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對越自衛反擊戰,唯一犧牲的坦克團長,找到遺體時淚如雨下

對越自衛反擊戰,唯一犧牲的坦克團長,找到遺體時淚如雨下

原標題:對越自衛反擊戰,唯一犧牲的坦克團長,找到遺體時淚如雨下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後,東線解放軍廣州軍區主力南北對進合圍越北重鎮高平之敵,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其中陸軍第42軍125師奉命攻擊高平以東重要屏障復和縣城,一路遭到越軍重重阻擊,進展頗為艱難。

朱富鈞烈士生於1937年,江蘇省蘇州市人,1951年入伍,歷任技術兵、參謀、團長,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指揮員。朱富鈞率領水陸坦克沿公路一直衝到巴脫,在這裡與友鄰一個59式坦克營會合。隨後,朱富鈞改乘一輛裝甲指揮車,率領59式坦克營搭載一個連步兵繼續向復和前進。沿途的公路兩邊長著茂密的甘蔗林,有多股越軍火力小隊隱藏其間,用機槍、火箭筒、無坐力炮向坦克縱隊猛烈射擊。由於地形不利,坦克有任務只好高速衝擊,無法停下來仔細肅清敵人,致使坦克上的步兵遭到很大傷亡。



哥新一帶地形複雜,公路狹窄,兩側都是岩洞眾多的石山,向公路延伸的山腿上有越軍的塹壕和火力點。在一個公路拐彎處,375團先頭部隊被三面石山上的越軍輕重機槍火力和密集的炮火所阻,一時無法前進。因地形不利,後方炮火支援也不及時,375團傷亡很大。後方的師基指得到消息,立即命令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1營戰鬥連和師反坦克預備隊前往馳援。


越軍發現有一支中國坦克縱隊孤軍深入,當即集中猛烈炮火向其射擊,並出動了反坦克小組分多路向坦克接近。很快又有2輛坦克被擊中癱瘓。朱富鈞團長發現情況不對,而且前方公路橋也被破壞,遂指揮剩下的4輛坦克掉頭沿原路返回。

在回撤途中,朱富鈞的裝甲指揮車被越軍火箭彈擊中,身負重傷。他命令坦克團副團長接替自己指揮,率領坦克縱隊突圍。朱富鈞被跟隨他的警衛員、衛生員、報務員抬下車,躲到旁邊一座山上的山洞裡等待救援,在敵縱深陣地堅持了2晝夜。因失血過多,朱富鈞幾次昏迷,最後於2月21日晨7時光榮犧牲,時年42歲。



在這次救援師前指和375團的行動中,第43軍坦克團3營7連703號戰車中彈負傷,炮長寇萬清、二炮手宋元儉下車用輕武器繼續同敵人戰鬥。天黑後,寇萬清、宋元儉與部隊失去了聯繫,深陷在敵陣中。為隱蔽蹤跡,二人脫掉長筒皮靴用工作服包著腳,懷著堅定的信念朝祖國的方向走。他們機智勇敢,大膽細緻,忍飢耐渴,不顧身上腳上被尖石荊棘划了許多血口子,連疲倦到互相依偎睡一會時手指也緊緊扣著身上攜帶的唯一一枚手榴彈的拉火環。就這樣頑強地與敵人周旋5晝夜,路上還摸清了越軍陣地上的許多火力點位置。直到2月24日凌晨,他們才終於爬回了己方陣地。寇萬清、宋元儉未及休息,就找到了炮兵部隊首長,彙報了越軍陣地的火力分布情況,並要求當嚮導配合炮兵消滅敵人。根據他們指示的具體目標,炮兵對歌新一帶的越軍陣地進行了火力急襲,取得了一定戰果。戰後,寇萬清、宋元儉均榮立一等功,在全團五名個人一等功獲得者(另三人是林夢珠、吳本改、張東法)中佔有了兩席。


幾天後,我軍大部隊打了過來,在報務員指引下,找到了朱富鈞團長的遺體。找到遺體時淚如雨下由於天氣高溫濕熱,遺體已經全身浮腫,面目全非,傷口處還爬滿了蛆蟲,令人慘不忍睹。朱富鈞烈士成為了這次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唯一犧牲的坦克團長。後來他的遺體被運回祖國,安葬在廣西龍州烈士陵園,墓碑排號為4區5排12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跡如煙 的精彩文章:

30年代中國美女與日本美女素顏照對比,你認為誰漂亮
從12歲至去世,周恩來從未踏足淮安老家,為有這樣的總理感到驕傲

TAG:墨跡如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