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胃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它的早期信號都被錯過……
嘉賓: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腫瘤科 劉棣
關鍵詞:胃癌 致病因素 報警信號 預防
以往胃癌的發病率以40-60歲多見,但是近年來胃癌已成為年輕白領的頭號殺手。近年來的臨床數據顯示,青壯年胃癌患者越來越多,尤其是在19-35歲的青年人中,胃癌的發病率比上世紀70年代增加了一倍。
所以,認識胃,盡量減少胃癌致病因素,早檢查、早治療,至關重要!那麼,導致胃癌的因素有哪些?胃癌前期都有哪些報警信號?生活中我們又該從何做起來預防胃癌的發生?歡迎您關注收聽今天的《養生有主張》。
案例1
王先生,今年57歲,就在七年前他無意間被診斷出胃癌,這讓一家人都無比驚愕,因為王先生和家人都認為他們平時的生活習慣都還不錯,王先生喜歡運動,又愛旅遊,怎麼會被查出胃癌呢?原來這要從王先生的一個飲食愛好說起,那就是每天兩三勺辣椒醬,雷打不動。那麼,辣椒醬和胃癌有什麼樣的關係呢?今天做客《養生有主張》的嘉賓——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腫瘤科劉棣為我們分析了這一問題。
原來,我們可以從辣椒醬的成分來分析出原因:
辣椒醬的成分表中有一個配料:它的名字叫做「鈉」,成品包裝的食品鹽成分主要是看「鈉」的含量,1g鈉=2.5g鹽,比方說王先生愛吃的辣椒醬,一般情況下每100g的辣椒醬含鈉為5g左右,那麼一瓶300g的辣椒醬含鹽量大約就是5*2.5*3=37.5g的鹽。這只是辣椒醬中的鹽,我們再加上一頓三餐的食物中的鹽,這就明顯超高了,如果常年如此,那可想而知胃粘膜被這種高滲透食物的損傷是多麼嚴重了,所以被查出胃癌也就不奇怪了。
廚房中除了辣椒醬還有很多的醬類,例如:香菇醬、牛肉醬、番茄醬、甜麵醬等等,裡面都是含有「鈉」的成分,大家不防都找出來可以算一算。
當然這裡面還存在患者本身的個性差異,例如:抽煙、喝酒、熬夜等。
1g鈉=2.5g鹽
長期攝入高鹽食物,如泡菜鹹菜、腌制、熏烤肉製品等可導致胃黏膜表面的粘液屏障受損,使組織容易被致癌物質侵害,同時也讓幽門螺旋桿菌容易在胃內「定居」。
五種常見的高鹽食品,包括大醬湯、泡菜、鹹魚子、鹹魚罐頭、魚肉乾的攝入與男性胃癌發病風險顯著相關。與從不使用腌制食品的病例相比,每周食用≤100 g 可使胃癌風險增加 1.74 倍,每周食用>100 g可使胃癌發生風險增加 5.95 倍。
所以,通過王先生這個案例,我們就可以發現厚重味道的食物、尤其是高鹽飲食是會增加胃癌發生的幾率,那麼,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呢?歡迎關注收聽今天的《養生有主張》。
案例2
張阿姨,55歲,是一位對生活要求很高的人,家裡家外事事巨細,然而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卻並不是那麼的在意。
雖然胃病已經很多年,但她一直就只是用吃胃藥來解決問題,可是,就在最近的一次事件中,胃藥並沒有幫助張阿姨解決她的胃病問題,而是被診斷出胃癌晚期……
對於這個問題,劉老師介紹說,她最大問題在於胃病多年而只是選擇吃藥來解決。其實生活中有很多胃部有小的不適的一些患者,基本都是吃胃藥扛過去了,從而耽誤了疾病的治療。
其實,疾病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起初開始胃是光滑健康的,當受到高鹽等刺激性食物的滲透刺激之後,就會出現以下變化:
目前公認的胃癌發生過程:
正常胃黏膜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指胃粘膜發生慢性淺表性炎症的意思,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例如進食後上腹部不適、隱痛,伴有愛妻、噁心、泛酸等癥狀,偶爾還會出現嘔吐的現象,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上腹部的疼痛,這種疼痛一般為瀰漫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常常因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者其它刺激性食物而癥狀加重;
→萎縮性胃炎:是指胃粘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數目減少、胃粘膜變薄、黏膜基層增厚,或者伴有幽門腺化和腸腺化生,萎縮性胃炎的臨床表現不僅缺乏特異性,而且與病變程度並不完全一致,常出現以下臨床癥狀:胃脘部脹滿、疼痛、燒心及消化不良癥狀,大便異常及虛弱癥狀;
→腸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細胞被腸型上皮細胞所代替,也就是說胃粘膜中出現類似小腸或者大腸粘膜的上皮細胞,有研究證明,腸化生與胃癌有密切的關係,但是如果我們在這個階段控制高危因素,是有機會可以逆轉胃癌發生的;
→異型增生:是指胃粘膜上皮和腺體在形態和機能上呈異型表現的增生病變,一般認為,在惡性腫瘤發生前,幾乎都要先有異型增生這個階段,所以,癌症發生後,癌症的幾率會大大增高;
→胃癌。
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稱為癌前病變,這是胃粘膜發展至胃癌前的階段。而病變至腸化生、異型增生後很難逆轉(部分輕度異型增生尚能逆轉),當然並不是馬上變癌,也不一定會發展成胃癌,而改變生活習慣,減少致癌因素,能阻止病變的進展。即使到了中、重度異型增生,及時內鏡下治療,還能阻止癌的發生。
張阿姨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重視,只是用胃藥來解決問題,所以最後演變了胃癌的發生。這個時間可能是10年甚至是更長時間。
那麼,通過張阿姨這個案例又給了我們哪些提示呢?
早發現,早治療
胃鏡檢查不能忽視
那麼,什麼時候可以考慮做胃鏡?
事實上,需不需要做還是要看醫生的意見,但出現下面幾種情況時,應該去諮詢一下消化內科醫生。
1. 短期內出現的胃部不適
40 歲以上,以前沒有胃病病史,突然出現的食慾下降、胃痛、胃脹等;或者有胃潰瘍、消化不良病史,但近期癥狀發生了明顯變化,比如疼痛加重、疼痛更加頻繁,採用以前的應對方法疼痛不能緩解。
2. 沒原因的消瘦、疲乏
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出現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貧血,或持續、無法緩解的疲憊。
3. 不明原因的黑便
黑便多是有胃部或者腸道出血的情況。在沒有吃鐵劑、動物血液的情況下出現大便發黑,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4. 有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的人
對於以前做過胃鏡,診斷出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的患者,一定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複查,以便及早發現癌變的徵兆,及時處理。
總的來說,胃癌預防策略有:少吃過咸、過熱食物,少吃腌肉、腌菜、熏魚,戒煙戒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另外有胃癌家族史或者其他高危人群更應積極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根治幽門螺桿菌,降低發生胃癌的風險。
當然,胃癌的發生與年齡、性別、遺傳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經濟水平、種族、地域差異等多種因素有關。但是,這些均為不可控因素,難以改變,而「飲食生活習慣」是可以人為干預的。希望大家都能夠從生活細節入手,健康飲食,定期檢查,遠離胃癌的傷害。
※37歲查出胃癌晚期,遺願清單讓人淚崩:體檢吧,為了愛你的人
※日本天團成員胃癌病逝,年僅22歲,生前鼓勵粉絲他會回來的
TAG:胃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