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潔篪:心守傳統曾孝濂:中國植物畫第一人田黎明:陽光?空氣?水

楊潔篪:心守傳統曾孝濂:中國植物畫第一人田黎明:陽光?空氣?水

【書人畫事】

楊潔篪:心守傳統

楊潔篪是前任外交部部長,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同時他還是中國書協會員,一手楷書嚴謹工整、平正峭勁。

曾有人問楊潔篪:「您是從事外交工作,每天都是和外國人打交道,為何會如此喜愛書法呢?」楊潔篪答:「書法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基本功,作為一名外長更應該具備!」

楊潔篪練習書法,不是為了參加展覽,完全是為了主動地修心養性。也就是說他的書法練成,並不是因為功利之心的驅動,而是心守傳統的文化動能,所以他能紮下身心練楷書。從楊潔篪書法的品質水準來看,他練楷書不是一年之功,也不是數年之功,而是數十年堅持臨習書法碑帖的結果。

不是書法家,卻有書法家的修鍊定力,以楷書為基本,數十年修鍊不止,這樣的書法修鍊態度,就是對傳統書法精神的恭敬。

楊潔篪正在創作

曾孝濂:中國植物畫第一人

今年已79歲的中國科學畫家曾孝濂被譽為「中國植物畫第一人」,他曾和全國幾百位植物學家耗時45年的時間編撰了全世界最大型、種類最豐富的一套巨著《中國植物志》。其筆下的每一張植物畫都是那麼準確,鮮活靈動,猶如生在眼前,撲面而來,比相機拍攝的還要真實。

曾孝濂出生於雲南威信,小時候非常喜歡畫畫,不過大多都是信手塗鴉,十來歲時還臨摹過毛主席像。說起來,曾孝濂能走上畫畫的崗位,也是因為很多機緣巧合。高中畢業後,因為喜歡畫畫,曾孝濂沒上大學,而是以半工半讀形式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招錄,職務是見習繪圖員。

工作到第二年,又恰逢《中國植物志》立項,需要大量畫師。曾孝濂又會畫幾筆,就被正式招入當一名畫師。對曾孝濂來說,這便是最好的工作,不像現代人喜歡到處跳槽,從這裡開始,他一畫就是將近40年的時間。

雖說這一輩子畫了幾千幅畫,但老爺子卻直言至今沒有一幅令自己滿意的作品。對於畫畫,他有自己的個性。曾孝濂說:「我喜歡一個人孤獨地思考,不斷做實驗改進。每一個人一定要找到一種符合你內心審美感覺的東西來表達你對物象、客觀對象的感覺,也就是必須尋找到相應的繪畫語言。一個畫畫的人成熟與否,主要看繪畫作品裡有沒有自己的個性。如果沒有,就不是成熟的畫家。有的人一輩子都形成不了自己的個性,要麼模仿古人,要麼模仿現代某個人,再怎麼畫也是別人,不是自己。我不會做那樣的人。」

如今,回首往事,曾孝濂經常教育自己的學生要坐得住冷板凳。他說:「除了有幾年時間在西雙版納做野外工作,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標本館。沒有這種修鍊,你的心就不能很專註、無法排除世俗的干擾,你就會堅持不下去。」

心靜是做任何事的前提,曾孝濂的坐冷板凳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要心誠,腦袋裡想什麼,畫面就體現什麼。畫作是不會騙人的,所以必須真誠地對待畫畫。

曾孝濂作品

田黎明:陽光·空氣·水

2018年4月,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田黎明應邀在山東濰坊舉辦陽光·空氣·水——田黎明中國畫作品展,展出其大幅創作題材作品7幅,花鳥、人物5幅。1989年他考取了盧沉教授研究生。在田黎明的眼中,盧先生智慧、勤勞、樸素、率真、坦誠而敦厚,有時候很童真,像個孩子一樣純潔,他說:「老師平日的心性與自然同在,若水之善,寬闊、包容、沉積、凈化、給予、滋潤一切。」

盧沉先生的學術思想和藝術追求,深刻地影響了田黎明的水墨人物畫創作,在多年創作中,他逐步探索並系統地延伸和發展了傳統繪畫中的沒骨畫,同時他的水墨人物畫向著人是自然、自然是人的人文理念,呈現出鮮活的時代感。田黎明表示,陽光、空氣、水代表了生命存在三要素,這三者在他畫中的構成關係是相互照應和相互依存的,寄託了他對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希冀,在今後創作中,他會繼續以創新而樸素的繪畫語言謳歌時代精神,努力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田黎明《都市人》

(馬麗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書畫天地 的精彩文章:

池上歲月相信誰的歷史
浩然凜然之氣 正大剛直之心朝聖

TAG:書法報·書畫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