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人生大瘡死亡率高與生物學上的概念有關,微生物

古人生大瘡死亡率高與生物學上的概念有關,微生物

了解歷史的朋友們可能都會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歷史中經常會有大臣因為背上長了瘡而丟掉生命,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中是數不勝數的。項羽「亞父」范增,唐朝大詩人孟浩然,岳飛師傅宗澤,明朝開國功臣徐達,晚清名臣曾國藩都死於「背疽」(音:居)發作。

古文記載的背上生「瘡」,根據現代醫學的解釋,比較大的可能性是:癰或者褥瘡。

癰是什麼呢?我們或許會有這樣的經驗,有時候「上火了」,臉上就會長痘,痘痘到最後一般會自行消退或者變成一個白頭的小膿包,一擠就破掉流出白色至淡黃色的膿液。這種小個、侵犯單個毛囊的皮膚膿腫稱之為癤,如果多個癤互相融合,就成了癰。

一般而言,癰的多見於年老體虛、抵抗力嚴重下降、糖尿病患者,所以發生癰本身就意味著患者的健康狀況已經嚴重惡化。這類患者如果不加以積極救治,感染將難以控制,發展為敗血症和膿毒血症,最終死於多器官臟器衰竭。

另一種可能是褥瘡。褥瘡也叫壓瘡,一般容易發生在背部、腰骶部、臀部、足跟等部位。正常人平躺狀態下會不時改變體位,不至於使一個受壓部位長時間受壓。假如患者長期卧床或者癱瘓,不能自主活動身體,導致平躺狀況下受壓部位血液供應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就會發生壞死。

所以發生褥瘡,也是患者身體狀況很差的一個表現。而且褥瘡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治療,也會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症、膿毒血症造成患者死亡。

古文記載的背上生瘡而後死亡,生瘡本身代表身體免疫力下降或者癱瘓、長期卧床;而生瘡則會進一步導致健康惡化,最終致使患者死亡。

古人生大瘡死亡率高與不知道一個生物學上的概念有關——微生物。

從免疫學上來講,皮膚和粘膜是人體的第一道免疫屏障,古人生活條件本就不好,除了古道西風瘦馬,還得打仗、砍柴、種田,沒了食物還得狩獵,如果皮膚被劃破就極容易感染,古人由沒有微生物的概念,如果被病毒細菌感染等就容易發炎,引發瘡病,這還不說自身衛生習慣差、內分泌紊亂等引發的瘡病。

瘡病發展初期古人又沒有好的抗生素來抑制病情,在瘡病中後期雖然懂得通過通過外科手術來根治瘡病,但是外科手術同樣由於不懂微生物的概念消毒不到位,手術過後感染的致死的風險依然極大。

現代外科學的三大進步,分別是無菌術,輸血和麻醉。其中,抗生素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1943年,青黴素才開始應用,再次之前,如果發生了感染,有兩個結局,自己的免疫力將感染控制住,要不就是感染擴散,全身感染中毒,患者丟了性命。因為古代沒有抗生素,再加上患者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導致感染擴散,危及生命。

古代沒有系統的外科學,也沒有無菌的觀念。外科感染當中,很重要的治療手段,就是切開引流,充分的切開,將膿液引流,然後用無菌的紗布填塞,經常換藥,感染就能夠慢慢的得到控制。古代的醫生,不懂無菌術,不懂消毒,清創,也不會做切開引流術,這些都會增加癤或者癰的死亡率。

現代醫學的出現使我們現代杜絕了這種因為疾病導致的人口大滅絕,在這個過程中抗生素的出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現代的老人如果患上了背癰,只要經過專業的處理,用點簡單的抗生素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但在古代那個沒有現代醫學以及抗生素的年代,背癰對很多老人來說往往會成為奪走性命的死神鐮刀,非常可怕。

古代瘟疫流感所帶來的恐怖後果以及現代醫學的偉大

古代人們一般喜歡將流感稱之為瘟疫、鼠疫等,一般經過戰亂之後,細菌、病毒在人的屍體上滋長,因為戰亂人們無法處理這些屍體,所以最終導致病毒暴露在空氣中,開始擴散。

古代打仗後的人口銳減除了人為的殺戮之外,其他絕大多數都是流感導致的,東漢末年中國的人口還有著五六千萬人,因為打仗死亡了數百萬人,最後又在瘟疫流感的橫行下,最終奪走了數千萬人的性命,直到三國時期,整個中國只剩下了數百萬人不到。

還有被蒙古人展開大屠殺的歐洲,在蒙古人屠殺許多歐洲人之後,黑死病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內籠罩了整個歐洲,奪走了歐洲1/3人口、數千萬條的性命。

綜上所述,癤或者癰常見於老年人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由於古代沒有抗生素,也沒有無菌觀念,更不懂得行膿腫切開引流術,感染得不到控制,可以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我們要感謝醫學的進步,對於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說,癤或者癰都是小菜一碟,根本不可能因為這個而丟了性命。希望有一天,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也能夠被我們攻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葉奇聞 的精彩文章:

宇宙中基本沒有阻力,火箭發動機不停工作,可以無限接近光速嗎?
隨著各國五代機的面世,那六代機需具備哪些必備條件呢?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