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錯人了?諸葛亮精心挑選的姜維為什麼終沒能完成北伐大業?
原標題:是看錯人了?諸葛亮精心挑選的姜維為什麼終沒能完成北伐大業?
姜維是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時候,在天水收降的並重點培養的。在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和姜維是師徒相稱的,但是在正史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但是看諸葛亮給蔣琬的書信,可以明確的讀出諸葛亮對姜維的器重和喜愛。稱其為『涼州上士』。說姜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比馬良都要優秀;並且難得的是「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所以會專門帶他參見劉禪。可以說,姜維是諸葛亮「重點培養的下屬」,但是,姜維並不是像三國演義裡面那樣,是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可是姜維最終沒能完成北伐大業?是因為諸葛亮看錯人了嗎?
姜維最終沒能完成北伐大業,不是能力不行,也不是他不盡心盡忠,而是客觀條件受到了制約,從姜維的表現來看,諸葛亮沒有看錯人。
首先是,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受到很多限制,才能無法發揮。諸葛亮去世後,姜維繼承他的遺志,也開始了北伐,但與諸葛亮每次興兵都幾乎傾盡蜀國的全部兵力而出相比,姜維的北伐規模往往小得多。諸葛亮北伐通常在10萬人上下,這是因為要長途作戰,對手是曹魏這樣強大的敵人,總兵力至少要與對方不差上下才有取勝的可能,而姜維首次北伐的兵力居然只有1萬人左右,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其次,三、荊襄派在蜀漢政壇逐漸淡出,姜維孤掌難鳴。費禕死後姜維負責全國的軍事,不久又正式繼任大將軍一職,按理說他可以全力北伐了,但也正是因為蔣琬、費禕、楊儀等荊襄派人士紛紛退出,姜維的權力基礎也並不穩固。
最後是蜀漢後期宦官逐漸掌權,姜維淡出核心權力。蜀漢內部的情況也越來越讓姜維煩心,蔣琬、費禕、董允等人去世後陳祗以侍中的身份兼任尚書令,成為處理內政的主要負責人,他對姜維北伐還是比較支持的,但相對於蔣琬、費禕和董允他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結交宦官。
如果按照三國志而言,那麼,姜維並非是諸葛亮選定的繼承人。雖然諸葛亮228年奪取天水後收了姜維是很高興,但並未將姜維作為繼承人培養。諸葛亮的政權習慣是文人掌大權,武將聽候調遣。實際上在諸葛亮的繼承人蔣琬、費禕執政期間,姜維是有點受壓制的。他的地位,其實更類似於諸葛亮時代的魏延,是軍頭的代表。
另一方面,歷史上的姜維表現雖然不如演義中搶眼,比如對鄧艾實際上是落下風,但整體來說,也遠不到「不堪一擊」的程度。畢竟歷史上的戰爭不像演義中是武力和智力的比拼,而更多是國力比拼。姜維以越來越衰敗的蜀漢,在朝廷內黃皓、諸葛瞻分權扯後腿的情況下,數次北伐,整體打了不少漂亮仗,殲滅魏軍數萬。單從殲敵數量,甚至超過諸葛亮時代。雖然是一種回天無力的無奈,卻也夠的上名將稱謂。最後蜀漢的滅亡,姜維當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畢竟他帶著主力去沓中屯田是導致漢中丟失的第一步。
但在這個大前提錯誤下,姜維微操方面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既擺脫了諸葛緒、鄧艾的前後夾擊,更在蜀漢滅亡後用計策企圖復國。本質上說,蜀漢到姜維時代,已經是大勢已去,不出現奇蹟沒法復興了。姜維並沒有實現奇蹟,但他至少努力了,並且取得了超出大多數人期望的成績。
※中越戰爭:解放軍偵察兵大隊擊垮狡猾的越南特工
※中越戰爭:老山戰役解放軍沒丟一塊陣地,沒被俘一個人
TAG:覃小懶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