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學最大擂台不服來戰:沙門領袖和六師外道

佛學最大擂台不服來戰:沙門領袖和六師外道

不服來戰!!!凡是聽完連載的佛教哲學佛教歷史的音頻內容的朋友,心中不服或者質疑的,且經作者認可,均可獲得本號贈送書法家張超俊老師《心經》一幅,尼泊爾唐卡一幅,頂級沉香十克,畫家溫志龍《大菩薩》作品一幅,以上市場總價值不低於二十萬。

我們簡述一下六師外道,著重找其中的四個談。印度哲學跟中國哲學有一特別大的區別,就是印度哲學非常關心本體。中國哲學其實不太關注個人,他關注整個社會的問題,所以說說印度哲學它是哲學的分支,但是中國哲學在同一時代應該是社會學的分支。印度的六師外道,最有影響的第一個叫順世論,順世論是什麼?是印度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個唯物主義哲學流派。他很關注世界的起源,因為任何一個宗教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都是世界起源的問題。這個順世論他們認為這個世界是由四大構成的。哪四大呢叫地水火風?

就是四大元素,所有事物都是這四大元素和合而成,人是精神與肉體的統一,就這個觀點來現在看就非常的先進了。他說人的意識也是四大合和人死之後四大分散。基於這種唯物主義觀點,順世論就不承認有來世死了就死了。沒有來世那就沒有業報,那也沒有天堂和地獄。順世論我們又叫感覺派,就是說他只相信自己的認識與感覺,他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認為人只能在現實世界裡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六師外道到的第二個,到今天在印度還有很多就是耆那教,它的創始人叫大雄,這個大雄的人生經歷以及他的教法跟佛教非常相近,有的時候你都搞不清楚他們是不是兩個宗教。他們只是在細節上有變化,但是耆那教後來沒有發展到佛教那麼宏大,他的教育自始至終都比較延續。耆那教的創始人跟釋迦摩尼一樣,他也是個王族,他出生在費舍離王族,他這個王族比佛陀那個王族還要大,是一個著名的大臣費舍黎。他二十八歲的時候,父母雙亡,他出家的時候是有刺激的,就二十八歲那年她父母雙亡了,他受了很大的刺激,於是出家做了沙門。專修苦行,就專門虐待自己。他跟佛陀一樣,他也是坐到一棵樹下悟道的,他在陀羅樹下悟道,但是他傳教的時間比世家短世家傳教是四十五年,他傳教是三十年,他對宗教的一大貢獻是他開創了一種教團制,創建了耆那教的教團,後來佛陀也借用了它這種模式就是教團制。

下面是劉之強先生的三個偈子,同時分享給大家。

假象

語言不究竟,開口即非真。

權為眾生故,用此方便法。

我有一切有

萬物實為混沌相,六根張開強區分。

無聲無形黑世界,因我在內始光明。

分別相

一眼一世界,微妙不相同。

各花入各眼,各嘴難溝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路書香 的精彩文章:

TAG:一路書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