迴師的路上,不斷有百姓控告蕭何利用職權巧取豪奪。劉邦聽後心裡頓時敞亮了很多,他對人說:「蕭丞相如此貪財,也不過如此啊!」就對蕭何放寬了心,蕭何也因門客的建議,自污其身,降低了自己的民望,進而又一次躲過了一次危機。此後他小心謹慎,低調做人,購田必選在偏僻之地,家裡也不建高牆大屋,終生節儉奉公,最終才得以安享晚年。
※此人是開國功臣,77歲被滅族,死前捧免死鐵券大哭:免死啊免死!
※唐朝名將李靖文武雙全,為何一上朝就木訥不善言辭?原因四個字
TAG:韓非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