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陸遊遺憾 尋隱者不遇

陸遊遺憾 尋隱者不遇

陸遊當年在這裡結識了上官道人 李貴平 攝

與剛到四川的雄心萬丈不同,在寓蜀後期,陸遊過著一段「青城訪隱翁,西市買幽圃」的生活,訪仙問道,樂在其中。那時,陸遊常去的地方是青城山丈人觀,他對那裡的印象極佳,「再到蓬萊路欲平,卻吹長笛過青城。空山霜葉無行跡,半嶺天風有嘯聲。」(《自上清延慶歸過丈人觀少留》)而更關鍵的是,陸遊這裡結識了一位奇人:上官道人。

譙先生與姚太尉

亂世奇人不得見

陸遊當年在這裡寫了《老學庵筆記》 李貴平 攝

上官道人是什麼人呢?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是這樣記載的:「青城山上官道人,北人也,巢居,食松麨,年九十矣。人有謁之者,但粲然一笑耳。有所請問,則託言病聵,一語不肯答。」

住在樹上,吃松子,見人總是粲然一笑,不作多語,與世無涉,這不就是活神仙的形象嗎?「往年屢游丈人祠,上官八十如嬰兒。」(《予頃游青城,數從上官道翁游,暑中忽思其人》)可能是陸遊與上官道人見多了,逐漸熟悉,有一天,上官道人就開口說了幾句話。他說的是:「為國家致太平,與長生不死皆非常人所能然,且當守國使不亂,以待奇才之出,衛生使不夭,以須異人之至。不亂不夭,皆不待異術,惟謹而已。」

這段話讓陸遊如獲至寶。此話究竟深奧在哪裡呢?後來周作人讀到了這段話,認為道出了「黃老之精髓」,便在《流寇與女禍》中寫了一段評語:「上官道人其殆得道者歟,行事固妙,所說治國衛生的道理,寥寥幾句話,最高妙也最切實,我想這或者可以說是黃老之精髓吧。所可惜的是不容易做,大抵也沒有人想做過,北宋南宋以至明的季世差不多都是成心在做亂與夭,這實在是件奇事。」

陸遊在青城山過著一段「青城訪隱翁,西市買幽圃」的生活, 李貴平 攝

陸遊在青城山結識了上官道人之後,還想去認識另外兩個隱士,一個稱譙先生,一個是姚太尉。譙先生叫譙定,字天授,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也曾經當過官,後來在青城大面山上隱居,住地「嶮絕人不能到」,數年才出來一次,能見到的人很少。姚太尉是姚平仲,西陲大將,素有戰功。在北宋京城到了最危急的時候,宋欽宗讓姚平仲想辦法,姚平仲便帶著人馬去「斫營擒帥以獻功」,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宋金劫寨之戰」。但偷襲金寨不成,姚平仲從此亡命天涯,最後也到了青城大面山,「得石穴以居」。乾道年間,有人在丈人觀道院見到了姚平仲,那時他已經八十多歲,「紫髯郁然,長數尺,面奕奕有光。」

輕別青城十二年

至今客枕夢林泉

陸遊就非常想見到這兩個傳奇人物,但一直沒有得見。陸遊甚至還給他們寫過詩,如《寄譙先生》一詩,「寄謝譙夫子,今年一出無?」那種渴望一見之情呼之欲出。又如《托上官道人寄姚太尉》,「太尉關河傑,飛騰亦遇時」,表達了對姚平仲生不逢時的理解和同情;也有「煙雲千萬疊,求訪固難知」,是對不能一見當年的英雄好漢的遺憾。有趣的是,這首詩是陸遊將詩寫好後請上官道人帶給姚平仲,陸老夫子是不是有點走火入魔了呢?

陸遊一生為青城寫下了上百首詩,漫遊青城是他在蜀期間最為重要的經歷之一。「白帝城邊八陣磧,青城山下丈人祠」(《思蜀》),指的就是他在當夔州通判和蜀州通判兩個時期。陸遊到老都非常懷念青城,他曾經有過「青城結雲巢,擬住三千年」(《書懷》)的想法,這分明是受了上官道人的影響。「學劍慣曾游紫閣,結巢終欲隱青城。」(《狂吟》)則表達了他的壯志未酬,當年的羈旅生涯已煙消雲散,但青城或許是他最好的心靈家園。

陸遊當年經過的青城山 李貴平 攝

錢鍾書之父錢基博曾在《中國文學史》中談到陸遊的四川情結:「樂蜀中風土,宿留十載。孝宗念其久外,召東歸,然未嘗一日忘蜀也。」的確,陸遊回鄉後,與青城的朋友還一直保持著書信來往,「青城舊友頻相約,歸養金丹尚未遲。」「呼兒凈洗硯,書帖寄青城。」而他也常常在夢中回憶起青城往事,「夢作青城去,翠磴捫松蘿。」「俗念絕知無起處,夢為孤鶴過青城。」「只怪勝游頻入夢,今朝蜀客話青城。」

但陸遊夢得最多的還是上官道人,「青城上官叟,時入夢中來」(《書枕屏》),也許真的從他身上有所悟。陸遊對上官道人的粲然一笑留有深刻的印象,簡直讓他有些入迷,就是在陸遊離開青城多年後,他還在《蜀使歸寄青城上官道人》一詩中回憶起了上官道人的笑容,彷彿從雲端而來,帶著天地之間的深意:

輕別青城十二年,至今客枕夢林泉。

一杯松屑齋前進,兩卷丹經肘後傳。

欲與公為塵外侶,幾時身上峽中船?

世間牛蟻何勞問,輸與雲窗一粲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