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分為很多種情況,每種情況都不太一樣
自殺分為很多種情況,每種情況都不太一樣。
情況一:抑鬱症的自殺
這個應該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情況。
抑鬱症的自殺,常見的心理是——絕望
因為抑鬱症會讓人感到毫無生趣、以前喜歡的事情都失去興趣,而且記憶會出現偏差,往往只能想起不愉快、痛苦的記憶,身體的活力也會減退、感到有氣無力,心情容易持續低落或悲傷、時間久了甚至是麻木。
抑鬱症讓人失去了『期待』的感覺,所以抑鬱症患者會感到『活著真沒意思』。
只能感覺到痛苦,然後又沒有活下去的期待。
甚至自己想了很多辦法,做過很多嘗試,發現還是繼續抑鬱——這種用力掙扎過後的無力感和疲憊,讓人更加覺得絕望。
抑鬱症患者就開始越來越多的想自殺了。
抑鬱症的自殺另一個常見的心理——自我厭惡
不僅是其他人難以理解和接納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患者自己也不太接納自己。他自己也未必理解自己為什麼那麼抑鬱。
伴隨著活動和活力的減少,抑鬱症患者的社會功能開始受損。通俗的講就是工作、學習、生活都明顯出現問題。伴隨著失眠、注意力下降、記憶力下降等。
雖然抑鬱症患者失去了對很多事情的興趣,但是他的『自責』卻還在。也就是說,患者雖然沒有動力做事情,但是還是覺得自己『應該做事情』、依舊重視一些責任。
這導致可以一種矛盾而痛苦的狀態——
既沒有力氣做事,也沒有辦法好好休息。
這種狀況通常和失眠相伴出現。
抑鬱症的自殺還有一個常見心理——羞恥感。
也就是說,對於『想自殺』這件事,想自殺的人本身也覺得不好意思。他們很可能不和其他人提起,或者就算提起了也不會深入說。給人一種「應該不是真的想自殺吧?」的感覺。但其實是,他們不想背負「自殺者」這個標籤的壓力,所以不會直接承認。
這就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因為想自殺而感到羞恥,因為羞恥感而想自殺。
他們也容易批評自己「我太脆弱」「我太矯情」等等。這些內心衝突進一步強化了抑鬱癥狀。
『絕望』、『自責』、『羞恥感』互相刺激強化,形成了一個非常難以破解的惡性三角形循環。
抑鬱症患者的自殺,通常是逐步發展的。
一般來說都會有意無意地釋放出來一些『信號』:
告訴別人自己很痛苦、迷茫或自責
會安排一些類似遺言、後事之類的
有時候因為決定要自殺了。反而心情會好轉一點,因為他們覺得『終於可以解脫了』,周圍的人往往容易誤以為他們真的好轉而掉以輕心
會搜集自殺方法的資料
會去打算自殺的地方看,或者準備自殺工具
情況二:衝動型自殺
這種自殺和抑鬱症的自殺不同。抑鬱症的自殺通常是慢慢加強的,逐漸計劃和實施的。
衝動型自殺,往往容易選擇跳樓、割腕等對自殺工具要求少的方式。
衝動型的自殺分為兩大情況:
他真的想死。
他其實只是想自殘,沒完全想過是不是真的會死。類似於意外。
衝動型的自殺比較複雜。比較常見於一些情緒很不穩定的人身上。
比如邊緣型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的人,很容易覺得被別人拋棄和拒絕,就像是天塌下來了一樣——所以他們覺得生不如死,衝動之下就會真的嘗試自殺。
某一部分衝動的自殺者,是有極端的憤怒,希望通過自殺去懲罰別人。
衝動型自殺,往往和激烈的情緒、單一而固執的人生觀、價值觀有關。他們很容易因為自己重視的事情不如意,而判斷『人生已經徹底完蛋了』,然後去實行自殺。
還有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陽性癥狀的,也可能會衝動的自殺。這種情況很難用一般思路去理解,因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會喪失自知力和現實檢驗能力。
情況三:非病理性的自殺
一般提起自殺,我們想到的大多都是『有問題』『有病』或者『有痛苦』的人。
但是,實際上有些自殺卻是在被我們歌頌的。
比如,董存瑞炸碉堡,屈原投江。
所謂『捨身取義』——其實是我們文化中讚揚的。
但你不能說這種自殺是『有病的』、『不對的』或者『因為自殺者有痛苦才自殺』。
對於這類自殺者而言,自殺是實現理想的方式,是貫徹人生信條的證明,甚至是勇氣、大愛。
總結
我認為,無論是哪一種自殺。
其實都是一種手段。只是不同自殺的人,他們用自殺想實現的目標和效果是不同的。
如果我們理解了自殺的理由,其實往往也會從中看到人的渴望和目標——是可以轉化為活著的理由的。
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想過自殺。只是程度和時間有所不同。
所以雖然我們要重視這個問題。
但我們不必太把『想自殺』當成一件『不正常』的事。
用平等、淡定的態度和人討論自殺,其實反而可以減少自殺的可能性。
因為這種態度,會減少羞恥感和自責。討論自殺也是在討論一個人重視的事情是什麼,可以幫助我們慢慢理解對方。
※詩詞中經常用到的30個典故,讀懂了受益匪淺 值得收藏
※中國成語故事160篇
TAG:天傑財富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