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少年維特的致命煩惱,真的是愛情嗎?

少年維特的致命煩惱,真的是愛情嗎?

請點擊上方藍色字免費訂閱本賬號!


口袋哲學


品味讀書


哲學與人生


來源:寫手圈(ID:xieshouquan010)      作者:王彥輝




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人民文學出版社81年版楊武能譯)是深受讀者喜歡的一本小說。書中的翩翩少年維特、美麗少女綠蒂,以及詩一樣的語言和對大自然、對戀人的盡情唱歌,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般來說,人們都認為維特的死,是因為他愛上了已經訂婚的綠蒂,綠蒂拒絕了他的愛,維特痛苦至極,自殺身亡。




其實很多自殺並非只有一個原因,往往是多重壓力下,由一個直接原因引發。




人們一般看到的是直接原因,看不到或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因素。



維特的死,愛情受挫是一個直接原因,其他原因也很重要,我們不妨一起回顧維特的生活經歷,借他的事例對愛情、個性等話題做一個淺顯的探討。







本不該為愛情崩潰




從一眼見到綠蒂並愛上她,維特就知道綠蒂已經訂婚。從這一點上說,維特對自己與綠蒂的感情究竟能有什麼結果,應該是有心理準備的。換句話說,他應該知道綠蒂本不是他的人。




另外,綠蒂對維特的感情始終都有節制,並提醒維特注意感情的分寸。綠蒂想與維特保持的不是戀人關係,而是親密朋友關係,這一點綠蒂講的很明確。




維特還知道綠蒂的未婚夫阿爾伯特是個穩重、幹練的優秀青年,與綠蒂的感情也很穩定,綠蒂把阿爾伯特看做是可以給她帶來幸福的人。




所以,一般來說,維特對自己的感情結果應該是有心理準備的,不應該再產生過激的情緒反應。但如果我們對維特做進一步了解的話,或許會對他的自殺,另有看法。






愛情之外的幾個挫敗




從維特經歷的幾個事件來看,他已經沒有另外的路可走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幾個事件。



由於嫉妒綠蒂和阿爾伯特的感情,維特到外地工作。工作不久,維特就對周圍的人浮於事、計較名利等現象非常反感,為此表現出自行其是、不屑為伍的樣子,這自然引起周圍人的不滿。




結果有人投訴了維特,部長批評維特做事偏激、自行其是、影響他人和干預政務等等,這讓維特深感懊惱。




不久後,維特在C伯爵家的一次宴會上,在一幫世俗的客人示威下,C伯爵不得不把他請出了宴會。雖然維特看起來很輕鬆,但他心裡像插了把刀子一樣。後來維特知道別人在背後說他是一個傲氣偏激、目中無人、妄自尊大的人,肺都快氣炸了。



更嚴重的是,工作期間維特認識並喜歡上了一個年輕女子B小姐。如果順利,多情的維特很可能與B小姐相愛,那樣他會從懷念綠蒂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遺憾的是,B小姐的姑母也是參加C伯爵宴會並討厭維特的人之一,由於她的反對,B小姐與維特斷了緣分。維特恨不得一刀殺了那些嘲笑他的人。




職場被告、社交受阻、新愛情也無疾而終,,這都是維特離開綠蒂後各方面遭遇的挫敗。




有一種緩解痛苦的方法是,當你在一個方面挫敗時,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另一個方面。




比如戀愛失敗了,可以投入工作;工作失敗了,可以投入交友;交友失敗了,還可以投入戀愛,,可維特呢?




他在各方面都碰壁了,他的精力和情感已經沒有其他可以釋放的渠道了,只能把滿腔的思念和愛戀,都寄托在綠蒂身上,而綠蒂已經明確二人的感情是不可能的。




於是,維特陷入極度悲憤、不安的狀態中。




人們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條條路都走不通的時候,就沒有路了,這正是當時維特面臨的窘境。




綠蒂是他的最後一條路,當最後一條路的大門關閉的時候,世界就黑暗了。綠蒂拒絕了他,就沒人需要他了,他只有離開,從世界上消失。







可憐的移情式自救




移情,是個心理學名詞,泛指把對一個人的情感轉移到另外一個人身上。例如一個學生討厭A老師,現在他離開了A老師遇到B老師,不知不覺把對A老師的討厭,轉移到B老師身上了,這就是移情。




一個青年因情殺了人,維特在法官面前拚命求情。在我們看來,維特為這個青年的求情,完全是一種移情式自救,這種自救的失敗加速了維特自我放棄的進程。




這個青年愛上了他的女僱主,但因為世俗的原因而不能結合,還被趕出了門。青年憤怒之下,殺了代替他位置的人。




維特深深知道愛一個人而得不到的痛苦,他在青年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理解和同情這個青年的遭遇,就像理解和同情自己的感情不幸一樣。




他把對自己的同情,融入到了對這個青年的同情之中,於是維特不近人情地拚命向法官求情。




不難看出,維特把對青年的拯救,已經看成了對他自己的拯救,彷彿只要救了青年,就等於向世界宣告,他愛綠蒂也一樣是情之所至、情有可原的。




之所以說維特移情式自救的失敗加速了他的自殺進程,是因為這種完全徒勞的努力被宣布無效,將維特心裡一點點火苗也給撲滅了。




如果維特說情有效,他的自救就成功了,他會在感到欣慰的同時,或者迎來新的生機。




自救的失敗,使維特在痛苦的絕望中又深陷一層,他在一張字條上寫道:「不幸的朋友,你沒救了,我們都沒救了!」放棄生命的想法也就此在維特的心裡頑固而飛速生長起來。







為什麼無路可走




維特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難道真是沒有路了嗎?不是的,路是有,但都被維特走絕了。




如果不是他自命清高、狂妄自大,他也不會在職場上受到攻擊。他可以向阿爾伯特學習,做的穩重一些,老練一些。




也不要自命不凡看不起那些交際場上的世俗人,他們那樣做是他們的事情,為什麼不能表現的寬容一些呢?




當我們認為這些人都很庸俗的時候,可能恰恰忘卻了,那個社會的現實就是庸俗,清高是混不下去的。




清高有什麼用?清高只是表現自己的一種方式,難道真能對社會起到改變的作用嗎?沒有真正行動上的改變,只做出鄙夷和清高的態度,那毫無用處,只能使自己遭受圍攻。




如果穩重一些,不那麼玩世不恭,也不會被趕出宴會,就不會帶來社交場上的尷尬和屈辱,也不會損失和B小姐剛剛萌發的愛情。




工作、社交、愛情,這三條路,但凡有一條是暢通的,都不會讓人心生絕望。所以說,維特的路是自己走絕的,他敗就敗在自己率直任性、偏激傲驕的個性上。




如果生命可以重來,維特將自己的個性改一改,變得穩重圓滑一些,他完全可以過另一種生活;




如果不改個性,悲劇還要重演。性格決定命運,此言不虛。少年維特的致命煩惱不是愛情,而是性格。




有人說性格是天生的,能改變嗎?回答是肯定的,性格雖然有很強的遺傳性,但完全可以在後天的環境里通過學習和鍛煉得到改善。




大家看看許多性格凌厲的少年,成年後變得圓滑了許多,這就是性格改變的明證。







親密朋友也可貴




身處社會之中,個人意願是不是都能實現?是不是都能完全順遂?回答是明確的,不可能完全實現和順遂,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人的欲求是無限的,但能力並不是無限的,現實條件更是殘酷,所以還有句話叫「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意思是個人願望的實現不能太理想化,要考慮現實。




在感情問題上,除了個人的喜歡外,還要考慮和尊重對方的選擇,不能自己想要就一定要得到。




正是這種偏執和任性,造就了維特獨特的個性,他的感情真摯而熱烈,這是姑娘們希望得到的;可他個性里的偏執和任性,又有哪個姑娘敢接受呢?




綠蒂對維特的真摯而坦誠的個性還是心生愛慕的,所以,綠蒂答應維特做親密朋友。實話實說,綠蒂的想法,道出了我們當今世界男女關係發展的新趨勢。




只不過,這種設想可能不符合當時的時代,尤其是不能被維特所接受。




或者現在,也會有人反對,他們認為男女之間沒有友誼,不能成為朋友。這一點也不必過早下結論,好在一切都可以靜待時間的驗證。




所謂男女間的親密朋友,就是相互有欣賞、有支持、有幫助,與同性朋友一樣,或者比同性朋友更親密的異性朋友關係。




有空的時候,相約喝杯茶,談談心,彼此是對方的信賴者和傾聽者,是對方心靈的旅伴。




維特要的是愛情,是永遠生活在一起的伴侶,而不是止步於親密朋友。這是維特內心意志過於強烈的反映,也是他對兩性關係的一種狹義理解與追求。




其實,此生此世,若遇到相互投緣的異性朋友,不能做夫妻,那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幫助的親密朋友,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




作者簡介:王彥輝,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長期關注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編著教學講義《1234家庭教育法》、《婚姻和諧的三把金鑰匙》、《中老年防騙故事集》等。文章首發寫手圈 (xieshouquan010),愛寫作的人都在這裡,轉載請聯繫寫手圈。 





向你推薦一個老闆公眾號


↓↓↓


老闆智慧


大老闆智慧分享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優讀文摘 的精彩文章:

如果要走,請你記得我
生活,就是自己與自己的一場戰鬥與和解

TAG:優讀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