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小林宏信:一個日本青年的焦慮

小林宏信:一個日本青年的焦慮






1989年,日本經濟泡沫破滅,隨之而來的大蕭條讓日本國民瞬間從天堂跌落到地獄,無數人破產、失業,相當多的負債者和失業者走投無路,選擇用跳樓或上吊的方式自我了斷,極端一些的還有人公然在街上無差別傷人進行宣洩。那時的日本在經過戰後四十多年的加速跑後,失控般跌入了絕望的泥潭,整個社會都籠罩在壓抑的氛圍中。





就在這一年,有一位生活在東京都出租屋的年青人,正在做幫人繪畫的工作,一天早上,他也忽然冒出了上吊自殺的想法,當然他並沒有真這麼干。十年以後,他把那個早上的心情和思考寫出來,貼在了自己的個人網站上。




十年後的他,剛剛因為自己的動畫電影處女作,獲得了各方的高度評價,突如其來的讚譽有點讓他出乎意料。更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接下來的又一個十年中,他迅速成長為極具個人特色和藝術魅力的動畫導演,每部作品都讓人驚艷,行業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然而2010年8月24日,這位正處在創作巔峰期的導演,二十一年前那個還默默無聞的年輕人,因為癌症晚期,迅速告別了人世,留下的是一部尚在籌備期的遺作,和無數人遺憾的嘆息。







今敏




這位導演就是今敏,在他去世整整八年之後,他的作品非但沒有在時間的流逝中被人淡忘,反而愈發光彩奪目。



那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他的作品可以歸納到能用畫面展現的最好的想像力之列,到今天仍不過時。另一方面也因為日本的動畫行業在今敏去世之前就已經日薄西山,非商業改編的動畫番劇越來越少

,收入微薄的動畫行業也難以吸引新生力量。近年來還在活躍的動畫電影監督細田守、新海誠、米林宏昌等也基本是今敏的同代人,而多年來充當行業精神信標的吉卜力,也在宮崎駿隱退、高畑勛去世之後陷入了沉寂。越是缺少好的動畫作品,就讓人越懷念今敏。




關於今敏的作品,關於他在作品中表達出的對人性中弱點的深刻剖析與反思,已經有了太多的讚美之詞,

無數人在他去世後奉上「大師」、「天才」等稱號

。卻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曾經在年輕的時候想過自殺這回事,他在回憶的時候這樣寫到:「無論何時都無法預想未來的自己,那時恐怕處於連五年後、十年後的自己都無法想像的狀態。什麼都想像不出來,期望的狀態都想像不出來。即便只想消除不安,值得想的、積極的事情也一點兒都沒有。全身瘙癢、想要抓撓般的不安……那時突然有了撥雲見日般的天啟:「對啊······只要上吊自殺就可以了」……




1999年,今敏寫下這篇名為《泡沫十年》的隨筆的時候,《未麻的部屋》剛剛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績,這部原本作為限制級OVA進行製作的影片,不但上了院線,取得了還不錯的票房,更是獲得了日本國內外的許多專業獎項和好評。作為初嘗成功滋味的新人監督,為何會提起自己十年前想到過自殺的事情呢?是拿當年窘迫的自己來對比當下的成功嗎?繼續讀下去你就會發現,今敏想講述的,其實是會引發他有自殺這個念頭的原因,以及在想到了自殺之後進一步的思考,這一系列的思考關乎一個可能會讓大多數人困擾的問題:

什麼是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生活」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未麻的部屋》劇照




今敏非常具體的描述了這種平凡的生活,是「順利地從大學畢業,在不用擔心會破產的公司工作,然後找到一生的伴侶,共同敲響幸福之鐘。周末開自家的車兜風或者旅行,幾年後有了孩子,存了足夠的錢後了卻買房這一心愿,雖然還貸有點痛苦,但是擁有了被寵物和孩子所包圍的、快樂的一家。老年時,家庭也安心幸福。」而這種生活,他認為是「能夠具體的看到十年後的自己」的生活。他害怕過上這樣的生活,為什麼呢?因為他認為這樣的生活所描述的「具體化的幸福」,是被政府馴養出的國民價值觀,是媒體宣傳帶來的印隨現象,對於走上自由職業創作的今敏來說,可以預見到未來狀態的生活是無趣的,而自由職業創作帶來的不安感反而是他需要的,因此

他選擇不去過平凡的生活,並不是在故意對抗主流價值或者逃避現實,而是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有意義。




很多人在青年時代都有同樣的困擾,在談話節目《圓桌派》的某期中,蔣方舟說了一句被廣泛認同的金句「你必須要麼就非常非常努力,要麼就非常非常聰明,你才能勉強過上一種平庸的生活。」這種平庸的生活,就是那種「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蔣方舟的本意是平庸的生活並不一定可取,但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已經是一種奢侈。因為社會發展太快,變數太多,未來的命運難以預料,哪怕是對於一二線城市基礎條件較好的年輕人,能夠保持穩定的工作和生活也並不容易。那麼這種充滿變數,需要竭力維護的平凡生活,它的意義在哪裡呢?




說到這裡你或許會認為我是在講,人還是應該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你有可能誤解了我的意思。關於這一點今敏後來在參加電視節目的時候也有談到過,他說「「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喜歡的事情,我想做的事是這個,這個是如今的我最感興趣、最具自我風格的作品」這一類想法……到底是不是被外界和媒體所影響才產生的,我覺得有很多人根本沒有懷疑過。不僅僅是創作……對自己來說到底什麼才是幸福,如果不學會去懷疑的話,我覺得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很難成立,因為很難出現嶄新的視點。」






《未麻的部屋》中,導演用玻璃倒影暗示女主角的分裂




也就是說,今敏覺得不僅僅是大眾價值下的「平凡的生活」,就算是類似「做自己喜歡的事」、「走自己的路」這樣的人生選擇,也很有可能是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做出的虛假判斷。

必須要嘗試去抱著懷疑的態度,來審視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嘗試分辨所謂的人生目標是否是自己真正的需求。甚至是「目標」本身的意義,也必須要進行懷疑和思辨。




那麼到底今敏選擇的道路是他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嗎?如果他一生都默默無聞,致力於創作動畫但毫無建樹,也沒人賞識,回顧自己的一生,他會認為自己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嗎?



這個問題,今敏也早已在《泡沫十年》中給出了解答:「……離開家之後可能會突然被車碾死,睡覺的時候可能會被墜毀的飛機壓死,既然可能發生這些意外事故,我也可能因飲酒過度引發重症肝炎,也可能因過度吸煙使心情灰暗,肺部全黑,罹患肺癌。這些因自己而導致的死亡也近在身邊,不可能不去想。……我明確意識到了這些。正因此,我想讓度過的每一天都有意義。……我沒想過在享樂中度過人生,但想要活得開心。……多虧我減少了心中多餘的負擔,為工作整備出更多精力,工作本身才更有趣。工作毫無疑問比什麼都開心。」




正因為他在很久以前就明確認識到了人生的短暫和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在他確診絕症,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才在遺書里寫著「……真的非常感謝大家給了我這麼棒的回憶。我好愛自己生活的這個世界。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我要懷著對世上所有美好事物的謝意,放下我的筆了。」




三十年前那個對未來感到不安的青年的困境,和他十年後的想法,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應該仍有啟發。



註:《泡沫十年》全文收錄在今敏隨筆、訪談文集《我的造夢之路》一書中。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 的精彩文章:

作家的病,別讓時代背鍋
止庵 | 一個詩人的死法

TAG: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