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史》和《遼史》都記入列傳的將軍,他憑什麼贏得兩國尊重

《宋史》和《遼史》都記入列傳的將軍,他憑什麼贏得兩國尊重

原標題:《宋史》和《遼史》都記入列傳的將軍,他憑什麼贏得兩國尊重


《遼史列傳第十一》、《宋史列傳第三十八》都記載了一個將軍,將軍的名字叫王繼忠,又叫耶律顯忠,本文統一用王繼忠。


宋史記載,王繼忠為開封人士,武將世家出身,父親官至武騎指揮使,他自己在宋這邊也做到了禁軍的三把手(殿前都虞候)。1003年,遼國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等南下侵宋,到達定州,此時王繼忠正好鎮守定州。


定州(地圖)


王繼忠和大將王超、桑贊迎敵,王繼忠守東,王、桑二人守西,約定互為依仗,協力打破遼軍的進攻。王繼忠是死命抗住遼軍的進攻,王、桑兩人則是坐視不管,王繼忠本以為有他們在西邊守著,自己至少無後顧之憂,所以使盡渾身解數,只為保住宋室疆土。


王、桑二人看著密密麻麻、越來越多的遼軍,而宋軍則是越戰越少,他們兩位心裡慌慌,越看越膽怯,最終沒能抗住壓力,丟下王繼忠跑了。王繼忠領著士兵是從早上殺到晚上,再從晚上殺到早上,從成千上萬的宋軍,到只剩下幾十名的親兵。


宋代軍士(資料圖)


王繼忠知道這次是逃不了了,他不想做俘虜,他拔出自己的佩劍,想一死效忠於宋朝,當寶劍快碰到脖子時,一支箭把他的劍射了下來,王繼忠被俘。


遼將把王繼忠帶到蕭太后跟前,蕭太后十分開心,這幾天她早就聽遼將說過此人,此前為了激勵遼軍將士的士氣,她不得不狠心殺了楊業,為此她還心痛了好久,這可是良將。現在碰到王繼忠,她是無論如何也要招降他。


遼軍士兵(資料圖)


王繼忠連當戰俘都不願意,更何況是投降,他是死活不同意,蕭太后一點辦法也沒有。韓德讓提了個建議,他說:"王繼忠之所以不願意投降,無非是因為他認為我們是異族,南朝那邊才是正統,陛下不如把他帶到我們的朝堂,讓他看看朝堂上那些官居高位的漢臣,也許他會改變想法。「


蕭太后一聽,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她特意為王繼忠召開了一個歡迎大會,大會上把在遼任官的漢人都召集過來。王繼忠本來以為自己被俘必死無疑,沒想到蕭太后不但不殺自己,還給自己很高的待遇,再看到遼國居然有這麼多漢臣,他的思想發生了變化,最終投降。



蕭太后(劇照)

王繼忠雖然投降了遼國,但他的心裡還是裝著宋國,當然他也是為兩國百姓考慮,兩國連年征戰,互有勝負,可是不管勝負如何,受苦的都是兩國普通百姓。王繼忠一找到機會,就勸說蕭太后放棄戰爭,主張兩國議和,他還在遼貴族中傳播自己的和平理念。


王繼忠的努力沒有白費,一年以後,感覺到戰爭壓力的蕭太后決定聽王繼忠的,她命王繼忠給宋真宗上了一份奏章,在奏章里,王繼忠先是說了宋、遼的一些好話,感謝宋真宗照顧自己的妻兒老母,還說蕭太后有意和平,而自己也願意為兩國修好作努力。



宋真宗(劇照)

此前,宋真宗一直以為王繼忠在戰爭中自殺殉國,因為有士兵說看到他自殺,大宋朝廷為了激勵將士,既升了王繼忠的官,還把他們家的撫恤金加倍,並封了他的四個兒子為官。突然收到王繼忠的奏章,宋真宗還以為是騙子。等讀完信,他才知道原來是真的。


宋真宗本來就是深宮長大的帝王,沒有伯父和父親的野心,再加上此時宋朝的開國大將幾乎都逝去,宋這邊並無多少良將,因此沒有能力圖謀祖先留下來的土地。沒能力戰,和談就成了唯一的選擇。宋真宗郎有情,蕭太后妾有意,再加上王繼忠這個媒人,兩國一拍即合,後來的澶淵之盟就這樣來了。



澶淵之盟(資料圖)


王繼忠在宋朝時,為了保衛宋的國土,抵抗到一兵一卒,到最後只剩下一個人時,又可以舉劍自刎,以謝國家。投降遼以後,為了兩國的安寧,他促成兩國議和,所以宋史不但沒有把他寫入叛臣傳,反而記入列傳,不過史評他大節有虧,相當於漢之李陵。


遼史這邊,投降後的王繼忠對遼也是盡忠盡守,對蕭太后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能夠秉承蕭太后的意志,促成澶淵之盟,後來王繼忠被封為楚王,還賜姓耶律,掌樞密使。太平三年(1023年)退休,不久之後逝世,在遼國那邊留有一個叫懷玉的兒子。



王繼忠算是千古異人,能夠做到對兩國都盡忠職守,受到兩國皇帝的榮寵。正是因為他對兩國的忠誠,所以能夠同時入兩國正史,受兩國尊重,上下五千年,怕是找不出幾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路雨絲 的精彩文章:

佛教二三事:為融入中國,從印度傳來的佛教有哪些變化
如何做一個好領導,讓這位大人物來教教你

TAG:史路雨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