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詩為詞,他的一首詞違背科學卻被世人認可,無理而妙!

以詩為詞,他的一首詞違背科學卻被世人認可,無理而妙!

蘇軾在文學上,詩、詞、歌、賦、散文皆有大成,又以詞的成就為最。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文人墨客通常是以寫詩的餘力和遊戲的態度填詞,內容上也多以男歡女愛、閑愁別恨的「婉約詞」為主流。然而,蘇軾的橫空出世,打破了這道數百年的樊籬,他以壯美的風格和闊大的意境,抒發自我的真實性情和獨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自是一派,開創了「豪放詞」的先河,成就了宋詞的另一座高峰冠絕古今。他既能書寫纏綿悱惻的婉約詞,更能揮就雄渾壯闊的豪放詞。而在蘇軾的豪放詞中,它所涵蓋的內涵極為廣泛,無不能寫的事,無不能寫的人。

在蘇軾眾多詞中有這樣一首詞, 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寫得聲韻諧婉,情調幽怨纏綿,反映了蘇詞婉約的一面。便是《水龍吟》和章質夫的一首詞,是一首寫楊花的詠物詞。這裡楊花指的就是柳絮。古人說楊柳就指的是柳樹。這詞中寫道: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這首詞是蘇軾和章質夫的,章質夫是他一個朋友。蘇軾寫這首詞的時候是在黃州,章質夫當時寫了一首詞就是歌詠楊花的,因為蘇軾寫了這首詠楊花詞,章質夫的詠楊花詞便被人們忘卻了。其實章質夫寫得很好,只是格調不大一樣。章質夫寫了這首詠楊花詞寄給蘇軾,還給蘇軾寫了封信,信裡邊告誡他說,說你把心態放寬,只有心態放寬放平穩,才能處於憂患之中,才能在患難之中待著。蘇軾回信表示感謝,然後說本來我覺得你這首詞寫得相當不錯了,我就不打算再寫了,可一想到你在外地做官很孤單,我就唱和一首吧。

蘇軾的詞比起章質夫原詞有頗多長處,最大的特點就是把柳絮、也就是這個楊花的情態跟女人的情態,特別是思婦的情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說「似花還似非花」,這裡的花它不是我們可供來觀賞的花,所以它「非花」。從觀賞的角度來講,實際上柳絮是什麼?是種子,它是隨風飄散,它是傳播種子的一種方式,但是它又很像花,因為它叫楊花。「也無人惜從教墜」,可憐見兒的,沒人疼,就這麼從枝頭就掉下來了。然後「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這就是楊花的特點,沒有哪個人去把那楊花柳絮拿個籃子來都收在籃子里拿回家的。那楊花隨風飄散,落在了路旁,停停歇歇。可是這也是一個思婦的感覺,思婦的思緒就飄開來了,想到了她的情人,想到了遠方的那個他。一般在古典詩詞當中,如果說一個女士要想念她的丈夫的話,起床都很晚,用楊花有些慵懶的樣子來形象巧妙的比喻?最後點了一句「夢隨風萬里」,這正是楊花飛的足跡隨風飄蕩,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這兒用了一個典故,唐代一個詩人叫金昌緒寫的《春怨》詩: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金昌緒《春怨》

說看你這鳥,打走!為什麼,別叫了!我睡覺著呢,正做夢,夢見跟我丈夫相會在遼西,你這一叫,夢醒了,我又是一個人了。所以它叫「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其實就是楊花飛來飛去,但他非要說它「夢隨風萬里」,人花合一,最高境界,你不知道他在說人還是在說花。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說不恨,其實是真的恨,就恨這花快要飛盡了,恨這花、西園的花快要沒有了,這一堆的花怎麼收拾呢?意思是說春天快要過去了,「惜春長怕花開早」就是這個道理。「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這用得特別妙,早上一起來找不著楊花了,到處找,一看池塘裡頭漂的都是浮萍。蘇軾自己在這兒做了個注釋,說楊花落到水裡就變成浮萍了,說自己驗證過是真的。蘇軾其實做了偽證,據科學家的考察,不存在楊花掉到水裡就變成浮萍了。蘇軾願意讓它變成浮萍,他沒有科學的根據但他有感情的需要,這是無理而妙,讓人不覺的有不妥之處。被蘇軾這種無理而妙所感染相信作者渲染的這一切,確實下過雨,有池塘,然後楊花全都掉到池子里化成了浮萍。我們都是願意想像美好的事情,總不願意滿池子浮的都是一片片的楊花吧?那好看嗎?化作了浮萍就讓這境界升華妙不可言。然後說「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這有照應,說春色如果有三分的話,其中兩分是塵土,為什麼呢?「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跟塵土有關係,楊花隨風飄蕩,能不沾點塵土嗎?「一分流水」,流水指的是「一池萍碎」,這其中雖然是形象思維,但是很有邏輯性。三分春色,其中有兩分塵土,一分是流水,細看來,楊花點點,再定睛一看,那一點一點的楊花居然不是楊花,是什麼呢?是那一位「夢隨風萬里」的離婦、思婦的離人淚。終究還是回歸到真正主題上。

這首詞一氣呵成,形象貼切寫出楊花的狀態。雖然我們充分的明白其中什麼都沒有發生,一切都是臆想,但就是這種臆想它淋漓盡致的流露了該有的情感。我們只能說蘇軾的詞展現出了像詩一樣的廣闊的胸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詩里能寫的,詞里通通都能寫。蘇軾的閱歷廣、讀書多、感觸深,去過很多地方,他又是那麼熱愛生活,處處逢春的人,點鐵成金,一切事物在他筆下都能煥發出不一樣光彩。所以對他來講不存在說專門寫一種不同類型的詞,他就把生活當中所有的感覺和他看到的都寫在詞里這便是以詩為詞。他的詞中有闊大的境界;有開放的胸懷;有博大的內容,容得下足夠的人生,這就是蘇軾的詞。

總有一個人在堅持,總有一件事要完成。以詩為媒,馭歌而行。不喧嘩,自有聲。—— 詩音傳媒

歡迎大家評論轉發!有不同見解暢所欲言讓我們互動起來!請關注點贊!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音微語 的精彩文章:

TAG:詩音微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