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防三高」莫忘「第四高」,危害你可別小瞧!

「防三高」莫忘「第四高」,危害你可別小瞧!

文/王黎生(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前段時間,「第四高」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鬧得許多人寢食難安;相反,也有很多人不知什麼是「第四高」,根本不拿它當回事。

其實,「第四高」就是高尿酸血症,即尿酸在血液中的含量超過了正常標準,是指在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

「第四高」,危害不小

目前我國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約為10%,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的患病率甚至達到20%以上,且呈現上升和高流行趨勢。其中,中、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較高,男女比例約為9∶1。

當人體的尿酸在血液中的濃度超過正常範圍,尿酸鹽就會沉積在關節、血管壁、腎臟等組織器官中,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痛風、冠心病、尿毒症等疾病的發生。

高尿酸血症是痛風的發病基礎,但並不會導致立即痛風發作,只有尿酸鹽在關節組織中沉積並造成損害才出現痛風。血尿酸水平越高,未來5年發生痛風的可能性越大。但須注意,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不一定都偏高。

多個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血尿酸是高血壓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尿酸水平每升高59.5μmol/L,高血壓發病相對危險增高25%。臨床研究發現,90%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合併有高尿酸血症,而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只有30%合併高尿酸血症,提示高尿酸血症與原發性高血壓有因果關係。

另有研究顯示,血尿酸是冠心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尿酸每升高60μmol/L,男性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危險性增高48%,女性增高126%;血尿酸>357μmol/L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尿酸>416.5μmol/L是腦卒中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血尿酸與腎臟疾病的關係密切。除尿酸結晶沉積導致腎小動脈和慢性間質炎症,使腎損害加重以外,許多流行病學調查和動物研究顯示,血尿酸可直接使腎小球進球小動脈發生微血管病變,導致慢性腎臟疾病。

長期高尿酸血症還可破壞胰島β細胞功能,從而誘發糖尿病;且有研究證實,血尿酸長期偏高與糖耐量異常和糖尿病的發病存在因果關係。

預防重在管住嘴

避免高嘌呤飲食:改善生活方式,限制高嘌呤食物,鼓勵低嘌呤飲食是目前推行的綜合防治措施。動物內臟(尤其是腦、肝、腎)、海產品(尤其是海魚、貝殼等軟體動物)和濃肉湯含嘌呤較高,魚蝦、肉類、豆類也含有一定量嘌呤。各種穀類、蔬菜、牛奶、雞蛋等含嘌呤最少,而且蔬菜水果等屬於鹼性食物,應多進食。

嚴格戒酒:尤其是啤酒、黃酒、烈性酒。已有流行病調查和分析證明,適量飲用紅葡萄酒、酸奶、牛奶和進食櫻桃可降低血尿酸。

促進排泄:宜多飲水,以促進尿酸排出,最好每天攝入1.5~2L,保證每日尿量2000ml以上。必要時可鹼化尿液,常用口服碳酸氫鈉0.5~1.0g,每日3次,使尿酸鹼度(pH)維持在6.2~6.9範圍內,有利於尿酸鹽晶體溶解,從尿中排出。

堅持運動:控制體重。肥胖者必須在減少熱量攝入的同時降低體重;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受冷、受濕及關節損傷等誘發因素。

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葯:如利尿劑(尤其是噻嗪類)、糖皮質激素、胰島素、環孢素、他克莫司、尼古丁、吡嗪醯胺、煙酸等。對於須服用利尿劑且合併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選非噻嗪類利尿劑,同時鹼化尿液、多飲水。須要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也應鹼化尿液、多飲水。

使用增加尿酸排泄的藥物:如苯溴馬隆,成人每次口服50mg,每日1次,持續6~8天,多數患者的血尿酸值可達到360μmol/L左右,用於治療有輕、中度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尿酸血症患者。而丙磺舒、磺吡酮等只能用於腎功能正常的高血尿酸血症患者。

積極治療、控制血尿酸升高的疾病:積極降壓、降脂;糾正糖脂代謝紊亂,改善胰島素抵抗;控制高尿酸,保護腎功能。

原文刊登於《醫師在線》雜誌第273期,有刪改

責編:孫敏

本文為《醫師在線》雜誌原創發布,微信公眾號jcyy2013,未經授權,不允許任何形式的轉載、鏡像、摘錄及改編,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近期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師在線 的精彩文章:

瞌睡病久治不愈,另闢蹊徑巧診斷
「不走冤枉路,不花冤枉錢」——江澤飛教授分享疾病管理理念

TAG:醫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