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魏書生:我教了35年的語文課,沒批改過一篇作文!

魏書生:我教了35年的語文課,沒批改過一篇作文!

本文來自魏書生老師2018年1月5日在深圳福田區報告會上的講話稿,內容非常長並且十分乾貨,略有刪減,特意摘錄出來給各位老師閱讀。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我一直說:「三十多年,我根本沒有新思想。」我的根、我的本,都是大家早就知道的。

咱們老祖宗告訴咱的一些好話,什麼?「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這樣呢,我的生存成本就特別低,因為你總也不折騰啊。

人家說:「魏老師,你怎麼七十年代想到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呢?您太創新了!」

我說:「瞎說,我創什麼新,我們小時候老師就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啊!用自己的勤奮戰勝自己的懶惰、用自己的寬容戰勝自己的狹隘,用我們敬畏之心戰勝不守規矩心理。」

他說:「那你怎麼七十年代就讓學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學生管理班級呢?」我說:「我們小時候老師就讓我們這麼干呢。」

我們到現在班委會作用還非常大。文化大革命,全中國都在胡鬧呢,人整人,人斗人,瞎鬧的時候,也不讓上課,我們班委會還起作用。全班53人,下鄉到一個村,班委會還起作用呢。

所以我說我根本不是創新,我就是把老祖宗說的話做對了,我們老師做對了、上一代人做對了,守住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青年老師們,什麼叫開心?開心就是開發自己這顆心。

人一輩子都面對著永遠跟隨咱的自己,環境是在不斷的變化,自己是在跟著自己。所以你開發一個什麼樣的自己?

勤奮的、積極的、樂觀的、向上的、寬容的自己,你這輩子就舒服,你到哪兒都勤奮、上進、樂觀、寬容,到哪兒都能拿得起、進得去、想得深、幹得實,干自己能幹的事。你到哪兒都不會在那兒發牢騷、聽冷風、說怪話。這大大的節省生存成本。

不停地做就是不停地開發,給自己大腦建立一個一個開發區。

你天天活在幸福中,開發別人不可能,開發自己天天都可以。就這麼一點一點引導大家眼睛都向內,解決自己的問題。

我這一路走來,從來沒改過,領著我的學生一天一天的開發開發自己,激勵激勵自己,做事做事做事,遇到什麼困難解決什麼事。

遇到困難你只能解決,發牢騷、吹冷風、說怪話,有沒有用?0.1%的用處都沒有,還訓練你常常發牢騷這塊腦神經的工作能力。

人生你得做事,高高興興的開發自己,天天活在自己中。

語文需要講嗎?

教語文課也是這樣。我說語文課教什麼教,自學能力。生字自己都會呀,哪個生字學不會呀?最笨的他自己學都學得會。

咱說良心話,有哪個生詞他能學不會呀?別說現代漢語,古漢語哪個生詞他能學不會呀?

前後比較一下,想不明白。幹啥?括弧,用註解。教材沒有註解,去查工具書。標點符號,學生他能不會用它的用法嗎?寫得明明白白的。

第一,他看明白了;第二,他只能在長期的積累和實踐中越用越純熟。

自己能幹的事自己干,才能品嘗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戰勝困難,自己勞動,種植養殖過程中的幸福和快樂。不勞動永遠沒有過程的快樂,你享受的是這份,我能幹、我更能幹了、我比昨天能幹了、我比前天能幹了,享受的是這份開發超越自我的快樂。

所以,人一輩子當你這麼對待自己的時候,你就沒有時間埋怨「這題為什麼這麼難解,這詞這麼難記」,就會覺得挺好玩,研究它的讀音、研究它的字形字意,也就特別舒服了。

我說讓自己舒服起來,開發能力就越來越強,這就是人生嘛。

字是這樣,詞也是這樣吧?修辭方法,常用修辭方法就那麼二十來種,他怎麼能學不會,哪個還學不會呀,他比較比較,上下溝通一下,能學會。

文學常識。能不能學會?生活年代、作者身份、作品名稱、文章題材等等,一看就懂的事,都不用一想就通。語文不就這麼回事嗎,因為你靠靠靠,靠靠靠,靠靠靠,自己能幹的事也不幹了,自廢武功,那這時候你說誰能救得了你。

文學常識,再深的,你靜下心來,你看兩年蘇東坡,你對蘇東坡的理解能超過一般的研究生,這是鐵的規則。這是語文學科的特點。

實際上靜下心來一看,數學、物理,無不如此,在學的過程中品嘗到了遇到困難,分析困難,解決壓倒困難,那種幸福感、愉悅感是人源自本性的幸福和愉悅。

閱讀寫作知識。中心要明確,選材要真實、新穎和具有典型性;關於材料的取捨,詳略要得當、首尾要照應、過渡要自然,這是永久性的;關於表達,五種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永遠都是這五種表達方式,要求本文進行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要求環境描寫,你有沒有要求心理描寫,閱讀寫作就是這樣。

我說,這只是你在讀和寫的實踐中,逐漸的摸索著、加深了對它本身的認知。老師講,永遠都是老師的,沒變成你自己體會,沒和你的起點結合起來,你永遠感受不到那種自己所思考、訓練過程的愉悅和幸福。

語言,對中學生來說,就是簡練、準確,如果再加上生動形象就更好了,加上各種各樣的修辭方法運用,那就更好了。

這就是語文。大家看明白了,還用講嗎?不用。基本上學生自學了。

我教了35年語文課,沒批改過一篇作文

「林華,這篇文章你給同學們講記敘文。」

「劉志輝,這節課你給同學們講文言文。」

人家問:「魏老師,七十年代就讓學生講,你太創新了吧?」

我說「瞎說,我創什麼新啊。」

1965年我15歲的時候,初中二年級,我們老師讓李道勇同學給我們講數學課。

李道勇上台了,「同學們,這節課由我來給大家講,請同學們打開教材看看按照教學進度咱們應該學第幾章第幾節?請打開。學習這節課要學習哪幾個主要問題呀?一、二、三、四、五。好,圍繞著這五個問題,接下來請同學們自己看書,看能看懂幾個。」

肯定能看懂一兩個,這是常識,而且他越自己看,目標明確、任務清晰的時候,他自學的能力越來越強。不明白怎麼辦呢?他還不講。

幹什麼?「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我們那時候學習小組哪像現在這麼狹隘,只是在學校、課堂互相幫助一下子。

我們漫長的寒假、暑假,遼寧省瀋陽市的中學生們,各個中學的中學生全都背著書包,到哪兒去呀?到各自的學生小組去學習。

我們那時候分的學習小組,老師兼顧了學生的性格差異,學習成績的均衡搭配,家庭住址遠近的考量。太科學了!

現在回憶起小時候,小學就這麼干。在學習小組學習的時候,大伙兒一塊商量、一塊兒討論、一塊兒玩,記憶猶新、歷歷在目、特別留戀啊。

所以我怎麼還創新呢,我們老師六十年代乾的事,我只不過是重干,我只不過是面對今天的學生,找到適合我學生的難度,台階設置之後,上吧!是這種教法。所以沒有什麼創新。

GIF

1979年,領導就讓我在全市語文教研會上介紹我這種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方法,個別人是看不慣的,「哪會有他這麼教書的,不留作業!」

我三十多年都不留統一的作業,作業就是自己的「自留地」。

分你一塊地,種吧,願種啥種啥,願什麼時候種就什麼時候種,你不嫌產量低就種吧。於是他越種越會種。

所以很多人問「魏老師,你也不留作業,學生成績為啥高?」

我說就是過去是種人民公社的地,他沒有責任心,現在都回家種自留地去了,他用心了。你必須腳踏實地找到適合自己的事去干,在幹事中、工作中、盡責中享受你生存過程的幸福和快樂。

自己可以把握的,自己可以種的地,自己可以做的事,自己可以算的題,自己可以彈的琴、畫的畫,到那時間干那事,你享受這種愉悅和幸福。

我的學生就在這種訓練過程中,聽說讀寫能力提高了。

個別人生氣就生在這,魏老師當班主任經常不到班去,也不留作業,不留作業他就不用批改作業,也不批改作文。

老師們,我教了35年有課程表的語文課,沒批改過一篇作文。

第一,我認為別人批改作文非常之好;第二,本人就是一篇不批也特別之好。

批改作文這點破事,一百樣不同的做法,拿著筆在學生本上批,絕對是好方法,我從來不說別人不好;第二,本人就是不用手批,我用嘴批,那學生更愛聽,效果更好。

我今天不批了,「林華,你批這條文。」學生瞪著眼睛聽你說。

今天林華不批了,一個小組派一個人,批這條文,好在哪裡,改成怎樣會更好。你看學生的關注度。

「老師,下次怎麼批啊?」

我說「下次,把嘴都閉上,把筆拿出來,每個人對照作文批改十條要求,給自己作文寫十條批語。每個人從十個方面寫,那都有規矩的。什麼東西都必須有規矩,照著規矩寫,他提升速度遠遠超過看我的批語。

所以我說一件事一百樣做法,千萬別把自己捆死。凈下心來做適合自己的事,學生做著做著,他找到批改的感覺。

我說「這篇文章,你給你的同桌寫十條批語,你給你的同桌寫十條批語,然後你倆交換意見。」你看他們有沒有勁。

「而且要求這十條批語10分鐘內寫完,然後交上。開始!」非常有意思。

「老師,下次還怎麼批?」

「下次,流水作業。」

「除了那九條之外,今天批改重點是什麼?重點是第九條,表達方式。表達方式,要求本文有心理活動描寫;心理活動描寫,強調兩點:一、真不真實;二、具體不具體。

好,你說這事又真實又具體,舉個例證。接下來,你傳給你的下一桌,下一桌繼續批這個問題,你批上一桌批過的,他認為真實具體,你認為不夠真實和不夠具體,談談你的看法。

好,你批完了,再傳給下一桌,你的下一桌再傳給下一桌,同一篇文同一個人寫的是一個問題,但經過了十個人的手寫出意見。」

你看看我學生對批改的積極性,非常有意思!這點破事,原來傻乎乎的,非得老師在那批改,左一篇、右一篇的,不斷的搬「兩座大山」,當年很多語文老師苦不堪言。

我說我就這麼批。這麼訓練批改能力,遠遠超過看老師批語。

所以這雞毛蒜皮的事沒有必要傻乎乎地捆起來,永遠不變的就是高高興興的看書,目的是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

辦法永遠為目的服務。管班的目的,是讓大家高高興興、積極樂觀向上,每天都在忙著開發自己、開發自己,開心、開心,哪有時間犯錯誤,人人之間那麼和諧,你管什麼管吶。

所以管的目的是他上進,他每天都在上進,還管他幹什麼呀。有人生氣,說當班主任經常不到班去。然後領導也替我說話了,「他是不到班去,但是他班紀律比哪班都好。」

所有自律的學生沒時間驕傲,倒逼的學生沒有時間自卑,都在那高高興興的享受著開發開發開發自己,那就行了唄。

語文也是,儘管個別人看不慣,「一個學期才上30來節課,剩下時間讓學生自學,還讓學生講課,這傢伙不留作業、不批作業、不批改作文,凡是語文老師幹得累的活他都不幹,哪有這麼懶的老師啊。」

但是我幸虧活在改革開放以後,領導也稍微有點開放思想了,我要是活在「四人幫」胡鬧的時候,那就徹底完蛋了,早就把我弄死了。

但是生產地是標準,儘管他不留作業,但是他們班學生作業比哪個班都好,都從自己實際出發,寫適合自己的作業;儘管他不批改作文,但是他們班作文水平比你們班都高。

教育不在於「創新」而在於「紮根」

有人說:「魏老師,你看你一天到晚、一年到頭活也沒少干,你的活也還都沒幹壞,你一定有革命的創新思想。」

我說:「我革什麼命、創什麼新,我根本沒有新思想。」

「你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

我說「那叫創新嗎?」

古往今來正經搞教育的都是學生積極主動的發展,從孔夫子到陶行知。

「那你七十年代就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那多創新?」

我說「瞎說,那也不創新。」孔夫子基本領著學生自我學習為主,他那學生最大的五十多歲,小的六七歲,就跟著他。

涵蓋了當時各個行當、各種職業,哪有統一的教材,就是學生跟老師遊走、聚會過程中大家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後,去思索;思索不明白,大家商量;商量不明白,問老師;老師有的能解答、有的不能解答;如果不明白,大家繼續思考、繼續分析。

不就這點事嗎,這就實實在在的場景再現。到陶行知不還這麼教嗎。

解放以來,葉聖陶先生一直教導咱們那句話,全中國所有的老師都耳熟能詳,叫什麼?

「教是為了不教」。我就回歸這些事實而已,回歸先哲做對的事而已,我怎麼還創新了呢。

我就把那些在天上喊的口號落在草根、落在地面、落在桌面、落在手頭、落在細部而已,我怎麼還創新呢。自我教育能力、自學能力,一以貫之。實際也不是什麼新東西。

《周易》就寫「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你看,最要緊的是每一個人一輩子要自強不息,自強就是自我教育。

順利了,自我教育自己別頭腦膨脹、傲慢;倒霉了,別自暴自棄。教育自己面對現實、高高興興、戰勝困難。

「自強不息」,講的是對自己什麼時候都要自強不息。自強不息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說幹上皇帝了,於是就息了。息了就是啥?前朝角斗、後宮算計,然後越弄越亂。

「厚德載物」,是對客觀世界。客觀世界滿意了,咱有責任,咱生逢幸事,中華民族歷史上政治最穩定、經濟最繁榮、思想最寬鬆的時代讓咱趕上了。咱怎麼辦?咱要回報這個時代,有責任為國家的穩定、繁榮、寬鬆盡自己的力量。

環境好,有責任使它更好;環境不好,有責任使它好一些。

家庭條件好,咱有責任利用這麼好的家庭條件刻苦學習、努力向上、加強鍛煉,爭取做出比祖輩更優秀的成績來;

家庭條件不好,「孩子,正因為咱家庭條件不好,父母是文盲,咱才更應該咬緊牙關、自強不息,吃比教授子女、工程師子女更多的苦,取得比他們更好的成績,然後讓咱的父母因咱的存在而自豪,長大了讓父母過比他們現在遠遠好得多的生活。」

當你這麼研究問題的時候,你永遠想到的就是對外界承擔責任,對內部更自強不息,開發開發自己。當這麼研究問題,世世代代人類都是這點事嘛。

有人就說「魏老師,怎樣自強不息?你講得細一點。」

我說細一點,就是老祖宗告訴咱的三句話。《大學》里寫了,《大學》里寫教育講得太清楚了。

《大學》開篇講的是「大學之道」,大學的根本是什麼呢?三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老師們,咱們研究教育,百戰百勝,教育人家、教育自己,歸根到底都這三件事。

《大學》就這麼三項任務,教育就這麼三項任務,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黨校教育,其實都這三件事。

什麼叫明明德?就是把被教育者,咱想教育咱自己,咱就得這麼對待自己;咱想教育自己兒子,咱也得這麼去對待兒子。幹啥?先找到他光明的一面,「明明德」。

這個地球上,所有的活人全是光明面與陰暗面共同組成的。

這件事做得挺高興,希望別人都看著,咱大家一塊兒去做;也有,這件事這做得不太得體,算了咱偷偷做了,下次不再做。這事咱都干過。

最值得研究的,搞教育的人,還是要多看腦科學、神經學、基因學,這是真正有用的。

你看了以後,對自己認識得更加透徹、更加清晰。教育學,有的教育學離現實更遠,有的教育學家一輩子基本上不怎麼深入實際,也不深入課堂,也不深入人心的細節,也不深入更細的學生的生活,這從理論到理論,越弄越高深,把所有人都能看糊塗了。

老師們,牢牢記住教育的第一件事,你想教育自己,第一項任務是什麼?明明德。

什麼叫明明德呢?就是把你光明的自我、佛性的自我、人性的自我,看明白、想明白、說明白、寫明白。

所以我教書的第一件事,每個同學都要說自己優點長處、寫自己優點長處。不管什麼學生,第一件事,寫優點長處。

四十年前給我兩個班,一個是全年組優秀的、聽話的、學習好的學生組成重點班,讓我當班主任、教語文課。

另一個班也是全年組8個班裡選拔的,各個班最不聽話的、最愛打架的、最能和老師作對的、學生最差的,8個班選出來的,53名同學全是男同胞,也讓我教,我上課一會在火里、一會在水裡。

但是我比較靈的辦法,牢記教育的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先找優點長處,你給重點班學生找優點長處,他覺得理所當然,因為他長年累月生活在表揚中、鼓勵中、掌聲中。給8班學生找長處,他就覺得老師信他。

這就是人生,你還沒幹呢,先說自己不行。明明德,明明德之後,把自己做對的事,堅守、堅守、再堅守,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既然能背,為什麼不背。一點一點背起來,於是你就有了新的感覺、新的自我。

第二件事,把你能做的事馬上開始做,「說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不怕慢、只怕干,水滴石穿,日久天長,養成習慣。」

你每個優點、每個長處都給它做成習慣,都做成習慣了,怎麼樣?

你看我,我沒有新東西啊,我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是我做對的事,是我們老師從小做了以後,我們覺得很好的事,我就把它守住,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面對任何一個班,我都培養他自我教育能力。這樣你只會是培養的方法越來越細,培養措施越來越精。

於是做成習慣,就相當於把你的優點長處變成了一棵有生命力的樹,不是折騰、折騰、折騰。培養兩天、停了,培養兩天,停了。而是紮根了,一旦紮根,他就不斷的創新。

微創新、微創新,扎新根、扎細根、扎精根、扎微根。

下面,聽的習慣、說的習慣、讀的習慣、寫的習慣,畫畫的習慣、算題的習慣、研究的習慣,不斷的往下紮根的時候,上面你這能力,樹就會不斷的發新芽、長新葉、抽新枝、拔新節、綻新花、結新果。今年結完果,來年呢?你只要不砍了這棵樹,它會碩果累累。

陝西有一棵銀杏樹,戲傳說是老子親手種植的,2500多年了,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什麼?就是不折騰。

當不折騰的時候,創新就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自自然然的事情,就回歸了生命本身。

你的生命本身其實每天都在創新,所有的活人每天都在創新,你不是勤奮在創新,就是懶惰,享受新的懶惰方法,這是鐵的法則。

反過來,你如果不開發自己勤奮、積極、樂觀、向上的腦神經,你的大腦也不會閑著。

不會閑置著就怎麼著?你就不自覺的被懶惰的、懈怠的、拖拉的腦神經所控制。而懶這個東西有沒有界限呢?沒有,吃了睡、睡了吃。

哪個挺胖的人不想減肥呀,不就是管不了這張嘴嘛,嘴的勞動力太能耐了,越來越強大了,想吃什麼吃什麼,你理智根本管不了了。

所以為了自己的幸福,要不斷的開發自己,開發自己光明的一面、佛性的一面、人性的一面。

我這個教書的就省勁了,學生享受的是他心靈成長的快樂、勤奮成長的快樂、樂觀成長的快樂,每天高高興興。

一上語文課,先開發自己所有的能力。我到哪兒講語文課,第一個節目就是大聲練說的能力,或者朗讀你喜歡的詩文,大聲朗讀,擴充口頭作文。

新加坡1965年獨立建國,那時候窮得叮噹響。破破爛爛,貪腐橫行,垃圾遍地,管理混亂,馬來西亞也不要它了。沒人要,怎麼辦呢?

1965年只好獨立建國,經過65年的努力,自強不息,由人均510美元漲到2013年的時候51000美元,超過了美國。

我說「今天要說的話題是,請同學們預測一下,再過47年,新加坡人均GDP將可能由今天的51000美元漲到多高的水平?隨著物質文明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將達到什麼尺度?說吧!」

嘩,全班學生全然不顧台下有多少新加坡的老師和校長,還有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的同志也去聽,新加坡、馬來西亞都舉行20來場魏書生專場報告會,我在我的專場上大力宣傳我們共產主義理想。我就是這種性格,到哪兒都是坦坦蕩蕩說自己實實在在的話。

我們要做到 「三個守住」

一是守住傳統常識。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萬年以後用不用改?一萬年以後一個字都用不著改了,咱們教書,老祖宗基本原則早就說清楚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寓教於樂、教學相長」,古代如此,現在亦然,再過一萬年一個字都不用變。

機器人超過人了,人類要追機器人了。這16個字,一個字都不用改。創什麼新,在基礎理論上來回創新,無非就是把明白事說糊塗了,然後再重說。

二是堅守新中國自己的經驗。

我到處宣傳,我對新中國的教育必須說兩句話,哪兩句話?

第一,新中國教育了不起;第二才是新中國教育有問題。了不起是主流,有問題是支流,兩者不可顛倒。

新中國以來,一代一代教育部的部長、副部長,教育廳廳長、副廳長,教育局局長、副局長,學校的校長、副校長都戰勝了多少困難,緩解了多少壓力,解決了多少矛盾,積累了多少經驗。

去年正月初七,我領著書生中學40多位高三任課教師杭州機場出發,起飛到石家莊機場,走近精英中學。哎呀,實實在在上學,真是了不起啊!我說咱家這麼多好的經驗咱得牢牢的守住。

三是最重要的是在白紙上寫上自己的20條優點長處。

各位老師就想,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每個方面四條,20條。魏老師,不夠寫?那寫40吧。

你寫著寫著,才發現您的資源很多,教師永遠最寶貴的資源在自身,永遠沒在美國、丹麥、芬蘭,就在您心裡。

接下來請各位老師回去以後,當班主任的,讓你班每個同學都寫20條優點長處。

今天參加活動的各位青年教師,最後我想說:「活著要幸福,快樂工作是為了活得幸福。」

來源 | 語文好教師

編輯 | 中國網教育頻道,標題為編者注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教育頻道 的精彩文章:

伴讀 | 古代選皇帝,是從教育開始的
校外培訓帶學生彎道超車!有什麼樣的評價機制就有什麼樣的市場?

TAG:中國網教育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