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茶文化,忙裡偷閒得養生——潮汕工夫茶
每一個喝茶的人,對「工夫茶」三個字都不會陌生,但是若要問起什麼是工夫茶,估計卻沒有幾個人能答得清楚。
常有人把「工夫茶」誤作「功夫茶」,那是因為普通話里的「工夫」與「功夫」,音相同、意相近,然而在潮汕話中,不僅音不同,意義也不同。
潮汕功夫茶即潮汕茶道,是我國古老的茶文化之一,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功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為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潮州功夫茶是潮州人獨特的飲茶習慣。「功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功夫茶壺很小,只有拳頭那麼大,薄胎瓷,半透明,隱約能見壺內茶葉。杯子則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
茶葉選用色香味俱全的烏龍茶,以半發酵的為最佳。放茶葉一般都是放半壺,衝過後茶葉會展開,剛好呈一壺滿的狀態。優質鐵觀音茶條索捲曲壯結,湯色金黃,濃艷清澈;香氣馥郁持久!水最好是要經過沉澱的,沏茶時將滾燙的熱水灌進壺裡,馬上衝出來,頭道茶要倒掉,這主要是出於衛生的考慮。
斟茶時,三個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滿了這杯再斟那杯,而要輪流不停地來回斟,以免出現前濃後淡的情況。飲時先喝一小口,慢慢品,一邊品著茶一邊談天說地,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濃,鹼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後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後下油最好。
「壺必孟臣,杯必若琛」
這似乎是潮汕工夫茶傳統的一句口訣,足見茶人對茶器的選擇之考究,不費「工夫」之物,便入不得工夫茶。
潮汕功夫茶之沖法,有一套十分繁瑣的程序。按過程,是治器、納茶、候湯、沖茶、刮沫、淋罐、燙杯、釃茶等。
「工夫」二字在潮語意中指做事考究、細緻用心之意。以前,在潮汕地區,稱帶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種之人叫「做工夫人」,稱做事考究、細心得有點過分的,叫做「過工夫」。可見,加上「工夫」二字的「潮州工夫茶」是一件極為講究的事情,它將上好的茶葉、精緻的茶具、優雅的沖沏過程,完美融合在一起。
泡茶是經營,品茶是收穫。
以好器泡一壺好茶,以禪心品一杯香茗,是每位愛茶之人的追求。
錦木工坊·京韻堂丨禪風白陶器茶具。
造型圓潤典雅,色澤簡潔飽滿。
1300攝氏度的煅燒,精工細作的瓷胎,還有手工繪製的色彩。
整套茶具透出一股清遠悠長的禪風和一副孑然於世的超脫之態,不僅是會客時的雅物,更是靜思時的佳品。
茶香裊裊,禪意綿綿。
也只有這樣雅緻的茶具,才配得上那醇厚的茶香,和那一顆超然的禪心。
時光總是有些柔軟,也許是因為見證了太多的溫暖。
靜中有日月,善里出歡顏,
放下就是安好,釋然就是重生。
韶華飛逝,依然一腔柔情,只是不再少年。
光陰未老,隔著歲月的秋風,
花開花落,心靜如禪。
好器方能烹出「真」茶香,
用這套雅緻的茶具,把禪意濃縮在一盞清茶之中,
在天地之間,用一盞茶的時間靜思悟道,聆聽內心深處與「禪」的對話。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為什麼說新鮮茶葉易傷腸胃?
※真人示範:茶藝師原來都是這樣泡茶、注水、轉圈圈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