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去台灣前,蔣經國密見一人,此人勸他留下,小蔣聽後一語不發
1949年,去中國台灣省之前,蔣經國秘密見了一個人,見面後,此人勸說蔣經國留下,讓他不必去台灣省。小蔣聽後一語不發。此人是誰?誰如此大膽?
此人就是著名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物候學的創始人竺可楨先生。
竺可楨,1890年3月7日出生於紹興東關鎮一個小商人家庭。自小開始,他學習勤奮,富有愛國思想。1909年,竺可楨考入唐山路礦學堂(今西南交通大學) 學習土木工程;1910年,成績優異的竺可楨公費留美學習,並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回國後,1920年,竺可楨應聘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34年,竺可楨與翁文灝、張其昀共同成立地理學會。從1936年4月起,蔣介石親自選定竺可楨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歷時13年。在浙大期間,他以科學家的嚴謹精神辦學,大力倡導科學風氣,明確以「求是」二字作為校訓,盡心竭力,要把浙大辦成世界名校。
抗戰期間,竺校長多次發起「抗日救國」運動。抗戰勝利後,他本人被選為國際氣象學會氣候學委員,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大會。
1949年解放前夕,教育部長杭立武電催竺可楨赴滬去台,竺校長斷然拒絕。蔣介石得知後,又許以高官厚祿,許以高位,要他去中國台灣省,亦遭斷然拒絕。
1949年4月,竺校長接到國民黨教育部長杭立武來電,電文曰:「請速來上海,有要事相商。」
竺校長接到電文後,立即到達上海。見面後,杭立武急忙說:「竺校長,您要趕快去台灣省,在那,由你擔任台大校長。」
見竺校長搖頭不語,杭立武又說:「要不,你先去歐美考察一段時間也行。」
竺校長聽後,應付說:「杭部長,這麼大的事,總得讓我考慮一下吧。」說罷,他起身告辭。
動員竺校長離開大陸速去台省,是蔣介石親自布置給杭立武的任務,完不成的話,搞不好是要丟官的。杭立武決定使點手腕,隨即通過《新聞報》發表了一則「竺可楨近日飛抵台省」的消息。一來是以此迫使竺校長就範;二來也算是向蔣介石交賬。竺校長看了報紙刊登的消息後,付之一笑,不加理會。
1949年4月中旬,一天下午,竺校長正在街上買報紙時,突然,一輛黑色轎車在他身邊停下,車裡鑽出一個人,此人面帶笑容的說:「竺校長,你不是去了台灣么?怎麼還沒走呢?」
竺校長抬頭一看,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蔣介石的「大公子」,人稱小蔣的蔣經國。
「哦,走是要走的,可還沒有搞到飛機票、船票呢。」竺可楨應付說。
「這事好辦,我可以搞到船票、飛機票。你住在哪裡,我馬上派人給你送去。」小蔣說。
「多謝了,我現在居無定所。」竺校長故意搪塞後,急忙找借口離去。
沒過多久,蔣經國打聽到竺校長的住地後,秘密地親自登門拜訪,給他送來了船票、機票。寒暄幾句之後,蔣經國話入正題,向竺可楨轉達了蔣介石希望他去台的邀請,並以老朋友的身份「開導」竺校長。
竺校長心裡明白,在個人恩怨方面,蔣氏父子對他不薄,他任浙大學校長就是蔣介石親自選定的,他與蔣經國的私交匪淺。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有明智的決斷。
蔣經國說:「竺校長,我奉父命,密見您,邀請您去台灣省。」
竺校長說:「謝謝蔣先生的好意。我經反覆考慮,我想,還是不必去了。」
蔣經國聽後愕然道:「這是為什麼?」
竺校長說:「日暮途窮,大勢已去,你想想,區區台省孤島,彈丸之地,能維持多久呢?」
「這……您不要悲觀啊……」蔣經國繼續不厭其煩地勸說。
說了好半天,見竺校長仍不為所動,口乾舌燥的蔣經國知道估計再說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效果,遂欲起身告辭。
不料,竺校長卻站了起來,笑呵呵地把蔣經國按回沙發上,坐下後,真切說:「建豐先生,別急著走啊,想當初,先生15歲出國去蘇聯留學,在西伯利亞的苦寒之地苦度12個春秋。27歲時,你回到祖國後,曾抓起一把鄉土貼在自己身上久久不放。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故土、故鄉、故人,難離、難分、難捨。今日事,我不能無動於衷,如果你有勇氣,我看你也不必去台灣了。」竺校長親自勸說蔣經國留下,希望他不要去台灣,勸蔣經國也留在大陸。
蔣經國聽後甚是鬱悶,一語不發。自己身負使命,以雙重身份來勸竺校長去台,不曾想,不僅沒能勸說成功,反而受到對方回勸。蔣經國一語不發後,立即起身告辭了。後來,小蔣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次會面。
※蔣介石在台灣省牽掛這個女人,周總理得知後說:將她送去
※1949年開國大典彩色照片,第一張是主席,最後一張是總理
TAG:大貓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