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的縱容,成了殺人者的幫凶
24號下午,23歲的小趙叫了輛順風車,她1時30分左右在溫州樂清市飛虹南路上車,原本下午2時40左右可抵達目的地永嘉上塘。
在車上,小趙一直和朋友保持聯繫,她本來要去參加同學聚會,到了下午兩點09分,小趙發現不對勁,駕駛員將車開入了無人山區,周圍一輛車都沒有。
(小趙和朋友的聊天記錄)
過了幾分鐘,14點14分,小趙的另一位朋友突然接到了求救微信:救命,搶救!
朋友馬上給小趙打電話,這個時候她的手機已經關機了。等一小時左右,朋友們發現小趙怎麼也聯繫不上,15點42分他們便開始聯絡滴滴順風車客服,得到了一個"一小時內回復"的結果。
本來應該2點40下車的小趙,在發出求救信號後一直無法聯繫。小趙的朋友心急如焚,多次催促電話催促都只的到一個機械的回復:我們會為您加急標紅。
在下午四點的時候小趙的朋友就已經報警,甚至在警察表明身份,要求客服給出司機車牌的情況下,客服給出的答覆就只有:"上級人員會給您電話聯繫的",還是拒絕給出任何車牌號碼和任何駕駛員信息。
過了整整兩個小時,滴滴的操作讓人匪夷所思,他們給小趙朋友的反饋是:滴滴官方已經聯繫上了嫌疑人,在嫌疑人表示受害者沒有上車後,滴滴拒絕給出任何駕駛員信息。
等到晚上八點後,小趙的朋友才收到消息,滴滴將司機的車牌提供給了警方。樂清警方連夜偵查,在今天上午4點將犯罪嫌疑人鍾某抓獲。
可惜一切都為時已晚。昨天夜裡,小趙被罪犯鍾某強姦後殺害,並拋屍荒野。
案發後,一位網友的自述引起了公眾的注意。
姦殺小趙的罪犯鍾某,在兩天前剛剛被同在樂清的林女士拍下車牌號,向滴滴投訴舉報。
案發後,得知消息的林女士後悔不已,她感到深深自責,當初應該去報警...
為什麼兩天前被投訴的順風車司機,兩天後還能正常接單?想必林女士當時的投訴理由是:騷擾,圖謀不軌。難道這樣的投訴原因還不能引起滴滴監管的重視?
還是說滴滴的投訴通道完全就是形同虛設?
這已經是滴滴順風車的第四起命案了。
最早的順風車殺人案件發生在2016年5月2日晚,深圳一名24歲的女教師搭乘滴滴順風車返回學校,在路上司機對女乘客進行搶劫,之後將其殘忍殺害。
第二起滴滴順風車殺人案發生在2017年5月14日,30歲的甘某乘坐滴滴順風車,因遲到以及對路線不熟悉等原因與22歲的車主周航發生口角糾紛。周航心生怨氣,用車內放置的紅布和風箏線對甘某的頸部通過纏繞的方式進行緊勒,並使用麻繩對甘某的手腳進行捆綁。當晚駕車將甘某拋棄至公路邊涵洞下。經法醫鑒定,甘某系機械性窒息死亡。
第三起就是三個月前的空姐被害案。2018年5月6日,空姐李小姐被順風車司機強姦後殺害。李小姐被害案全國震驚,輿論直指滴滴的對於順風車的監管。當時滴滴的應對措施就是將順風車下線一周進行整改,並且承諾一定會"加強監管"。
在今年5月的空姐被害案之前,滴滴對於順風車司機幾乎是沒有任何監管的,當時就有彭拜新聞記者進行實驗,就算是註冊性別和上傳的身份證性別不同,都可以註冊成功。
坊間更有無數聲稱可以繞開滴滴監管的"代審核"渠道,有案底都可以輕鬆繞過審核。
2016年,光是深圳就有曝光了8000名有案底的滴滴司機,其中有近1500人有吸毒歷史。
滴滴傳遞出來的態度冰冷而傲慢。
幾個月前的空姐事件中,滴滴給出了100萬懸賞線索,而這次滴滴又一次提價,漲了三倍。滴滴從頭到尾都採用一種「錢能擺平一切問題」的態度來對待用戶的生命安全。
在滴滴眼裡,人命不過就是錢的問題。
無論是滴滴的客服,還是滴滴所謂的「道歉反思」,都顯得非常有禮貌,但是在這些禮貌措辭背後,卻是一套毫無人性,毫無社會責任感的執行手冊。
出了問題?非常抱歉請您等待一小時,我向領導反映。
出人命了?非常抱歉,請您也不要著急呢,我們一小時會給您答覆。我們已經給您加急處理了~
滴滴官方設置的監管門檻可以輕易被繞開,對於用戶的投訴沒有任何作為。對於監管,投訴的漠視,是滴滴對犯罪分子的縱容。
監管難嗎?的確很難。換一個思路來看這個問題,既然順風車的監管如此艱難,為什麼不直接叫停順風車業務呢?三個月前的空姐被害案時,傳言稱滴滴內部嫌棄了放棄順風車的討論,但最終換來的也只有短短一周的叫停整改。
那一周的整改,顯然是沒有效果的。
從營收角度來看,順風車業務對於滴滴來說意義重大,甚至可以說滴滴就是由順風車起家的。2015年我國網約車市場還有競爭的時候,滴滴順風車業務就佔了整個市場的66%,當時滴滴剛剛吞下快的,滴滴順風車總經理黃潔麗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順風車是個看不到天花板的業務。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順風車本身就是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因為順風車不屬於網約車的範疇,從法律上被認定為"私人小汽車合乘",而在滴滴的公告中,更是明明白白的寫清楚了:任何法律責任,都應有車主獨立承擔。
換句話說,滴滴從法律層面已經將自己撇的乾乾淨淨了。
雖然滴滴不提供任何保護,不負任何責任,但在收錢的時候滴滴可絲毫不含糊,每單抽成高達10%。
收了錢還可以不負責任,這門生意簡直就是無本萬利。
2017年,滴滴自豪地發布了春運期間的順風車數據,848萬人次,相當於春運期間南航的客運量。
從戰略角度來看,順風車對於滴滴來說就更加重要。在滴滴看來,順風車很可能是他們進軍社交領域的金鑰匙,這些年來,滴滴不遺餘力想要將順風車服務進行社交化轉型。
順風車業務社交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滴滴非常鼓勵用戶使用順風車進行"社交"。
為了吸引車主註冊順風車,他們曾經上架了這樣露骨的海報,明擺著暗示司機,順風車司機就是有"獵艷"的機會。
順風車司機還可以直接看到用戶的頭像,從哪兒上車到哪兒下車,乘客對於順風車司機沒有任何隱私可言。
司機甚至可以對乘客進行這樣的"評價"...
在空姐李小姐被害後,滴滴短暫隱藏了用戶個人信息,但是在案件風頭過去了,滴滴又悄悄將本來隱藏的用戶信息重新設為默認。
為什麼滴滴如此執著於社交?因為凡是有社交屬性的產品都會有很高的用戶粘性,能給滴滴帶來更加豐富的流量。微信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產品,成了萬物入口,除了騰訊,其他互聯網巨頭看著都眼紅。
誰不想做出下一個微信?凡是互聯網產業,只要是能沾上"社交"的邊,估值都能翻個好幾倍。
所以阿里把支付寶做成了支付婊,如今滴滴又將「社交」做成了犯罪工具。
在最大程度犧牲用戶隱私的前提下,滴滴卻又萬分嚴密的保護司機的車牌號碼,就連人命關天,警察都明確表示身份後都不肯給出車牌信息。難道給出個車牌號碼就是違規嗎?要知道車牌本來就屬於公開信息,路上行車如果遮擋車牌都屬於犯法啊!
在今天案發後,微博網友@小劍老師爆料了他潛入的武漢滴滴出行群,看看在滴滴的"社交"之下,這些司機在想些什麼:
難道滴滴內部能不清楚如此「社交」帶來的風險?
難道在空姐被害案件曝光後,他們還看不到?
我們不可能假設程維和柳青是這樣的榆木腦袋,因為榆木腦袋做不成估值800億美元的公司。我們只能合理推斷:在用戶人身安全和潛在利益之間,滴滴做出了選擇。
是什麼原因,讓滴滴敢於做出這樣不負責任的選擇?
三年來的四次順風車殺人案,難道滴滴就不怕成為全民公敵?
事實上,滴滴早就已就成了全民公敵。上一次空姐被害案時,滴滴就承受了全國輿論的討伐,大家都在呼籲滴滴加強監管,要求滴滴付出代價,但為什麼滴滴就能有恃無恐?僅僅做了一周的樣子就陽奉陰違,重操舊業?
根本原因有二;其一就是:我們根本沒有其他選擇。
滴滴方便嗎?的確很方便,用過滴滴後還有誰願意像10年前那樣坐計程車?
更何況,滴滴在我國市場根本沒有敵手,處於絕對的市場壟斷地位,2017年全年,滴滴的年訂單量是74.3億,平均日訂單量在2000萬左右。前段時間卯足了力氣想要擠入市場的美團打車,幾乎不要錢進行補貼,全國最高日訂單也不過10萬。
就在前不久,滴滴的創始人程維接受採訪時還霸氣地說:我們已經6:0了,我們憑什麼會輸?
第二,就是每次出現滴滴惡性事件,輿論討伐聲勢浩大,實際懲罰幾乎為0。
100萬,300萬,這些錢對於估值800億美元的滴滴來說就如同九牛一毛,按照目前的節奏,這樣的惡性事件數量就算是翻個十倍,滴滴也承受的起。
拿同類企業進行類比,去年倫敦交通局勒令Uber加強監管和司機教育,但是Uber不服從,最終的結果是Uber在倫敦的業務全線叫停。當時倫敦交通局的公告明確指出:Uber這家公司缺乏企業責任感,不適合在倫敦運營。
難道滴滴就有企業責任感了?
每次出現惡性犯罪事件,滴滴總是不會受到任何實際處罰,不會被叫停營業,也不會被處於巨額罰款。如果像美國強生一樣,出現問題被處以43億美元罰款,它還敢不加強監管嗎?它還敢再犯嗎?
就是因為每次都可以從容脫身,讓滴滴有恃無恐。
在這樣的前提下,滴滴決定讓概率決定用戶的生死,到底會是誰來開順風車接你?在滴滴形同虛設的監管下,可能是強姦犯,可能是搶劫犯,可能是殺人犯。反倒是那些真正順路載客,真正想要綠色出行,均攤一些油錢的車主,要背上"順風車司機都是罪犯"的罵名。
滴滴看起來態度似乎誠懇,實際上沒有半點整改之意。我們在微博上吶喊著卸載滴滴,到頭來又有多少人能有這種覺悟呢?
危難沒有降臨到某些人頭上的時候,他們永遠也無法感同身受。甚至還有一些人會給滴滴洗地,為滴滴開脫,認為滴滴沒有錯。其中最可恨的言論,莫過於將過錯釘在受害者身上,上一次空姐被害案件說人家為什麼要半夜打車,那這一次呢?人家小姑娘大白天打車難道也有錯?
難道一定要等你親身經歷了這樣的惡性犯罪,才能真的看清滴滴的真面目?
想想受害者在絕望中打出的"救命,搶救",想想滴滴一拖再拖,事不關己的態度。
珍愛生命,遠離滴滴。
只希望這是我們聽到的最後一起順風車殺人案,只希望滴滴和兇手,都能夠受到應有的懲罰。
*本文授權轉載自不墨大叔,作者:不墨大叔
TAG:有思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