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有錢的亞洲人真把美國人震了?「全亞裔」電影逆襲好萊塢

有錢的亞洲人真把美國人震了?「全亞裔」電影逆襲好萊塢

好萊塢愛情喜劇片《瘋狂的亞洲富豪》(又譯《摘金奇緣》)日前連續第二個周末摘取北美票房冠軍,累計票房收入7680萬美元。

這部影片被視為《喜福會》上映25年以來第一部「全亞裔班底」的當代題材好萊塢電影。尤其令美國亞裔觀眾欣喜的是,片中亞裔角色形象比以往更積極正面。

這是「25年一遇」的意外,還是一個大勢所趨的轉折點?

亞裔很興奮 包場請觀影

電影《瘋狂的亞洲富豪》改編自旅美新加坡籍華裔作家關凱文同名暢銷小說,講述了一名美國亞裔女孩隨男友回新加坡「見家長」,發現對方出身富豪之家,在適應亞洲「豪門」婚戀觀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衝突。

這部輕鬆喜劇叫好也叫座。美國「爛番茄」網站對其好評率一度高達93%。第二個周末的票房僅同比下降6%,這麼高的「觀眾黏度」在好萊塢相當少見。《紐約時報》稱,這有賴於「觀眾口口相傳的高口碑」。

高票房中一部分來自亞裔觀眾。不少亞裔人士「包場」請人觀影。也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呼籲亞裔觀眾支持影片,「別再等25年!」

在主要拍攝地新加坡,不少觀眾為這部「好萊塢首部新加坡背景電影」感到興奮。

當地觀眾陸婷婷說,她在美國的一些新加坡朋友還包場請人觀影,因為「終於有一部全亞裔演員的好萊塢電影,而且亞裔不再是老實、呆板、戴眼鏡的書獃子之類標籤式角色」。


拒絕被「洗白」 黃皮膚的反彈

從美國主流媒體種種評論中不難看出,這部影片的走紅不僅是娛樂現象,更折射社會現象。

上一部在美國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全亞裔班底」好萊塢電影還要追溯到1993年的《喜福會》,據華裔作家譚恩美同名小說改編。

但《喜福會》筆下經典角色大多歷經時代洪流的苦難磨礪,而《瘋狂的亞洲富豪》中主人公除了活在當代、生活富足,還有學識、有教養、健康、陽光,其實完全可以代入其他任何好萊塢愛情喜劇。

雖然從藝術「厚度」上難以與《喜福會》相提並論,在商業片中成本不算高,其意外走紅卻體現了亞裔等少數族裔電影人及題材試圖從好萊塢「邊緣」向「主流」挺進的市場需求和變化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好萊塢以白人演員飾演非白人角色的「洗白」策略或「白人視角」近年來日益受到抨擊,所激起的反種族歧視反彈也越大。此外,亞裔演員和觀眾都不再滿足於亞裔「跑龍套、臉譜化」的角色定位,希望看到更多為亞裔「量身定製」的敘事和角色。《瘋狂的亞洲富豪》走紅背後,既體現了亞裔電影人的反歧視努力,也有賴於整體少數族裔電影人過去幾十年間持續不斷的反歧視抗爭。

華盛頓的政治風向也影響好萊塢。當前,種族歧視現象嚴重、美國白人至上等極右勢力回潮,令不少少數族裔、特別是亞裔感到緊張焦慮。不過,《瘋狂的亞洲富豪》中展現了亞裔形象陽光、健康的一面,激發亞裔觀眾的自豪感和觀影慾望。


別被閃花眼!「有錢」標籤並不客觀

過去25年來,亞洲經濟發展迅猛,也間接帶動了美國社會對亞裔群體刻板印象的轉變,從「窮」「打工仔」「隱形公民」滑向另一個極端——「有錢」。

《瘋狂的亞洲富豪》影片中所刻畫的某一個特殊亞洲富豪家庭,恐怕也在無意中迎合了美國社會近年來對美國亞裔乃至亞洲人的印象標籤。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標籤」同樣不客觀,忽略了亞裔群體在美國面臨的生存壓力。正如美國媒體所言:「好萊塢的光芒不應該閃花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不見他們所面臨的挑戰。」

孤木難成林。單憑一部作品的一時走紅,難以改變亞裔電影人在好萊塢缺少機遇的現狀,也難以改變美國社會對亞裔族群的刻板印象。唯有不斷表達,才能將一個更全面、豐富的亞裔形象展現在美國大眾面前。


背景鏈接

關凱文同系列小說一共三部。《瘋狂的亞洲富豪》在北美市場創下佳績後,發行方立即準備將2015年出版的小說第二部《中國富豪女友》改編成續集電影。

另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分析,美國人口中亞裔已取代非洲裔,成為「經濟狀況差距最大」的族裔群體。從1970年至2016年,亞裔群體內部的收入差距幾乎拉大一倍。

-END-

記者:徐劍梅 朱東陽 王麗麗

編輯:孫浩 沈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美國重啟制裁、伊朗舉行軍演 真能打起來嗎?
沙特加拿大這倆盟友的糾紛鬧成國際風波 美國「躲」了

TAG:新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