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危險,經常與人類打交道的猴子為何變得品行不端

危險,經常與人類打交道的猴子為何變得品行不端

圖文:趙序茅

去年10月份,我在唐家河考察期間,聽聞一起入室搶劫案,描述如下:

護林員馬叔有一次回家,發現家中一片狼藉,窗戶大開,油瓶倒了,地上橫著一個米袋,周圍撒了一地米。馬叔不知家裡遭遇了什麼?」。更令他納悶的是地上的米袋並不是他家的」。正當馬叔困惑之際,他隔壁的同事回來了,發現屋裡同樣凌亂不堪,家中的一袋米不翼而飛。他來到馬叔屋裡,發現地上的那袋米正是他家的。兩人面面相覷,也不知道家裡發生了什麼。為了一探究竟,第二天他們躲在家附近暗中觀察。他們剛離開不久,5名「盜賊」出現了,只見它們輕車熟路,用手扒開窗戶,抬頭環視一圈,而後迅速進屋。大概3分鐘後,這5名盜賊從屋子裡出來了,每人嘴裡叼著一帶速食麵,懷裡還夾了一包,迅速逃離現場。馬叔他們立即回家,現場情況和昨天如出一轍。

搶劫遊客脈動的猴子 趙序茅 攝

即便是查處了兇手,也無法將其繩之以法,因為他們享有治外法權,不接受人類的法律制裁。它們是一群獼猴。

這樁盜竊案,不由地這讓馬叔想起10年前的另一起獼猴傷人案:

當年青川森林公安收繳了一隻老百姓私養的獼猴,把它放歸到唐家河。此猴打小生活在人類的環境中,並不怕人,但對自己的同胞陌生了。這隻猴來到野外無法融入當地的猴群。野外的獼猴群並不接納這隻外來的猴子。無奈之下,它只能在人類居住區附近流浪,成為一隻流浪猴。由於之前有過長期和人類打交道的歷史,它並不怕人,平日里趁人家不在的時候,入室搞點東西,吃完再帶點回去。當地人也慢慢習慣了,不和它一般見識,不過這猴卻越發頑劣。有一日,蔡家壩護林員老劉一家在打麻將。這隻猴偷偷地溜了進來,發現屋子裡並沒有吃的。它看到打麻將的人圍在桌子上,徑直地跳到劉女腿上,好奇地看著它們玩牌。一家人都是護林員,對於此猴甚是好奇,並沒有驅趕。觀看一會後,此猴竟然學著人類的樣子去摸牌。劉女大呼驚奇。不料此舉嚇到了這隻猴。驚嚇中,它在劉女腿上咬了一口,慌忙離開。此猴咬人後,聲名狼藉,沒人對它有好臉,生存一下子艱難起來。後來,此猴便離開了,再次去尋找野外的猴群。它一開始在猴群周圍徘徊,群里高等級的雌性個體對其驅趕。它只能呆在猴群外圍,不能到食物豐富的地方去。再後來,由於猴群發生變動,猴王更替,它順利加入猴群,生了一隻小猴子。

正在搶劫的猴子 趙序茅 攝

猴子和人類一樣同屬於靈長目,它們屬於猴科,我們屬於人科,在親緣關係上人與猴是近親。可是,為何卻屢次發生不愉快呢?猴子本來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為何幹起來打家劫舍的勾當?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靈長類動物專家 Fany Brotcorne對於猴子的搶劫行為進行了專門的研究。Brotcorne發現生活在印度尼西亞某寺廟附近的一群長尾獼猴長期對遊客進行敲詐勒索,它們搶走遊客身上值錢的物品,比如手機、相機、帽子等。然後坐等遊客繳納「贖金」——食物,來領回自己的物品。為了探究緣由,Brotcorne團隊花了近4個月的時間觀察了寺廟周圍4個不同的猴群。這4個猴子中猴子的年齡結構不同,接觸遊客的機會也不同。觀察結果顯示:接觸遊客最多的兩個猴群發生敲詐、搶劫的幾率最高,而越是遠離人群的猴群也越本分。此外,搶劫遊客行為的發生幾率和群猴中的年齡結構有關,猴群中的年輕雄猴越多,參與搶奪的幾率也越高。在猴群中,年輕的雄猴在群體內的地位比較低,猴群中的高等級個體佔據食物最豐富的地盤,它們無權染指。窮則思變,年輕的雄猴為了獲取優質的食物只有去擴寬新的渠道。它們中的一隻一旦獲取了新的食物,很容易在群體之間傳播。猴群中很多新食物的獲取往往都來自年輕雄猴的探索。

長尾獼猴 來自維基百科

對於猴子而已,相互學習、模仿並不是什麼難事,比如一隻猴子進行搶劫,另一隻猴子模仿。但是,某種行為,比如「搶劫行為」,要在猴群中擴散開來,讓其他猴子都學習和接收,這可不是簡單的個體間模仿了,而是一種社會學習行為。那麼是什麼原因讓猴子發生社會學學習呢?有關猴子學習動機的假說有:隨大流,模仿有經驗的猴子,從父母或近親那裡學習,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對哥斯大黎加的一群卷尾猴研究發現「收益偏好」(「payoff bias」)是猴群學習的動機,簡單說就是猴群是否願意學習某種行為取決於這種行為能否給它帶來收益。以卷尾猴開堅果為例,一種有效開果方法可以在很短時間內(2周)在猴群傳播開來,即便是猴群中有些個體已經掌握了開果技術,它們也願意學習更有效的方法。這些猴子非常善於觀察、學習,也會利用個人經驗學習。其中老年猴往往依靠自己的經驗,而年輕的猴子更多地向他猴學習。

卷尾猴 來自維基百科

猴群中對於新發現的食物分享和學習自然是好事,有利於整個種群的繁衍。那麼它們發現的食物如何進行分配呢?

科學家做了一個分配方式的實驗。美國科學家把7隻猴(3雄4雌)關在一起,開始對其灌輸「貨幣經濟」的理念——讓這群猴子學會用貨幣換取食物。科學家先給猴子貨幣,這玩意不能吃、不能喝,人家猴子當然care直接給扔出去。要想讓貨幣發揮作用,就得賦予其價值,否則無猴問津。於是,每當猴子們扔出貨幣的時候,科學家就給它們食物犒勞。慢慢地這群猴子明白了手裡的貨幣是可以換取食物的。就這樣原本「純粹」的猴子被銅臭味給俘獲了。隨後,科學家給這群猴子扔出一大把貨幣,讓其自由爭搶、自由競爭,不加限制。那些身強力壯的雄猴搶得多,而身體弱小的雌猴搶得少,產生了分配差異,一部分猴子先富起來了。

這些先富起來的猴們,如何對待那些窮猴呢?那些擁有大量貨幣的雄猴,兌換完食物,吃飽喝足之後,開始拿出貨幣和雌猴分享。不過,這個分享是有償的,需要雌猴提供交配權來換取。

其實這和自然界中的狀態非常相似。在自然狀態下自由競爭的猴群,只有少數高等級的雄性個體擁和群內雌猴交配的權利,低等級的雄猴無權染指。

正交配的猴子 趙序茅 攝

實驗還在繼續,科研人員開始改變分配方式,不再讓其自由競爭。他們先把7隻猴子餓上2天,後把大量的貨幣只給其中的一個猴。於是這隻獲取貨幣的猴子在制度的幫助下實現了一夜暴富。可是它還沒來得及享受食物和性,就遭到剩餘6隻猴的群毆,它的貨幣散落一地,遭到哄搶,並且本猴也被打傷,落荒而逃。之後猴群再次恢復平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使者 的精彩文章:

它就在這裡,你能找到它嗎
質疑:川航飛機風擋玻璃破裂——飛越喜馬拉雅,天鵝背黑鍋?

TAG:自然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