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狙擊中國,美國又開始打人才的「主意」?

狙擊中國,美國又開始打人才的「主意」?

全文字數:2679閱讀時間:7分鐘

當中國這第二大經濟體不再是美國真正的「假想敵」之後,特朗普政府最近採取的一系列殺伐決斷之舉,顯示出無論是從資金、技術甚至人才都要釜底抽薪的力道。美國及其盟友的種種做法,能否加速一種「反作用力」,反而推動中國相關產業加快自主的步伐,甚至迎來國產晶元發展的高潮?

文|艾檬

校對|范蓉

圖源|網路

集微網報道,美國在狙擊中國的道路上依然「孜孜以求」,在發起了針對中國的一系列「罰款」(中興)、「禁購」(海外併購)、「課稅」(貿易戰關稅)組合拳之後,甚至直接開始染指相關高科技公司僱傭中國員工事宜,而這一切都直指其世人皆知的核心訴求。當中國這第二大經濟體不再是美國真正的「假想敵」之後,特朗普政府最近採取的一系列殺伐決斷,顯示出無論是從資金、技術甚至人才都要釜底抽薪的力道。

所謂的相關許可證

此事由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拒絕接收中國留學生簡歷的消息引發,一個自稱為荷蘭當地留學的華人爆料稱,他向ASML投遞簡歷之後,遭到了這家光刻巨頭的拒絕。拒絕的原因是ASML公司受到美國政府限制,不能招收中國員工。

雖然ASML官方即時回應稱這是不實傳言,表示ASML招人時一般不會有國籍限制,亦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工程師。但ASML話鋒一轉,表示某些在美國本土開發的高新技術,包括中國在內的大約20個國家的人需要先獲得美國的相關許可證,ASML才能將其招進這些技術的相關團隊。

雖然這種所謂的相關許可證在多年前就已開始實施,這是美國一直擔心高科技設備和技術流入中國所實施的干預措施,但ASML也直接承認「一規定目前看來有較過去嚴格的趨勢」。

這種較過去嚴格的「相關許可證」的言辭可謂意味深長,那就是美國無論許以何種詮釋,都可以「義正辭嚴」地祭起許可的大棒,讓中國人才接觸國外企業核心技術「道阻且長」。對於在IC領域還需要不斷「取經」的中國人註定溯游也難以從之。

事件的推理

作為一家荷蘭的半導體設備公司,ASML生產的光刻機是IC業最重要的設備,被譽為皇冠上的明珠。

目前IC業7納米和10納米工藝晶元製造都依賴於此,能否獲得他們的光刻機,是晶圓廠製造能力能否繼續前進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如今無論是三星、台積電或者英特爾都開啟了EUV製造計劃,國內晶圓廠想進一步發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必須獲得ASML的支持

而ASML之所以要受制於美國,很大原因在於很多技術也在美國開發,一些核心部件亦由美國公司供應,如物鏡系統是蔡司提供,激光發生器由美國公司供應。美國政府真要限制ASML的話,總會找出堂而皇之的理由,而ASML也不得不遵守,而在特朗普政府的「霸道」之下,即使ASML沒有使用任何美國公司的部件,特朗普政府也一樣可以限制ASML。

就像ARM是英國公司,但它的核心技術在美國奧斯丁開發,這些企業都會受到美國禁令的束縛,不得不看美國臉色行事。

因而,在中美貿易戰劍拔弩張之際,這則新聞刺激了整個中國大陸半導體從業人員的神經,禁止ASML招聘中國人是不是「投石問路」之舉,之後或將讓高科技巨頭在核心工作崗位上對中國人「全面封閉」,甚至更進一步,禁止ASML銷售光刻機或者其他高科技企業銷售EDA、IP甚至IC給中國呢?這顯然不是杞人憂天。

人才的危機

而美國政府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人的「戒心」不是個例,此前中國僱員在美國社會已有類似質疑,在美國的中國人才或深陷信任危機。

7月初,蘋果前華裔員工張曉浪因竊取無人駕駛技術機密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逮捕,當時他試圖登上一架飛往中國的航班。據消息顯示,張曉浪一旦罪名成立,他將面臨10年監禁以及25萬美元的處罰。8月初,一名受雇於通用電氣公司(GE)的華裔工程師,涉嫌竊取該公司的機密技術文件,在紐約上州被捕並過堂,暫不得保釋,若罪名成立最高可面臨十年監禁和25萬元罰款。

前不久,根據一項已經送達美國各有關使領館的簽證新規定,到美國大學研讀某些高科技專業的中國留學生將只能獲得一年的簽證。這些專業包括機器人技術、航空和高科技製造業,並且都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的重要行業。

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之中,人才資源已逐漸成為第一資源,發揮著決定性作用。而不論是眼前抑或今後引領產業的AI、自動駕駛、5G、物聯網等等,競爭仍圍繞IC和軟體展開,歸根結底仍是人才的競爭,而中國IC人才缺口仍十分巨大。最近由CCID、CSIP、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聯合新思科技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顯示,我國現有集成電路行業人才存量40萬人,到2020年前後,需求約為72萬人,人才缺口將達到32萬人

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刁石京在前兩天接受《集微網》記者張軼群採訪時坦言,IC生產工藝流程長而且複雜,在各種工藝、節點,整個產線運營中,無論是一線工程技術人員,還是中高層行業領軍人才,都需要從業者具有豐富的經驗,這關係到正常生產流程的進行以及良率的表現,對未來的市場至關重要。

而在國內IC業中,留學或工作於國外高端和科技前沿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將國際技術、資本和全世界的創新靈感、管理經驗引進國內,成為中國IC領域更深層次變革的催化劑。而在美中較量上升到人才之爭的情形下,從如今到未來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有多少國內的莘莘學子能學成真正核心技術?又有多少留學人才能無所羈絆地回國效勞呢?

今後的迷局?

而由美國引發的「全面對抗」正在蔓延:華為手機在美國禁售,澳大利業宣稱禁止華為進入5G市場,日媒報導日本政府也決定在政府層面上拒絕使用中國華為和中興的電信設備。此外,俄羅斯《生意人報》近日也稱,俄羅斯多家電子設備生產商和行業協會已經向政府提議,從嚴規定對華為和中興電信設備的進口,該國政府也正在考慮這一建議。

從歐盟、到日本、再到澳大利亞,他們主動跟上了特朗普帶起的節奏,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在「打壓中國」的主題上形成了微弱共振。而半導體、互聯網、通信網路這些高科技產業,成為地緣政治角力的「重災區」

有專家分析,當這些政客們以籠統但是又非常政治正確的理由將中國企業擋在國門之外之際,未來的國際經濟和貿易必然會越來越泛政治化,一國的經濟發展不是依據市場的需求來制定規則和採取措施,而是以政治的需求來進行敵友的劃分。在國家安全的理由之下,對一種行業或者產業進行政治動員,給國內企業貼上標籤設置障礙,這對於自由貿易和全球化而言,無疑是一種倒退。

倒退已在上演,而「一致對中」的步調,將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產生什麼樣的「蝴蝶效應」?

業界專家莫大康對此的解讀是,美國對付中國先做兩件事,控制兼并,不讓先進人才進入中國,當然控制技術泄露給中國也是肯定無疑的,因而中國發展IC幾乎只剩下自已研發,困難不斷加大。而且未來一定會碰到美國控制EDA、IP、晶元不賣給中國的問題,因而加強研發要有效及快速。

放眼歷史,200年前,英國是領先者,美國是追趕者;200年後,美國是領先者,中國是追趕者。中國這一「積貧積弱」的國家走過了太多「市場換技術」的彎路,有成就但更多是教訓。而在這一新的「兵臨城下」的圍攻戰下,中國究竟還有多少時間和空間?美國及其盟友的種種做法,能否加速一種「反作用力」,反而推動中國相關產業加快自主的步伐,甚至迎來國產晶元發展的高潮?

終究,命運還在自己手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投資聯盟 的精彩文章:

「泰坦」項目機密被竊,折射蘋果自動駕駛之路不平坦
剛剛,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和國家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雙雙落戶上海

TAG:半導體投資聯盟 |