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貸款詐騙花樣多,款「款」誘惑

貸款詐騙花樣多,款「款」誘惑

「審核員」、「信貸員」、「客服小姐」齊上陣,層層設套;「登記費」、「服務費」、「保證金」道道手續,連番「轟炸」。借貸人本來很缺錢,不料卻「更窮」。導報記者從廈門市反詐騙中心了解到,今年以來,廈門警方共接報貸款詐騙警情819起。警方提醒,放款前先收費的都是騙子!

導報記者獲悉,今年1月至8月20日,廈門市反詐騙中心接報各類貸款詐騙警情819起,涉案金額748萬元。其中,從性別上看,男性受害者613人,佔74.85%,女性受害者206人,佔25.15%;從年齡上看,20-39歲受害者共666人;從職業上看,受害者多以公司職員(46.93%)、個體戶(22.65%)、無業人員(13.39%)為主,共佔82.97%。

最大額

想貸款40萬買房,卻被騙了12萬

準備買房,還差40萬,26歲的小兵(化名)想到了貸款。8月15日,小兵在一家投資諮詢公司的APP上填寫了申請貸款信息,兩天後接到自稱是該公司客服的簡訊,讓小兵添加QQ或微信聯繫。

小兵表明想貸款40萬,「客服」稱,因是「無抵押貸款」,所以需要繳交「保證金」2000元,小兵立即轉賬。沒想到,對方又以「銀行卡交易流水不足」、「下款後需要激活」等理由讓他繼續轉賬7筆共計32000元到指定賬號。

轉賬後,小兵有所懷疑,撥打客服電話,官方客服答覆確實有這家公司。而後,小兵陸續向對方轉賬18次,共計8.6萬元。直到8月19日,小兵發現貸款並未到賬,而「客服」已經「人間蒸發」,這才驚覺被騙。

最逼真

看到「借貸專用合同書」,他信了

徐先生最近急需用錢,於是在一些貸款APP上填寫了個人貸款申請,隨後通過某貸款公司電話添加了「客服」QQ。「客服」讓他提供個人信息,並且手持身份證正反面拍照以供審核。過了半小時,對方稱審核通過,並發送了一份「借貸專用合同書」讓他簽字後再傳真回去。他照做了。

隨後,徐先生又接到一個「放款專員」的電話,稱需繳交一筆3000元的保險金,而這筆錢之後會在放款時一併返還。在徐先生交完3000元後,對方稱,徐先生的銀行流水偏低、綜合評分不足,還要轉一筆5000元的「保證金」,才能放款。這時,徐先生幡然醒悟。

最委屈

趕著還款,情急之下被騙

於女士近日在一貸款APP上貸了30萬元,可到了還款日期卻沒有正常扣款。她擔心逾期未還款會對徵信造成影響,於是趕緊撥打客服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

情急之下,於女士在百度搜索該公司的其他聯繫方式,並打通了「官方客服」電話,對方讓她添加「還款客服」微信。添加成功後,對方發來一個二維碼讓她「虛擬消費支付」。

於女士掃碼後,向對方轉了1萬元,當收到銀行扣款簡訊時,於女士才意識到上當了。

最倒霉

一個月內,接連兩次被騙

8月2日,張先生接到一個自稱辦理小額貸款的電話,他正有貸款意向,於是按對方要求添加了微信。對方介紹了借款流程後,陸續以「保證金」、「放款加速金」等讓他掃描二維碼轉賬。張先生先後分3次,共計轉給對方13180元。隨後,對方依然讓他轉賬,他頓覺被騙,立即報警。

沒想到,兩周後,張先生在網路上再次遇到一位「熱心」的貸款人員。對方自稱是某銀行信用卡部的工作人員,隨後張先生遭遇了與之前如出一轍的套路,前後被騙2萬元。

事後,張先生懊悔不已。他說,第一次被騙是因為不了解這種網上貸款的詐騙套路;第二次被騙,是因為輕信了對方「某某銀行」的名頭。

警方提醒

放款前收取費用的,都是詐騙

警方提醒,貸款應通過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申請,降低風險;其次,不要輕信所謂的「無需抵押,無需手續費,免費貸款」等信息;再次,辦理貸款時預付利息和保險等要求都是不符合貸款規定的,當對方要求事先支付任何形式的資金時,要特別警惕;最後,遇到相關騙術應當及時向警方諮詢並報警,避免財產受到損失。

導報記者 林毅彬 實習生 余琪 通訊員 洪恆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